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全媒体时代,新闻评论成为衡量媒体水准的主要标尺之一。电视新闻评论凭借电视媒体视听结合的直观性特点,以独特、多样的节目形式,对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重大问题和热点事件进行分析评论,是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媒介。有文化深度、有思想碰撞的电视新闻评论越来越受到追捧。如何做得更好、如何脱颖而出,值得电视新闻工作者思考。  相似文献   

2.
安静 《理论观察》2013,(2):82-83
评论在电视新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渐渐成为品牌.成为一个电视台未来能否做大做强的关键。电视新闻评论是一个媒体的灵魂和影响力所在.是一种以电视为载体传播意见性信息的话语方式,只有在选题的把关、评论员的素质和评论方式上多下功夫,多策划,多思考,一个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才能在众多节目中成为“亮点”。  相似文献   

3.
李扬 《黑河学刊》2008,(4):48-50
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表议论、讲道理,表明观点和立场、影响并引导舆论的一种新闻体裁。形象的画面、言辞的犀利直接冲击着观众的视觉和听觉。所以,要想研究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首先要从电视评论入手。以电视新闻评论为研究对象,要从“新闻化”、“多元化”、“平民化”等六个方面来分析论述新闻在新世纪的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周丽红 《发展》2013,(11):116-116
评论代表传媒的方向和灵魂。对于电视新闻节目而言,评论体现媒体对基本新闻事实的立场、观点、看法和主张。好的评论,能够澄清事实真相,深化报道主题,提高宣传质量,引导大众舆论。做好电视新闻评论,是大众对电视传媒的期待和要求,是加强电视新闻宣传的有效手段,也是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普遍亟待加强和改进的软肋之一。笔者认为,做好电视新闻评论,应当严把“四关”:  相似文献   

5.
杜鑫 《魅力中国》2014,(21):266-266
随着时政新闻节目的不断拓展与延伸,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也相继产生。电视新闻节目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大众的口味,随着新闻媒体的高度竞争,它有利于高层次的观众对新闻深度的进一步了解。在近几年来,新闻电视评论节目经历了一个模仿、探索的过程,但在今天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却存在这很多问题,阻碍了它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能缓解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所身处的窘境,本文针对当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所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作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王丹 《理论观察》2009,(2):157-158
电视新闻评论是一种新的节目形式。它集新闻、评论、专题为一体,以社会关心的话题为主.是追踪社会热点、展开新闻背景、阐释事件因果的深度报道,具有传播政策导向、表达自身立场、引导社会舆论、开启民众智慧、统一受众认识等功能。新闻评论是媒体的灵魂和旗帜。电视新闻评论与其它媒体相比较.有其自身的特征和优势,掌握这些特征和优势有助于我们做好电视新闻评论。  相似文献   

7.
电视评论是综合运用画面、字幕、同期声和论述语的新闻评论形式,它具有声音、画面的统一性和互补性等特征,充分利用好声画这个载体,调动画面、同期声、论述语言、字幕、光线等电视独具的表现手段,是电视评论完善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评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表现形式具有以下个性特征:评论论点的鲜明性,评论论据的形象性,评论论证的群体性和评述结合的表现性。电视媒体应把握这些基本特征,积极探索,努力创造出更优秀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  相似文献   

9.
新闻评论也称为专栏评论,属于评论体裁。新闻评论的狭义俗称小言论,广义的新闻评论包括述评、短评、编者按、编后语等。新闻评论的种类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按内容分类,可分为政治评论、经济评论、文艺评论、教育评论、科技评论、体育评论、社会评论等;另一类是按写作形式或规格进行分类,如小言论、编者按、短评等。但不管怎样分类,新闻评论在写作方面要求是相同的,即选材上做到有时代感、言近旨远;立意上做到微言大义、贴近深刻;议论上做到就实论虚,夹叙夹议;结构上做到开门见山,环环相扣;语言上做到生动活泼,准确鲜明;文风上…  相似文献   

10.
代军 《魅力中国》2014,(12):296-296
电视新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新闻采访作为电视新闻的基础,决定着新闻的质量。电视新闻离不开“文字、声音、画面”三点因素的相得益彰,所以电视新闻报道更具事实张力和社会影响力。电视新闻要“厚重”于其他媒体新闻,这对电视新闻记者的要求也更高。笔者结合十年来电视新闻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体会,谈谈个人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1.
沈敏捷 《理论观察》2010,(2):176-176
评论类新闻电视节目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随着我国电视媒介总体水平的增强.节目编摄人员电视意识的进步和社会舆论监督环境的宽松.近年来,这类节目的发展速度犹如“雨后春笋”。到目前为止,我国各地各级有实力的电视台.几乎家家都办起了这类节目.随着其传播面越来越广,影响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2.
孙小菊 《魅力中国》2010,(25):93-93
当前,在电视节目多元化、专业化的背景下,综合性的新闻评论类节目面临了巨大的挑战,电视新闻评论类栏目如何在新的形势下谋求生存和发展,就成了摆在人们面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董琳  贺勇 《理论观察》2002,(1):107-108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具有倾向鲜明、导向直接、影响广泛的特点 ,是电视新闻媒介的旗帜和灵魂。办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首先应从构思入手 ,抓住选题和立论这两个主要环节 ;要充分发挥电视传播特色 ,充分发挥评论主持人的核心作用 ,以此挖掘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巨大潜能 ,使其旗帜作用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安静 《理论观察》2013,(7):115-116
电视新闻直播报道是在新闻事件发生、进行的同时,把现场的声音、图像以及记者或播音员的口头报道或解说等直接同步播出的一种传播方式。这种形式以其强烈的现场感和参与感吸引观众,是最能体现电视本质属性的报道方式,也成为人们准确及时了解世界最新动态的最佳渠道.在新闻以努力追求速度强化时效为竞争手段的今天,电视新闻直播报道无疑具有最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电视现场报道能够使观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观其形”,产生真实感、亲切感、参与感。它能够以独特的表现手法和特有的感染力,淋漓尽致地发挥着电视新闻的优势,缩短电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满足观众“眼见为实”的需求心理,使新闻真实可信,产生良好的宣传效果。在实践中,要注重以下几方面,即:选择合适的报道题材,选择好角度,善于抓住现场中的关键场面和典型细节,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时刻离不开现场,运用好画面、同期声、典型的现场音响,巧妙运用长镜头。  相似文献   

16.
张道平 《魅力中国》2014,(22):295-296
微博的兴起与普及对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权威性,但又为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逆势崛起”创造了条件,主要表现在提供丰富选题和推动评论形式革新上。同时传统媒体中的新闻评论员大兴微博评论实现融合互补,也是微博对传统媒体新闻评论业务的一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史英琪 《理论观察》2009,(6):159-160
新闻评论,我们并不陌生,包括记者述评、短评、编者的话、本台评论员文章等,其本质特征就是我们听说的本台发言。新闻评论具有政论性、新闻性和群众性等特点,被认为是媒体自身的旗帜,电视宣传中的评论当然也就是电视台的旗帜。可以这样说,没有评论的电视台就不是一个完整的电视台,新闻评论是动态新闻和深度报道的升华,是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阐述自己观点,讲道理,作论述。  相似文献   

18.
徐晓辉 《理论观察》2010,(3):155-156
电视民生新闻诞生于上个世纪末,成为新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新的电视形态,以其关乎民生、民情、民意,聚焦社会热点、难点、焦点的传播理念.早已在各地方电视台落地生根、遍地开花。现已占据了各地方台电视新闻的半壁江山。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各地方台民生新闻大多经历了急速、火爆、躁动的“青春生长期”.继而显现出“生长痛”一成长之困顿。  相似文献   

19.
杨杰 《魅力中国》2014,(4):327-32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生活上的享受。因此,为了追随大众的喜好,如今的电视新闻节目也日益增多,与此同时,电视台根据人们的心理,更添加了许多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尤其是与人民大众相关的评论节目,更是受到观众的青睐。本文试图结合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特点、类型及其发展趋向,进行比较详细的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黄建玲 《发展》2008,(7):79-79
电视新闻的文字稿是对电视画面的说明、阐述,它与电视画面相辅相成,共同发挥着作用。电视新闻文字稿的结构和写作方法,具体到口播新闻、图像新闻、现场报道各有不同的要求和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