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学习“十五大”文件增强发展粮食行业协会的信心徐承稼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到下世纪的前十年,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  相似文献   

2.
继2006、2007年全行业实现扭亏增盈后,2008年,江西省国有粮食企业销售毛利同比增加1.9亿元,盈利3906万元。在全行业因政策性收入减少3.9亿元的情况下,全省国有粮食企业连续第三年实现了盈利,盈利额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粮食系统前列。  相似文献   

3.
在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国有粮食企业面临三个方面的难题:一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债务;二是冗员;三是社会职能负担过重。要想摆脱困境,实现资本运营和战略重组的目标,必须将“三大负担”从国有粮食企业中剥离出去。一、发展粮食资本市场,摆脱债务摆脱债务负担,最核...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江西省修水县粮食局围绕国有粮食企业改制和产业化经营进行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粮食行业效益普遍不太理想的今天,修水县粮食经济却焕发展蓬勃生机,全县粮食系统实现了三大转变:一是建立了适应粮食购销市场化要求的粮食购销体制,实现了经济体制由计划支配向市场调控的转变;二是全面置换了企业经营机制和企业干部职工身份,实现了经营机制由国有向股份、民营制的转变,职工向员工、股东、社会人的转变;三是粮食购销企业连年减亏,工贸企业全面盈利,实现了经济效益由全面亏损向扭亏增盈的转变。其经验是:1.按经济区域、…  相似文献   

5.
从2002年开始,广西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取消粮食定购任务,放开粮食购销市场,放开粮食购销价格。这一政策的实施是我区粮食政策的重大调整,多年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垄断经营的状况将不复存在,国有粮食企业全面走向市场。农业发展银行围绕国有粮食企业购、销、存三个环节发放政策性贷款的格局也随之变化,如果农发行的贷款发放与管理不作调整,业务不可避免地发生萎缩。因此,农发行的业务从政策性向政策性与经营性业务并存发展是一种趋势。这就要求各级农发行,除了服务好政策性业务如储备粮的收购、军粮供应、退耕还林粮采购等之外…  相似文献   

6.
《齐鲁粮食》2007,(3):9-16
一、2006年粮食工作简要回顾 (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顺利完成。一是成功破解“三老”难题。累计消化处理老粮100多亿斤.“老粮”库存压力彻底解决。“老人”得到妥善安置。累计减员分流102349人,其中身份置换83676人;粮食企业重新竞聘安置近3万人。“老账”近90亿元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剥离,其中1998年6月以后政策性财务挂账30亿元。二是企业布局和结构趋于合理。对1623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进行了改革改制,重组粮食购销企业713家。其中,国有独资或控股284家。三是进一步奠定了粮食事业发展的基础。广大粮食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更多地运用市场和法律的办法、科学发展的理念来推动工作:粮食企业经营机制更加灵活,管理体制更加适应市场经济。2004和2005年,温家宝总理先后四次批示我省粮改经验,全国县级国有粮食购销改革现场会2004年在我省召开,我省去年还被国家粮食局评为全国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7.
王铭 《齐鲁粮食》2007,(8):15-18
改革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动力。国有粮食企业改制成功,就是靠的改革创新之举,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具有了较强的“四白”能力,焕发了生机,注入了活力,走向了市场,粮食产业化经营迈出新步伐。但也有的企业小成即满,安于现状,甚至认为改革创新到了顶。应该说,国有粮食企业改了制,仅是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环节中走出的可喜一步,尚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今后的改革创新任务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8.
用现代企业制度改造粮食企业的设想杨建华一、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与其它国有企业一样,先后沿着扩权、留利、利改税、目标责任制、承包责任制的思路,逐渐向纵深发展。但长期困扰国有粮食企业的政企不分、产权不清、企业自主权不落实、激励机制和...  相似文献   

9.
粮食行业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转变较晚的行业之一,国有粮食企业在经营思想、经营方式、经营上还存在着计划经济时期的良迹,经济增长方式还主要是以增量投入为主的粗放型增长,结构性矛盾仍严重着发展质量和发展速度,面对即将加WTO后的新形势,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对粮食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不断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结合济南市粮食企业的实际,具体应该从“五个转变”“三个重点”“八条路子”上寻求发展。  相似文献   

10.
1基本概况 1.1组建情况 2004年,湖南省宁远县粮食局对全县粮食企业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主要做法:第一步.将全县5家国有粮食企业合并为宁远县粮油购销管理(总)站;第二步,将管理站的部分资产经中介机构评估计价.报县国资局批准后拟入股;第三步,发动原粮食企业职工每人至少出资5万元入股.2004年7月29日.新组建的国有控股粮食购销企业——宁远县九疑粮油购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九疑公司)正式通过工商注册,挂牌成立。  相似文献   

11.
2004年是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的第一年,为落实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4]17号)精神,2004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等5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国粮财[2004]125号)。各地认真贯彻以上两个文件精神,因地制宜研究制定和实施新一轮的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方案,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向纵深展开:长期困扰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三老”(老人、老帐、老粮)问题正在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12.
国有粮食企业扭亏增盈的措施中,往往局限于对企业自身如何加强管理、开源节流、降低成本等方面的研究,因而对粮食企业走出困境的认识难于深化。笔者认为,只有管住批发,对粮食企业实行战略性改组,才是实现扭亏增盈的治本措施。一、国有粮食经济的准确定位管住批发,对国有粮食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首先要正确认识国有粮食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对它进行准确定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粮食经济要从过于宽泛的竞争领域适当退出,集中力量控制制约粮食市场的重要环节和关键领域。长期以来,国有粮食行业一直以“点…  相似文献   

13.
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是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载体,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是“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的重要内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系到粮改目标能否最终实现。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强,推进和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改革显得尤其紧迫。当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布局不合理、产权结构单一、经营机制不完善、减员分流不彻底,企业的历史包袱沉重、经营亏损的局面尚未得到有效的改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改革是一项艰巨的系…  相似文献   

14.
2004年5月20日,是一个可以记入章丘发展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章丘粮食改革亲笔批示:“章丘粮食局的做法关键在于面向市场,转换机制。主动服务。这一点可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参考。”章丘粮改的方向为总理所肯定,并被确定为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和方向。三年过去了,市粮食局以总理批示精神为指导,不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切实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确保了我市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县域粮食经济,充分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主渠道作用,江苏省新沂市粮食局结合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发展实际,劈波斩浪,再推企业改革航船向深水区进发,初步构建起新沂市粮食工作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长期以来,我国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粮食事业,维护粮食安全是他们执政理念中永恒不变的主题。特别是自2004年实行的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使我国粮食流通体制与我党正在着力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完整对接,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  相似文献   

17.
农垦工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农垦工业是农垦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积累的重要源泉。今后15年是农垦改革和经济发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农垦的第二步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并能否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垦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与改革初期的暮气沉沉不同,近几年来,国有粮食企业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出一片崭新的面貌。2007年,全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统算实现盈利1.67亿元,这是我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47年来首次实现盈利;2008年,全国国有粮食企业实现统算盈利20.9亿元,比上年增加1174%;今年1-6月,全国国有粮食企业实现统算盈利12.99亿元,同比减亏增盈18.52亿元,其中购销企业盈利10.94亿元,同比减亏增盈15.73亿元。  相似文献   

19.
当前,粮食购销市场化、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形成,国有粮食企业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如何实现由“计划主渠道”向“市场主渠道”转变,真正成为国家对粮食宏观调控的载体,是摆在国有粮食企业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主销区粮食流通市场放开之后,国有粮食流通企业积极参与发展农业产业化,走集团化、规模化经营是一条必由之路,这也是主销区农业发展银行如何更好地支持农业发展,更好地在新形势下发挥自身作用的一个切入点,同时也是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实现国家农业补贴政策由流通领域向生产领域转移的有效方式。一、国有粮食企业如何参与农业产业化国有粮食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应该打好三个基础:第一,深化改革,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现有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占据着粮食流通市场的主体地位,但是也深深地留下了计划经济的烙印。从近几年的粮改情况看,真正实现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