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式面点在中国美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中式面点馅心的制作工艺及味道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但主要分为甜馅心和咸馅心两种。本文在深入了解了中式面点馅心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式面点咸馅心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2.
随着食品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中式面点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这就要求从中式面点的教学上严加管理,提升中式面点。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讲授烹饪专业所需的中式面点制作基础知识和基本功理论,传授中式面点制作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传授中式面点的基本制作方法,为学生继续深造和适应职业转化奠定知识和能力基础。所以为了规范中式面点师的教学,在中式面点的教学中,要加大实操课的比重,加强实操课的规范性,注意实操课中原材料配比的准确性,最重要的是在实操课中学生与教师之间要形成互动,只要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中式面点实操课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西为中用,中西合璧"理念在中式面点制作中的应用,近年来,中式面点在制作手法、原料选取、造型特征与色彩搭配等方面与西式面点的制作工艺融为一体,不仅提高了中式面点的食用价值与营养价值,同时,也将西式面点色、香、味、型与意的特征表现的淋漓尽致。因此,本文将着眼于中西式面点的主要差异,针对二者的融合创新策略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从而对于餐饮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式面点是我国饮食的主要组成部分,人们对于中式面点的需求逐渐提升。在这一背景下,中式面点不断创新,力求在中华美食中完美结合中华文化,推动中式面点朝着更良好的方向发展。本文首先对现阶段中式面点的主要类型加以介绍,探讨中式面点的造型,最后提出其在制作中的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5.
中式面点馅心制作,是面点制作中的重要工艺之一。本文以中式面点馅心概念为逻辑起点,从咸馅心制作方法、制作要求以及制作过程中的注意点等几个方面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随之对面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面点食品的面皮制作、馅料调味、营养配比、经营模式等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式面点食品的标准化管理在保障食品口感、工业化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综述了中式面点的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进行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性,并对我国多汁类包子标准化管理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式面点的创新开发不仅能满足广大客户需求,还能够节约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有利于中式面点的创新和发展。中式面点创新开发应关注消费者需求,注重发挥创新思维,改良皮面制作,创新开发馅料制作,重视中式面点造型、意境、翻新和色彩调配,并讲究营养科学,改进并增加面点功能,从而准确把握中式面点创新开发新方向,促进产品质量提升,使其有效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  相似文献   

8.
中式面点又称为面点,是我国重要的特色食品。中式面点种类很多,可以突出地域特点,不同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标志性面点小吃,如天津的麻花、北京的驴打滚、上海特色小笼包及山东的大煎饼等。想要做出优质的中式面点,一定要具备色、香、味,由于其种类繁多,制作的造型也不同,为了增加客流量、吸引新顾客,其制作工艺也要做到与众不同。基于此,主要针对中式面点的分类与制作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相比较中式面点,西式面点在造型方面更为独特、新颖,其能够在烘焙后进行多次艺术造型加工,可以从口味、形状、颜色、视觉效果等方面进行再造,其视觉效果是中式面点不能比拟的,其是西式面点创新发展的表现点,从而提升西式面点的市场吸引力与竞争力。因此,本文着重分析西式面点的发展过程,以此论述西式面点制作方向,并提出新时期下西式面点制作创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发展与变化,人们逐渐开始喜欢面点这一食物。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于面点的造型追求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式面点造型艺术,是将食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相互统一,也是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的高度统一。基于此,在分析中式面点造型的基础上,对中式面点与装饰造型艺术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制作出造型美、味道好的食用艺术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