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越来越高 伊拉克战争已经结束了.在伊拉克战争前后一年多时间内,国际油价几经涨跌.  相似文献   

2.
陈勉 《开放潮》2003,(3):22-23
近来,由于战争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将对国际油价产生决定性的影响。2002年国际油价出现的几次高涨,与战争形势发展完全一致。鉴于石油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石油供应对外依存度的不断提高,在此国际大背景下,中国石油安全问题再次引起各方面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3.
美国正在提出一种新的方案,以二战后占领日本的方式来解决“倒萨”以后的伊拉克政权问题,即以美英军事管制伊拉克若干时期,以便伊拉克的反对党派成熟成长,最后接管伊拉克政权。从这个方案看,美国已是下定决心非更迭伊拉克政权不成。 美国攻伊战争影响油价,主要表现在世界石油市场担心一旦战争爆发,油价就会如九十年代初海湾战争时油价飚升一般。其实真打起来,军事上的速战速决将不成问题。因此即使开战,影响油价上涨的效应也是短暂的。相反有可能因为“伊拉克问题”的解决,西方力量更易进出伊拉克,使伊拉克世界第三的地下石油蕴藏得到有效的开发,而成为油价稳定乃至略降的一个因素。因此,从长期来看如爆发攻伊战争,世界油价不会涨反会跌。  相似文献   

4.
<正> 一、伊拉克战争的可能后果分析 石油是国际贸易中数额最大的商品,它已经成为国际政治经济的代名词。目前,油价暴涨的原因主要是人们对战争的担心以及市场投机行为造成。然而,美国对伊拉克的军事进攻已在2003年3月中旬打响,这一战争已直接影响到世界市场上的石  相似文献   

5.
基于19992012年的季度数据和SVAR模型,本文分析了新一轮国际油价上升时期国际油价变化对新加坡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显示,国际油价冲击只是对新加坡的物价和经济增长产生了轻微的不利影响,对失业率则没有影响。国际油价冲击也不是新加坡各个宏观经济变量的格兰杰原因。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新加坡的石油密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幅下降,使其降低了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另外,新加坡成功的石油战略措施也缓解了国际石油价格波动造成的不利冲击。  相似文献   

6.
20 0 3年 4月 8日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于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成立之际 ,举办了“伊拉克战争与国际能源问题学术研讨会” ,在京的 3 0位专家和学者出席会议。与会者围绕“如何认识美国控制伊拉克石油对世界能源市场的影响”、“美国控制伊拉克石油对中国在世界能源市场的利益有何影响”、“中国在保护自身能源安全方面应如何努力”等问题进行研讨。与会者认为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根本目的并不一定是要控制中东这个最大的石油市场以及主要的能源运输通道 ,以此控制盟国以及亚太等地区的国家。中国如何参与形成美国主导前提下的国际…  相似文献   

7.
环球纵横     
伊拉克和科威特的海湾战争后遗症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和海湾战争结束四年了,由于国际社会对伊拉克进行制裁,科威特军费开支扩大,加上石油价格持续走低,两国均为战争后遗症所困。经济制裁使伊拉克粮食和电力短缺。尽管石油产量已恢复到日产200万桶,即战前的2/3,但国际社会仍限制伊石油出口。即使解除制裁,还有高达1000亿美元以上的巨额战争赔款有待支付。在科威特,被破坏的道路已被修复,表面上的战争创伤已被治愈,但科威特仍被伊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国工业化进程已进入了关键的发展时期。石油无疑已经成为事关全局的战略资源。然而在国际油价高位波动的背景下,我国面临的石油安全问题却日益严峻。本文从困扰我国目前的石油安全问题出发,提出了发展石油期货市场对保证我国的石油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并结合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对我国发展石油期货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在文章最后针对我国石油期货市场发展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石油天然气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经济将保持持续高速增长,对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也会相应形成持久的巨大需求.石油天然气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国国家的经济安全.伊拉克战争结束,世界石油天然气战略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消费的中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制定符合国情的可持续发展石油天然气资源战略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信息》2003,(8):20-21
中国石油短缺是个无需争议的事实.但近来由于伊拉克问题造就的紧张局势,人们对国际油价上涨对中国经济的不利方面被过分扩大了.实际上,油价上涨可能正在给中国提供一个新的战略机会.  相似文献   

11.
中俄两国经济发展与国际能源,特别是与石油价格的关系盘根错节。目前两国石油贸易领域的合作局限于“贷款换石油”,而石油贸易价格则仍然深受国际市场油价波动的影响。据此,该文在分析油价波动对两国国内经济影响的基础上,尝试论证以“单独议价”和“投资换石油”为核心的新型中俄石油贸易合作机制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信息》2004,(12):26-27
石油战争、石油政治、石油金融和石油价格紧密相联。国际油价走升中既有国际金融作用凸起的影响力,也有国际政治格局调整和重组的原因,并非资源产品价格的单纯表象。全球经济复苏的能源需求扩大,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石油筹码的份量加重,使得国际石油价格成为美国政府,乃至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包括石油价格与石油金融在内  相似文献   

13.
石油在国民经济中作用重大,对于正处于工业化过程的中国更是如此.国际石油市场风云诡谲,油价在波动中不断上涨,而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52%,国际油价的变动对中国经济必有影响.本文回顾油价波动对宏观经济影响的理论,总结油价波动影响经济的传导机制,分析油价波动对中国相关行业影响的效应.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伊始,国际油价冲破100美元大关,直接受此影响的将是世界石油贸易。本文运用Eviews5.1软件对1993—2006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测算出了国际油价与中、美、欧、日以及世界总的石油贸易的相关性,发现各样本国的石油贸易均与国际油价具有正向相关关系,但又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15.
聂书岭 《中亚信息》2006,(11):45-45
2006年10月6日俄罗斯卢克石油公司的总裁瓦吉特·阿列克彼洛夫在巴库对媒体称,他认为无论是对石油生产企业来说,还是对石油需求者来说,最合适的油价是55~65美元/桶。他说:“2005-2006年达到的创纪录油价并未影响石油需求国的经济发展,中国、欧洲和美国的情况就是例子,这说明国际社会已经适  相似文献   

16.
3月20日,美国绕开联合国安理会,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单方面向伊拉克发动军事打击,伊拉克战争正式爆发。目前,惨烈的战火正在伊拉克土地上燃烧,战争何时结束,尚不明朗。伊拉克战争,全球关注。人们关注着战争的发展态势,更关注战争可能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对全球经济将产生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7.
约达 《珠江经济》2003,(4):8-17
去年底今年初,国内外的各著名研究机构与国际组织纷纷拿出了自己对今年世界经济走势的分析,总的来说大家都认为今年的世界经济和主要国家增长率会高于去年,但都无一例外地要加上一条,就是“伊拉克战争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现在还很难估计”。也就是说,这些估计和预测,还都没有把伊拉克战争的影响加进去。是大家认为影响不大吗?当然不是!而是谁也说不清这场战争的可能规模和走势——问题本就似一团团迷雾,使世界经济走势受到十年以来前所未有的国际政治、军事和外交形势的干扰。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政治则是经济利益的延续。用兵从来都有明确的目的,但这些目的往往不能公开宣之于口,并且只能由许多表面文章所迷惑。鉴于伊拉克战争已成为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行业”,本期[超级指南]栏目为此特向大家作一解读。  相似文献   

18.
张巍柏  贺军 《西部论丛》2005,(10):46-48
中国充满爆发力的石油需求一直被视为近两年来国际油价大涨的关键因素。目前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耗国(仅次于美国),十年前中国进口石油占整体石油需求的比例仅为6%.现在已经提高到了1/3,到2020年预期将有60%的;石油都必须来自进口。需求的急剧攀升,使得目前国内弥漫着一种恐慌情绪,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一些朋友很关心美国与伊拉克开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问题,要我谈点看法,下面就以朋友问我回答的形式谈些意见。问:一打起来,中国的油价会涨吗?答:一打仗的话,中国石油价格是会涨的,但是国家是在做一个调节。通过政府的作用进行调节,能够防止油价过大的波动。问:请具体谈谈美伊战争对中国期市,尤其是对中国有色金属期货品种的影响。答:这个问题我没有研究,做国际期货的人预计到这个战争发生,会首先把期货价格抬高。问:一旦战争爆发对美国经济有什么样的影响?是不是对军火有比较大的刺激?答:美国的战争目的就是要刺激他…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际油价的持续低位震荡,石油行业陷入低迷,油服行业正面临新一轮考验。2015年3月25日,发生在中东的地缘局势紧张令国际油价大涨3.58%。但随着中美等国储油量上升,北京石油交易所分析师于鹏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消耗如此多的原油库存需要相当漫长的时间,预计国际原油价格还将维持低位运行。"全球的石油企业【包括国家石油企业(NOC)和国际石油企业(IOC)】纷纷收缩上游勘探和开采的投资、剥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