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老工业基地的经济结构调整,由于老工业基地的传统产业已经失去竞争优势,新兴产业发展滞后,表现为产业空洞化。国外一些老工业基地振兴原道路表明,只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才能使其摆脱产业空洞化,重新焕发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2.
资讯平台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启动经国家发改委日前批准,第一批共60个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启动,总投资56亿元。这批专项的目的是采用高新技术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传统产业,与之相融合,使传统产业发生着质的飞跃。传统制造业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相结合,使制造业的一部分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如工业自动化仪表制造业、数控机床制造业、先进的武器装备制造业等等;另一部分传统的机械装备制造业则需要用信息技术进行改造、提升。比如,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东北有相当数量的传统产业,这些传统的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升级迫切需要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改造与激活,使之焕发出新的活力。在“十一五”期间,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要的策略就是下大力气完成传统装备工业的信息化改造。要完成这项任务,需要从三个层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宏观经济管理》2012,(7):26-27
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但也应清醒地看到,老工业基地振兴中不平衡问题非常突出,在东北和中西部的内陆地区,仍有许多老工业基地城市发展面临较大困难,亟待调整改造。产业技术创新是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推进调整改造的关键。目前,这些老工业基地产业技术创新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老工业基地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亟须加以解决。一、老工业基地产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1.人才流失严重,技术创新后劲不足。多数老工业基地面临人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发展,同时也为在全国推广增值税转型改革积累经验,增值税的转型改革作为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战略决策内容之一,将率先在东北地区试行,试点的行业范围包括东北三省的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业、冶金工业、船舶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军品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8个行业。本  相似文献   

6.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制造、钢铁、石化等产业主导的产业结构,同时也具备了较强的科研能力。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实施的深入,深入挖掘和整合东北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强化自主创新活动,通过优化技术结构、发挥不同技术之间的关联效应,加速主导产业的升级、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和促进新兴产业的出现,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7.
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东北亚区域经济和地缘政治合作进程的推进,东北地区的战略地位日益突显,东北老工业基地进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资源型城市转型和接续产业培育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环节,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而旅游产业具有高度的产业关联性,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一个有效途径。文章以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16个地级资源型城市为例,通过旅游产业区位熵、弹性系数和集中系数等相关指标,揭示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欣  贾丹  冯涛 《物流科技》2004,27(12):59-61
现代物流业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兴产业,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产业水平提升,经过10—20年左右时间的培育.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物流业将成为支柱产业.对其他产业发展将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针对东北者工业基地现代物流业的现状.分析了东北物流业的优势与劣势.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群这一具有特色的经济组织形式对于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产业集群进行可行性分析,运用区位商指标对吉林省六大主要产业进行了区位商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以其外部经济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知识的溢出效应,显示出竞争优势,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实施产业集群战略至关重要。文章从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发展存在问题入手,进行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进而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集群化区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回顾工业经济时代各国产业发展的历史,我们看到,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主导产业部门的转移,众多产业间必然会有兴衰交替,某些工业基地也必然要被替代。德国的鲁尔,法国的洛林、美国的五大湖区等也都曾经历过由兴到衰的过程。但同时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新的产业结构的形成,决不意味着传统产业的消亡,正所谓只有夕阳产品,而没有夕阳产业传统产业并不会真正退出历史舞台,而只不过不再是舞台上的主角。因为即使是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唱主角,它也需要传统产业对其予以支撑并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大多数传统产业也仍将是基础产业,如农业、矿业、传统工具的运输业等。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曾在计划经济时代作出过重大贡献,今天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振兴,仍将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据资料分析,我国10多个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发展如能加快1个百分点,就可以使全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0.17个百分点,就可以增加300多亿元的国民生产总值。因此,振兴老工业基地,使国民经济更快向前发展,已是当务之急。而科技创新已是当今形成各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因此,只有凭借知识经济这块冲浪板,在科技创新规律的作用下,老工业基地才能再次登上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高峰。  相似文献   

12.
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如同一块石子投入水面,在东北三省企业中引起强烈反响,民营企业家也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愿望。有关人士认为,新时期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关键靠改革,核心是转型,要把发展非国有经济作为突破口,在技术改造、产业调整上做文章。振兴老工业基地也给民营企业带来了非常难得的机遇,在振兴的过程中,民营企业是一支绝对不可忽视甚至可以倚重的力量。因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民营企业将有何作为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日前,记者采访了大型民营企业的代表——大连华丰企业集团董事长任运良,请他谈了民营企业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过…  相似文献   

13.
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说到底就是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发展层次的高级化能加速经济发展的速度,文章在借鉴国外区域产业升级财政政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升级的启示,对我国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升级制定财政政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说到底就是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发展层次的高级化能加速经济发展的速度,文章在借鉴国外区域产业升级财政政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升级的启示,对我国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升级制定财政政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石油工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重要基础产业,石油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资源在国家战略乃至经济安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东北老工业基地作为我国重要和传统的石油产地,在近些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其石油产业面临着一些发展中的问题,同时也伴随着机遇和挑战。如何借助振兴东北的良好机遇,促进石油企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说到底就是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发展层次的高级化能加速经济发展的速度,文章在借鉴国外区域产业升级财政政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升级的启示,对我国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升级制定财政政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产业空间协调既是从区域的整体协调角度来审视区域产业发展,又是以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整合化为目标来促进区域发展,它强调了区域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能力和协同效应。文章系统地阐述了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空间协调的背景,深入地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空间协调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空间协调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新区名牌之路 1.全力推动新区名牌战略 沈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浑南分局一直把名牌战略的实施作为提升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优势工业,拉动经济起飞的重点工作,特别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决策”,沈阳市市委,市政府关于“沈阳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纲要实施意见”下发后,  相似文献   

19.
徐剑  齐明 《物流科技》2006,29(6):14-15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要求有快速高效的物流产业做支撑,而现有物流标准的多样性无法满足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急需建立规范统一的物流标准体系.本文旨在枸建较为健全的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物流标准体系,推动物流标准化战略,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物流体系效率的提高和物流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老工业基地改造可实施"三步走"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工业化的区域进程来看,老工业基地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产业和区域增长极作用.从不同地区老工业基地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来看,东北地区、长江和黄河中游地区的老工业基地密集地区具有各自的比较优势,东北地区具有比较雄厚的工业基础,但市场化程度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较低;长江和黄河中游地区的内陆中心老工业基地密集地区,虽然工业化进程相对落后于东北地区,但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具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潜力,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比较优势相对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