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胡志军 《楼市》2013,(Z3):94-95
Q&A您能谈谈杭州现今对外来大鳄的接受程度吗?之前,风靡了一阵"杭州楼市沦陷"这种说法,杭州房地产市场不断被外来大鳄占领,导致本土企业逐步萎缩,引起了一部分人的不适应,但到今天,似乎很少人再提及"沦陷"这个词了,不管是购房者还是开发商,都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杭州人已经习惯这些外来大鳄的存在了,他们反客为主的趋势也逐渐被更多人所接受。为何外来大鳄的"水土不服"一直成为人们争议的焦点?由于杭州的市场成熟度更高一点,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比较强,同时杭州本土开发商的产品也相对高端,调教出  相似文献   

2.
自2005年德信地产转战杭州至今,无论是德国品质住宅德信·泊林公寓,还是炙手可热的可持续活性住区德信·早城,均表明德信地产在杭州已经稳妥扎根。2009年,德信地产在杭成功竞得4宗优质宅地,土地储备量迅速扩充,从扎根杭州向深耕杭州迈进了铿锵的一步。2010年,中国房地产遭遇史上最严厉调控,2010年,作为自1998年取消福利分房12年轮回后的一个重要节点,势必跌宕起伏而又精彩纷呈。这一年,德信地产恰巧提出了品质年的发展思路。在新的形势下,这是出于怎样的战略性思考?带着疑问,《楼市》记者专访了德信地产副总裁费中敏。  相似文献   

3.
俞琳 《楼市》2013,(Z3):72-73
2012年的房地产销售已经华丽收官,保利地产公司以1017.39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这也是继万科之后,又一家年销售突破千亿的地产公司,从此保利地产正式加入了房地产企业"千亿"俱乐部,见证了其名副其实的房产"大鳄"实力。实际上,在杭州业界,保利常常成为房地产从业者"戏谑"的话题——"旁边是保利的项目"成为一些楼盘"被接受"业内带着幸灾乐祸的"同情"。在杭州房地产市场普遍陷入"冰冻期",保利灵活应对市场、挖掘客户的"狼性营销",常常让周边竞争楼盘措手不及。作为央企的身份,保利的营销手段和  相似文献   

4.
俞琳 《楼市》2014,(Z8):30-33
正一个号称"最好的90方户型"在今年的房博会上居然敢高调叫板杭城90方户型。是否还记得那一幕,钱江府在房博会上"大摆擂台",在"孤独求败"户型PK活动中邀请主城区各楼盘的90方来比拼,以7项优势挑战杭州(除萧山、余杭外)90方户型,只要您发现杭州主城的90方在售房源有4项指标超越钱江府,就能够在德信大家钱江府展位现场领取500元现金奖励!这个"德信21年来最好的户型"经历了4天的PK,但最终  相似文献   

5.
《楼市》2011,(14):79-83
经历了德信·中外公寓的"低调价"、保利·湾天地的"热销风",下沙板块成绩抢眼。据了解,目前区域内仍是刚需盘"唱主角",金隅·观澜时代在售朗轩1、2号楼;和达城在售"蘭漪",户型为85平方米、89平方米,折后最低均价约13861元/平方米;德信·中外公寓15号楼在售,主  相似文献   

6.
《楼市》2014,(Z2)
2013年,外来大鳄不断入杭,有商业地产开发经验的外来大鳄进杭必然会给杭州的商业格局带来变化。对于2014年,业界也常揣测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将会有更多城市加入到调控大军中来",那么,不断升级的调控"紧箍咒"能否为楼市降温,2014年的商业格局又将如何演变?  相似文献   

7.
大鳄地图     
《楼市》2008,(12)
两年前杭州媒体"狼来了"的呼喊仿佛还回响在耳边,两年后的今天,他们却已经以刚刚结束的杭州第八届人居展为舞台,走进了众多购房者的视线,完成了激情四射的一次集体"走秀"。两年来,他们高效地以不同的个性,建筑了不同风格的"杭州房产",也以温情、儒雅、粗犷、简单、咄咄逼人等不同的营销及推广手段,向杭州人展示着他们表情各异的企业及产品品牌形象。本期我们以地图的形式来解读大鳄,以大鳄为线索,以大鳄盘踞的板块为重心,全面阐释大鳄时代新的地产格局,为购房者提供及时准确的购房策略。  相似文献   

8.
俞琳 《楼市》2013,(Z5):70-71
凯德·龙湾早期曾以16000元/平方米的价格"秒杀"了板块内其他在售楼盘,一时引发杭州楼市一场骚动。而如今凯德·龙湾在积累了一定人气后,以28000元/平方米的价格推出楼王产品,希望作最后冲刺。新加坡龙头潜行杭城在杭州这个外来大鳄云集的房地产市场,凯德的名声远不如万科、远洋。但事实上,熟悉  相似文献   

9.
《楼市》2011,(21):89-92
下沙,这个杭城房地产江湖的"活跃分子",本期表现依旧"精彩纷呈"。10月截至27日,板块交出了518套房源的"惊艳"销量,而助动板块成交的主力军则是保利·湾天地、杭州世茂广场及名城·湖左岸。板块不仅拥有"给力"销量,还是房源"供应大户"。目前板块内金隅·观澜时代、保利·江语海、宋都·晨光国际、德信·中外公寓、保利·玫瑰湾、名城·湖左岸等20余个项目在售。后续供应上,板块内更有七盘集结"待嫁",和达城"可乐蜗"11月初面市,折后起价8888元/平方米;绿城·财通中心预计11月开盘。另外,杭州碧桂园、侨福·一品高尔夫等盘将陆续面市。值得一提的是,10月25日,果岭板块(下沙大学城北板块)一住宅用地出让,由利枫有限公司竞得,可建面积6.2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10.
吐槽     
《楼市》2014,(15)
正近日,杭州台《市民监督团》播了东望业主维权,然后德信领导一个都不敢出来接受采访。后来居然……派了个物业保安出来代表德信接受采访,还自称负责人,MD德信太有才了!PS:房子还在建,工程质量问题,德信派个物业保安出来(姑且算他是个保安负责人吧),他能代表么?——"这不是那个很屌的保安么,德信怎么能派这么个人出来采访呢?万一又忍不住打骂老业主怎么办?"德信房产作为杭州本土的代表企业,其品质还算有口皆碑,网友"东望高速"此番言语,想必是维权的业主吧!  相似文献   

11.
沈理文 《楼市》2013,(Z3):56-57
在外来"强敌"夹击下,杭州本土开发商的市场份额和土地储备量明显单薄。一面是行业的哀鸿遍野,一面是大鳄的高歌猛进,在本土开发商拿地疲软之际,外来大腕为何却频频出手阔绰?他们又有着怎样的底气?  相似文献   

12.
章艳芬 《楼市》2013,(Z3):70-71
对于多数的杭州人来说,了解复地品牌是源于复地·连城国际这个品牌。其实,整个复星集团的创始人是浙江人,这家主要股东均为"浙商"的房产大鳄,在杀回"娘家"的伊始,动作却显得有些静悄悄。2006年10月,复地集团成功竞得杭州东部的四块土地,开始在杭州城东"安营扎寨"。进入到2007年,复地才在杭州全面发力。在继入杭的首个项目复地·连城国际正式入市后,复地接连买下杭州花园商贸城项目的全部开发权、经营权以及富阳市区的核心地块,布局拱墅区,城西等。此外,复地还与绍兴、台州、临安、德清  相似文献   

13.
《楼市》2014,(Z2)
正杭州主城区2014年计划出让地块73宗,新天地马年拔头筹"迎娶"天城宅地2014年,杭州主城区计划出让经营性用地73宗,合计3622亩。春节前的1月份,杭州主城区便上演了多场拿地"好戏",卖地金额近300亿元,创下单月历史新高。而刚过去的土地市场马年首战,精彩程度也毫不逊色,新天地以20.2亿"迎娶"天城宅地,德信置业以总价17.5亿元直接竞得城东宅地……  相似文献   

14.
《楼市》2013,(Z3):81
尊重杭州本土元素,拒绝"复制"主义更包容、更多元的杭州,将成融科深耕之城访融科智地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助理总裁、浙江融科总经理刘蔚在杭州,任何的经验主义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访杭州中华企业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勇大鳄大多走复制化道路,但往往忽略城市细腻的细节访天鸿地产杭州总经理杨宽"守正出奇"是万通生存之道访杭州万通时尚置业有限公司副总  相似文献   

15.
《楼市》2014,(Z5)
正Q:绿地进入杭州不同于其他大鳄,又是市中心拿地,快速区划,在杭州"住商倒挂"的现象下,这可以说是一个大的颠覆,为什么绿地可以做到?A:这也是本土和外来大鳄的不同:1.外来大鳄具有全球眼光和经验,所以在产品打造上优于本土企业;2.外来大鳄的品牌影响力是不仅仅拘于本土,所以客户对其的认知度是很高的,对于本土开发商而言缺少这种全  相似文献   

16.
俞琳 《楼市》2013,(Z3):74-75
送去了跌宕起伏的龙年,杭城蛇年的楼市双双迎来"开门红",在杭州市场辛勤耕耘8年的世茂在"蛇年首拍"中,再次成为外来大鳄拿地主角。世茂高调地以26亿连夺"两城",自此,沉寂数年之后,世茂终于拉开了新一年的布局。"滨江模式"试水杭城初入杭城,世茂一直秉承"缔造生活品位"的理念,深入杭州文化,掌握了在杭州楼市风向的话语权。在楼市风靡的鼎盛时代进入杭州,世茂首次试水便将经典的"滨江模式"复制到杭州,在选择自然生态、人居环境与人  相似文献   

17.
章惠芳 《楼市》2013,(Z3):96-97
Q&A外来大鳄进驻前后,杭州的市场面产生了什么变化?在本土企业"主宰"市场期间,各大房企大多和平共处,相安无事,争抢客户的情况非常少见,但对外来大鳄来说,他们意图布局全国的血性,他们占据杭州市场、深耕杭州市场的雄心,决定了他们在销售策略上更挖空心思,更具侵略性,样板房样板区主动营销、一二手市场联动、人海战术、中介代理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杭  相似文献   

18.
《楼市》2013,(Z3):34-35
2012年,大鳄的拿地额及比重双双排在2008年以来的首位,其中,比重大大超过往年,达到68%。2013年将是各大外来房企在杭"竞相开放"的盛世年。这些外来大鳄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喝风格?他们给杭州带来什么?在杭州这样一个为本土翘楚绿城的审美调教,对房子有着挑剔情结的城市,这些外来大鳄是否能融入?强势攻伐在土地市场率先显现,今年这些地块将陆续面市,接下来的杭州楼市会否成为外来大鳄的天下?  相似文献   

19.
《楼市》2014,(15)
正这十年,置业者经历了从没有房子到炒房投资,再到理性购房的过程。这十年,改善性需求和刚性需求都得到了释放。Q:十年,杭州城市的发展变化,可谓天翻地覆。从第一个外来大鳄入侵杭州开始,整个杭州房地产市场不断向外延扩展,直至今日多中心、多元化的城市格局。您如何看待外来大鳄入侵带来的城市发展?A:杭州城市区域较小,外来大鳄进来后将土地市场炒热了,同时让市场的竞争更加充分、产品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20.
沈遂 《楼市》2012,(Z2):68-73
春节后,房地产"离职潮"来临在人们关注"房价泡沫"的同时,行业内的"人才泡沫"也在悄悄膨胀。而今所谓的"离职潮",则是一次将那些混在地产繁荣背后的"过剩人员"还诸本来面目的行业洗牌。春节刚过,《楼市》杂志编辑部嗅到了房地产业界某种令人不安的气息。从主编到编辑,接二连三地接到一些房企营销负责人跳槽或辞职的消息。"帮我留意一下合适的工作"成了离职者与《楼市》记者半玩笑式的嘱托。实际上,从去年下半年始便不断传来,德信、龙湖、野风、欣盛……各房企均有记者熟悉的业界朋友,相继离开从业多年的岗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