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张健  叶璐 《山东经济》1997,(2):46-49
我国保税区的运行偏差及规避策略张健叶璐兴办保税区,是90年代的中国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自1990年6月设立第一个保税区——上海浦东外高桥保税区以来,经国务院批准,由海关总署验收并投入运营的保税区已有13个,总面积达17.6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2.
泰中投资合作前景良好杨行90年代是泰国企业界面对重大变化的年代,也是泰国企业界必须进行结构调整的时代。一些国家,诸如中国、印尼和越南积极推行对外开放政策,促使了泰国内一些企业趋向于跨国经营,他们这样做也是为了保护其既有的出口市场份额。如何正确地决择企...  相似文献   

3.
赵英 《西部论丛》2010,(9):62-64
中国船舶工业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早全面对外开放的产业。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船舶工业就被中国政府作为面向世界市场的战略产业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了政策扶植。  相似文献   

4.
腾飞中的上海──浦东赵启正90年代以来,随着南部沿海经济起飞,中国大陆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特别是在去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著名讲话精神指引下,大陆改革开放呈现全新态势。在改革上,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取向二在开放上,确立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我国金融国际化讨论综述关键90年代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迅速发展,进一步加强了金融全球化发展的趋势。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对外经贸联系的广泛,以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迫切需要我国金融业走向世界,实现中国金融国际化。现就这方面的讨论近况作一综述。一...  相似文献   

6.
90年代,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国际上出现了一种新的企业竞争组织形式--战略联盟。本文概述了企业战略联盟理论的起源、特色及其主要思想,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可操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疆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在战略决策层面始终保持着融入世界的主流意识;在实践层面,一系列的战略转型和新定位使得其对外开放战略在驱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在1970年代末-1980年代后期的起步阶段,利用口岸优势与优惠外资政策,突破封闭型经济,逐步形成“向西倾斜”的开放战略;在1980年代后期-2000年的战略营建和扩充阶段,“全方位开放,向西倾斜”与“内引外联,东联西出”的开放战略体系逐步形成;进入新世纪后,提升对外开放战略,优化对外开放政策,内外联动、互利共盈、安全高效的对外开放战略理念日益成熟,建成中国西部国际商贸中心的战略目标形成。  相似文献   

8.
张汉东 《浙江经济》2015,(22):32-33
五中全会对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开放"做了如下阐述":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必须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结合浙江经济实际,我们认为,应该突出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 五中全会提出,“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推进双向开放,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9.
一、外商投资在我国不均衡的分布现状 由于中国的对外开放是率先从沿海地区逐步向中西部地区依次推进的,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进入中国的外商投资高度集中在东部沿海尤其是南部沿海地区。1992年,以后,中国加大了对外开放的步伐,逐步开放了陆地边境城市、长江沿岸城市和内陆省会(首府)城市,由此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局面。1999年,中国政府又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采取多方面的政策措施,鼓励港澳台和外国资本投向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0.
李静 《重庆与世界》2014,(10):44-45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吴晗均表示,重庆提出打造对外开放高地是一个及时的概念,作为一个内陆城市,重庆与沿海其他城市相比欠缺与外部世界直接沟通的渠道,接触有限,"两带一路"的战略正是解决了沟通的这个问题。重庆"两带一路"战略节点中的"一带"是指长江经济带,把中国东、中、西部串在一起,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另一"带"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  相似文献   

11.
冷战后的英美关系及其展望赵怀普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国际形势的剧变,对整个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也给英美"特殊关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那么,这场冲击究竟给英美关系带来了怎样的后果?"特殊关系"是否还存在?今后的两国关系又将如何发展?笔者试...  相似文献   

12.
营销战略的国际化模式及其选择朱华锋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带动了市场营销战略的国际化。在西方发达国家,市场营销战略已从国内营销发展成为70年代的国际营销、80年代的多国营销和90年代的全球营销。那么,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何种营销战略模式才是最佳选择?这是本文意...  相似文献   

13.
刘焱 《现代日本经济》2000,112(4):28-32
日本企业集团特别是大跨国公司究竟进行战略经营管理,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以个案研究的方法,通过分析日本东芝公司战略目标的设定、企业经营理念的定位,以及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和90年代以来全球化战略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等问题,认为日本集团化企业战略经营管理经验对于中国企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和日程表,中国金融业于2006年底实现对外全面开放。自20世纪70年代末银行业对外开放以来,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大力推动金融创新与发展.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成为中国金融市场上一个引人注目、富有创新活力的机构群体。  相似文献   

15.
包括辽宁、河北、山东、山西4省,北京、天津2直辖市及渤海海域所形成的环渤海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总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继南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之后,最具发展潜力与最需快速发展的沿海地带的重要区域。80年代珠江三角洲的对外开放,带动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90年代初以浦东开发开放为标志的长江三角洲及其沿长江干流地区的对外开发开放,带动了中部沿江地带的经济发展。随着全国经济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与发展,90年代后期及下世纪初,环渤海地区势必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的热…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沿边开放战略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它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已由沿海地区优先开放走上沿海、沿江和沿边地区协调推进、全方位开放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7.
从亚洲金融危机看港币联系汇率制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固定汇率制与亚洲金融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货币区模式取而代之。当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选择了较稳定的钉住汇率制,少数国民收入、对外开放程度高的国家选择了浮动汇率制。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应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实行固定钉住汇率机制的国家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18.
构建"弓箭"型区域经济格局──区域经济发展重点及布局探寻巨伟,赵恒祯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一大特点,就是从沿海沿江、沿边、内陆省区推进,这对青海这样的内陆省区是一个发展机遇。如何抓住这一机遇,适应新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探寻适合青海特点的区域经...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不仅为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注入了新的内容,同时也为内陆、沿海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指明了方向。浙江要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大局,促进对内对外开放全面升级,努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相似文献   

20.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疆外经贸的发展与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同步推进.20世纪80年代末,国家在沿海、沿江开放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时,开始实施沿边开放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