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礼记·王制》有言:“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自古至今,粮食安全一直被高度重视。农产品价格稳定与否不仅关系着粮食安全,甚至左右着社会安定。  相似文献   

2.
李意坚 《金融博览》2011,(10):52-53
《礼记·王制》有言:“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自古至今,粮食安全一直被高度重视。农产品价格稳定与否不仅关系着粮食安全,甚至左右着社会安定。  相似文献   

3.
李显坤 《青海金融》2007,(B08):27-29
货币是如何起源的?我国古代先秦时期的一些典籍中多有记栽。《国语·周语》记栽周大夫单旗的说法为:“古者天灾降戾,于是乎量资币,权轻重,以振救民。”而《管子·山权数》则曰:“汤七年旱,禹五年水,民之无檀有卖子者。汤以庄山之金铸币,而赎民之无檀卖子者。禹以历山之金铸币,而赎民之无檀卖子者。”《竹书纪年》载:“殷商成汤二十一年大旱,铸金币。”[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求责论     
曰:求责.免责也。 责,责备、惩罚也。如《史记·项羽本纪》载曰:“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其后为责任.如《韩非子》载曰:”主道者,使人臣有必言之责.又有不言之责。“  相似文献   

5.
“租赁”一词中的“租”、“赁”,原意与现意不完全相同。“租”,原意为“田赋”。《说文·禾部》曰:“租,田赋也。”古时以征自田亩的收入称“租”,征自工商货物的收入称“税”。后租、税同义。《广雅·释诂二》曰:“租,税也。”唐杜甫《兵车行》中“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的诗句,亦泛指税收。宋以后逐渐延伸为租用、出租、承租等意,并作为租金的略称。“赁”,原意是“佣”、“雇佣”。《说文·贝部》曰:“赁,庸也”。《左传》有“仆赁于野”说法,《南史》有“佣赁自给”字句,均为雇佣之意。后延伸有租借的含意以及指给受…  相似文献   

6.
规者.所以形圆之器具、形圆之意也.如《苟子·劝学》有曰:“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其后引为法则、戒律,如《史记·难蜀父老》载曰:。必将崇论闳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  相似文献   

7.
<正>五、储蓄存款(一)储蓄的形成和发展储蓄是居民个人把货币的使用权暂时让渡给银行使用的一种信用行为.储蓄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战国时代的《尉缭子·治本篇》中就有“民无二事,则有储蓄”的记载.那时的储蓄,主要是实物的窖藏.货币出现以后,人们逐渐利用货币进行储蓄,曾采用一种叫“朴满”的储钱工具来贮藏货  相似文献   

8.
小议节操     
据《论语·季氏》记载,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常言道:旁观者清,当事者迷。而就反腐倡廉而言,心动则神迷,神迷则纵欲,纵欲则难俭,不俭则奢,信奢则贪,贪则晚节难保。一旦触犯了“天条”,若再不警醒,恐已是“船到江心补漏迟”了。如何永远保持清醒?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这可谓医治“神迷”的一剂良药。殊不知,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后汉书·杨震传》:“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  相似文献   

9.
在《淮南子&#183;说林训》中曾云:识险之道,惟在体察。”《孟子&#183;尽心上》里也有过这样的话:“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如何有效进行风险防范,是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时代金融》2005,(11):51-52
<正>泉--古代称钱为“泉”,取其流通无阻之意。 《周礼·贾公彦疏》:“泉与钱,今古异名。”《汉书·食货 志》:“故货,宝于金,利于刀,流于泉。”唐代训诂学家 颜师古注:“流行如泉也。”  相似文献   

11.
《礼记·王制》有言:国无九年之蓄,日不足;无六年之蓄,日急;无三年之蓄,日国非其国也。自古至今,粮食安全一直被高度重视。农产品价格稳定与否不仅关系着粮食安全,甚至左右着社会安定。民以食为天,吃饱肚子是百姓生活的头等大事。但从去年年初开始,各种农产品价格出现了轮番上涨的情况。从蒜你狠到姜你军再到苹什么,生活当中所必需的主副食价格均大幅上涨。2009年年末以来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直接导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居高不下。4月15日公布的宏  相似文献   

12.
黎晓 《投资与合作》2014,(10):339-339
《管子》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这段话说明树人乃国之大计.何以树人?古人云:士有百行,以德为先.《左传》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可见中华民族一直是将立德放在首位的,即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13.
关于财富管理活动的起源,经济学文献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根据现有的历史文献,“理财”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易经·系辞下》:“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这句话意思是说,治理财物要名正言顺,以义禁止民众不为非作歹。而对于家庭理财的行为,最早见诸于战国时期的《尉缭子·治本篇》:“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意思是说,男子从事耕种,女子从事纺织,人们专事耕织不受其他事务的影响,国家就有储备了。--编者注)这是对农业经济社会家庭进行财富积累的最早论述。自春秋以来,古人们积累了大量的有关财富管理的思想。例如,管子曾提出“利出一孔”(给予利禄赏赐只有一条途径,那是从事耕战。--编者注);曾子在《大学》中提到“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一部《周礼》更是“理财居其半”。到了西汉时期,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对古代中国了理财思想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其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积累的加剧,财富管理的思想也逐渐丰富。  相似文献   

14.
进饭店吃饭,点过几个案后,久久不见回音。问一下服务小姐,告之曰:“马上”。过10分8分钟之后再问,还是“马上“;去车站坐车,小客车售票员笑容可掏地请你上车,问什么时候发车,也是一句“马上”。来一个人问,便有一句“马上”,直到半个小时过去了,小客车才珊珊“马上”…··这样的“马上”经历多了,不由得产生一个疑惑:什么叫“马上”?翻了一下字典,“马上”的条目下写的是“立刻”,“立刻”的条目下呢,写的是“马上”。怪不得有些人愿意使用“马上”来搪塞推倭,怪不得许多人被“马上”弄得啼笑皆非。原来这“马上”的权…  相似文献   

15.
《鹤冠子》世贤第十六篇中记载:魏文王之问扁鹊曰: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曰:“可得闻邪?”扁鹊曰: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镜血脉,投毒药,“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  相似文献   

16.
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的核心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的生命线美联储主席阿兰·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在《美国银行家》杂志世纪版(1999年12月出版)的开篇文章《风险、监管与未来》中指出:“显然,银行之所以能够为现代社会做出这么多的贡献,主要是因为他们愿意承担风险”。美联储副主席罗杰·富古森(RogerW. Ferguson, Jr.)在 2002年3月4日的演讲(题目是《回到管理银行风险的未来》)中也指出:“银行因为承担风险而生存和繁荣,而承担风险正是银行最重要的经济职能,正是银行存在的原因。”美国著名银行家爱德华·弗拉斯(EdwardE. Furash)1994年3月在…  相似文献   

17.
贵刊第1期《文化宫》刊登了一则“贺新年填成语” ,要求在“新”、“年”、“快”、“乐”四个字的不同位置上填字形成成语 ,颇有意思 ,阅后很感兴趣。唯所附答案似有不够理想之处 ,一是“旧恨新仇”、“幸灾乐祸”等词不吉利 ,且缺乏善意 ;二是成语连起来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 ,如“风烛之年 ,人寿年丰”、“幸灾乐祸 ,其乐无穷”、“东床快婿 ,先睹为快”等。我稍作修改 ,尚不满意 ,现抄录于后 ,供有兴趣者研讨。新·陈代谢日新·月异喜迎新· 春万象更新·改革之年· 兴盛年·华龙年·瑞雪年·丰人寿快·马加鞭飞快·发展频传快· 事…  相似文献   

18.
《论语》里有一篇叫“子贡问政”。原文是这样写的: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日:“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段对话很有趣,首先子贡问孔圣人治理好一个国家,关键需要哪几条,当然子贡所讲的国家和现在的国家,概念有所不同。圣人的回答很简单,只有三条:  相似文献   

19.
一、综合部分陈云同志关于当前国家经济建设的几点意见“·1一2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一邓小平8一2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邓小平 文选》出版·“..·”.·.·“·”一。·。.……。.。·.…8一3学习《邓小平文选》要联系实际~本刊评论员9一2,社论·振奋精神礼实工作为完成一九八三 年的银行工作任务而奋斗·”“·“·“·“二。“·1一4贯彻十二大精神努力开创银行工作的新局面—吕培俭同志在中国人民银行全国分行行长 会议上的讲话(摘要):.“二。·…“·“二‘3一2.评论。开创银行工作新局面要抓经济,抓改 革,抓…  相似文献   

20.
"储蓄"一词最早见于战国。据《尉缭子·治本篇》载:"民无二事,则有储蓄。"不过,这里所说的储蓄,是指百姓中财物的积聚、储存。最原始的储蓄是窖藏。古时钱币大都是铜币,人们为了安全,将多余的钱装在缸、坛等容器中,尔后或藏入地窖,或埋入地下,这种方式一直盛行到东汉前后。扑满是我国古代专用储蓄钱币的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