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经历了近代民法的"从身份到契约"之后,现代民法又掀起了"从契约到身份"运动,人类开始了对自由的更高追求.实现人格的实质平等、实现民法的公平正义是"从契约到身份"运动的目标.民法的这一变革相应地引起了现代身份权体系的熏新构筑,伴随着传统身份权类型的衰亡,新的身份权类型成为现代身份权体系的中坚,身份权与契约一同承担起规制市场经济主导下的现代社会的重任.  相似文献   

2.
文章就近代民法中的“经济人”剖析人的工具价值,并重申民法个人本位,从中说明人的本体价值与多元人格的联系,最后以现代民法上的具体人揭示民法上人的价值由工具性向本体性回归。  相似文献   

3.
法律上的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法律上平等、完整人格的产生,以近代民法中自然人制度的确立为标志。古典自然法学说为自然人制度和现代法治明提供了理论基础和逻辑构架,罗马法则为自然人的权利和权利实现方式提供了精湛的法技术,公民是自然人从事公共权力的形成和运作活动的资格,法人则是自然人实际结社自由权利的制度形式,是近、现代法技术的杰作。  相似文献   

4.
"人格"与"民事权利能力"这两个词是民法中的两个基本概念.界定两者的关系,对于准确把握民法基本理论和了解民事法律法规编幕体系的设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人格与民事权利能力的内涵、来源及法律属性角度来看,二者关系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5.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社会关系的基本法律,它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之中。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清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些民法观念.重新认识民法的性质,对于我们完善中国民事法律制度.使民法更好地为我国市场经济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国公民的政治人格正在处于由传统的依附伦理型的子民人格向现代的独立自主型的公民人格的转变过程中,这是一个复杂和艰难的系统工程:马克思主义主导政治文化的教育是塑造现代政治人格的核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塑造现代政治人格的基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是培育现代政治人格的制度前提,市民社会是孕生现代政治人格的摇篮,批判地继承中外政治人格的发展成果可以充实现代政治人格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民法是人法,人的价值是一切价值的终极源泉,民法正是出于对人的价值和尊严保护的实际需要而设立了一般人格权制度,充分保护、尊重人格.一般人格权制度的确认,对于保护特定的人格利益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般认为,大陆法系公证制度起源于古罗马的"达比伦",即代书人制度。公证的产生与罗马社会简单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独特的法律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公证的发展过程中,宗教公证占有重要的地位。后来,宗教公证逐渐走向没落,古代公证开始向近代公证转变。法国是现代公证的诞生之地,法国民法典中的公证条款对德国民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环境人格利益作为人格的应有内容,是在良好的环境中生活,构成人之所以为人的要素或者条件。它体现了人对环境资源生态价值与精神价值的需求,包括环境物质性人格利益和环境精神性人格利益两个方面。在现行的民法制度无法对环境人格利益提供全面保护的情形下,应当将以环境人格利益为客体的环境人格权独立为一项具体人格权。这不仅是现代人格权的发展趋势,也是环境权私权化的必然要求。与其他具体人格权相比,环境人格权的客体具有特定性。它是一项总括性权利,具体包括生命安全和健康权、清洁空气权、清洁水权、宁静权、眺望权和景致权等。鉴于环境人格权的特殊性,对环境人格权的民法保护也具有保护限度和保护方法上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0.
“权利能力”一词与古罗马的“人格”理论具有密切关系,其具有伸张民法“平等”精神和整合民法适用对象的功能,能够把除人之外的主体,尤其是法人团体共同整合到民事主体制度中来。“权利能力”在民事主体制度中有其特定的含义及价值,其存废之争实属不必要。  相似文献   

11.
以信用为要素规定人格信用制度是我国民法中的一大空白点。本文试以人格基础为切入点,剖析我国民事主体人格制度存在的问题并辩证分析对民事主体资格进行限制甚至剥夺的可能性,从而对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人格信用制度提出相关补救措施,完善我国民事主体制度。  相似文献   

12.
在不同的的历史时期,人格有不同的立法政策,但却都和罗马法中的人格有着一定的联系。本文通过对罗马法中人与人格的概念、功能以及人与人格的分离、人格不平等的原因等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罗马法人格制度对现代人格制度构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浅析新公司法公司人格否认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对于矫正失衡的公司利益关系,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体现民法的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2005年10月27日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对公司法的第二次修订中适时地增加了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本文对我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中的不足,以期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现代民法观念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鉴于我国特有的历史和现实情况,重新认识民法性质和更新民法的观念十分必要。首先,民法作为私法,有别于公法,更尊重社会成员的独立人格和平等地位;其次,民法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提供了经济行为的规范和依据;其三,民法作为活的法而具有适应性,更适宜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并不排斥公法的渗透及与公法的结合。这些,无疑对我国走向全国法治和服务于市场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劳动法与民法有着相同的经济基础.劳动法是民法在法律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在对劳动关系的调整上,劳动法对民法的平等原则、契约自由原则进行了校正,并确立了相应的保护制度,为在劳资关系中处于不平等地位的劳动者,提供了平等的保护,实现了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16.
从中国历史演进的过程,分析了近代中国社会呈现出二元格局。特别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城乡差别只会日益扩大。改革开放20年来,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农民生活质量极大提高,农民努力冲击城乡界限,追求身份平等,推动了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城乡一体化的转变。农村消费城市化在这一转变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子公司人格的反向否认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母子公司各自拥有独立的法律人格,应依法进行活动,但是在我国,母子公司滥用独立法律人格的现象大量存在,因此需引入公司的人格否认制度。子公司人格的反向否认制度是从公司的人格否认制度引申而来的,本文从子公司人格的反向否认制度的适用条件、适用范围以及子公司对母公司债务具体如何承担几个方面对此制度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现代新儒家徐复观在中国传统绘画两个方面之转变的心性学考察而指出:这种根本转变的内在根源在于庄学精神在艺术主体内的升进与落实,从而把人格修养与艺术联系了起来.因此,通过本文的考察可以进一步从艺术的角度确立中国文化以修身为本位的大传统.  相似文献   

19.
民法是与人性肾密相联的,它辩证地承认人性的善恶双重性格,并以此作为民法理论的人性根基进行制度设计。民法据以建立的社会基础变化以及民法形式理性的弊端使得民法人性化成为时代所趋。无论是从抽象的理论考察还是从具体制度规定考察,现代民法都应当充分体现出人性化特征。  相似文献   

20.
曹绪红 《全国商情》2005,(11):76-77,80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作为解决公司人格滥用问题的一种有效措施,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己被广泛运用,但我国对其了解和研究尚嫌不足,有关法律亦无明确规定。本文从经济法价值和调整方式两方面探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以期对我国引进该制度,促进经济法律规范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