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6 毫秒
1.
近几年,太原市率先转型跨越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中村改造力度加大,随之也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农村集体资产资源面临非农化转移和重行配置,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农民利益保障、集体资产运营管理、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农村集体经济自身的发展,急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迈出新步伐。为认真探索我市在村集体经济改制中,如何使村集体经济日益壮大、村民的利益不受侵害,笔者深入基层,采取座谈交流,查看资料,填写表格的方式,对涉及集体经济转制的村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2.
研讨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护农民的利益问题,我认为既有现实意义,又有长远意义。是事关农村和谐稳定的大事,也是事关农村长远发展的大事。城镇化进程实际上是农业、农民、农村“三农”的转型,也是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的重大变革。城镇化进程中保护好农民的利益问题显得至关重要,在此进程中,处于弱势的农民恰好获得一个改善自身生存条件的机遇。  相似文献   

3.
正泰宁村位于江苏省海安县城南郊,15个村民小组,1219户,农业人口4660人。2005年11月在全县率先成立了股份合作社,真正实现了集体家底价值化、村民身份明确化、农民利益股份化、合作运行制度化、多方关系和谐化的"五化"目标。201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万元,股份合作社净收益达780万元。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小康村"、"全国文明村"。  相似文献   

4.
《上海农村经济》2009,(11):45-45
最近,市委组织部、市委农办联合举办首次“上海市乡镇党委书记论坛”。来自郊区的24位乡镇党委书记着重讨论了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关于“空壳村”问题。大家认为这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解决“空壳村”问题关键要抓住“集体资产流而不失,村级事务有人管理,村民权利正常行使”三个关键点,从而保证农民的利益,保证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保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5.
<正>泰宁村位于江苏省海安县城南郊,15个村民小组,1219户,农业人口4660人。2005年11月在全县率先成立了股份合作社,真正实现了集体家底价值化、村民身份明确化、农民利益股份化、合作运行制度化、多方关系和谐化的"五化"目标。201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万元,股份合作社净收益达780万元。  相似文献   

6.
汇中村位于闵行区浦江镇的东南部,东临浦东新区航头镇,南邻奉贤区.辖区面积2.035平方公里,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398户,常住人口1235人.通过几年的努力,全村绿化成荫、道路通畅、河道整洁、环境舒畅.汇中村先后被评为"上海市卫生村"、"上海市文明村"、"上海市整洁村".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是一个利益增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利益再分配的过程,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会形成不同的利益相关群体,他们各自的利益诉求不同,因此,如何统筹兼顾城市化过程中各方的利益便成了能否和谐推进城市化的关键所在。本文以上海市长宁区新泾镇为例,分析了城乡结合部在城市化进程中主要面临的征地动迁、撤销建制、农村劳动力安置和村民身份转变四类工作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上海改革开放力度加大,城市建设延伸,城市工业扩散,加快了郊区土地非农化、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在土地非农化过程中,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问题,主要表现在征地劳动力安置、农民住宅动迁和撤队、撤村中如何保障他们的合法利益。处理是否得当,这将影响到党和政府同农民的关系,也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是新情况下搞好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联系徐汇区龙华乡实际,围绕土地非农化、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如何妥善处理农民利益问题,谈谈自己的体  相似文献   

9.
1998年之前,奉贤区光明村是一个负债350多万元的贫困村。从1998年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换届选举至今,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村书记万志孝同志带领村“两委”班子穷则思变,与全村党员、村民形成合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村民增收,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如今的光明村居住环境优美,文化设施完善,社会和谐,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10.
正8月26日,贵州省雷山县南猛村第一书记刘为结束了两年的扶贫工作返京,全村村民在村口摆起苗族的特色长桌宴为他送行。村民在苗寨上挂出条幅,"南猛村全体村民欢送刘为书记回京""敬爱的刘为书记——我们不想说再见"。本刊在2016年第20期曾发文《他帮我们找准了脱贫致富的路  相似文献   

11.
浦东新区航头镇海桥村,立足村情,创新建立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将村内所有村民及来沪人员,属地企业员工纳入联系范围,村党支部、村委会成员、党员代表、村民组长和村民代表、退伍军人、学生代表及企业主包干到户,分别联系若干居民,进一步畅通村党组织沟通联系广大群众的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群众诉求,妥善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海桥村建立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的主要做法:一是划分块区。根据海桥村的实际情况,村党支部、村委会、综治办等部门互相协调,以13个村民小  相似文献   

12.
2001年8月.年过五旬的张兴文,再次被推选为普达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和广大村民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倾力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使一个昔日荒山秃岭、贫困落后的城市近郊村,变成了生态农业观光村、经济强村。  相似文献   

13.
虬桥村位于嘉定城区西部,离嘉定城镇2公里,上海郊区环线和沪嘉浏公路贯穿全村,全村总面积1.05平方公里,7个村民小组,377户,总人口1380人,全村耕地面积1315亩,目前已有197户动迁。近几年来,在工业区党委、管委会的领导下,村党支部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项目建设征地拆迁的不断推进,一大批由政府统一规划的动迁安置小区相继建成,大量农民动迁后向城镇集聚,新居民队伍日益壮大。就奉贤区四团镇而言,为配合高速公路、浦东铁路、高压线、临港奉贤园区等重大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农村的土地房屋被逐步征用拆迁,村民从过渡安置转为集中安置。村民搬进动  相似文献   

15.
正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章水镇李家坑村的"高山果蔬农业园"将于近期开工。这两天,村党支部书记李红伟忙着带领村干部对涉及的60余户村民土地情况进行最后的梳理。"我们可都是这里的股东,以后就能享受分红了!"盼望已久的强村项目即将正式落地,村民们难掩激动。李红伟告诉记者,园区占地100亩,集时鲜果蔬采摘、休闲观光体验于一体,一期今年就能对外开放,"届时每天能接待千人,可带动全村30余人就业,村集体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河南省信阳市一个典型村的城镇化进程实地调研,从人口、经济、景观和社会四个角度对城镇化特征和驱动机制进行分析和解释。研究结果表明:中部欠发达丘陵区城镇化根本动力源于政府宏观政策的变革,继而在经济发展推力和社会需求拉力共同作用下逐步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人口迁移以本地或就近转移为主,传统农业逐步向专业化和特色化过渡;非农经济成为村民收入主体,同时也是塑造乡村经济空间和自然景观的主导力量,造就了村域的二元景观格局;农户迁居选址的环境和交通权重加强,传统亲缘和邻里关系的影响弱化,加剧了村域社会经济结构的空间分异,是村民价值观和生活理念更新的表征,也将引导城镇化进程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老河口市光化办事处太平村,以平安建设为主题,深入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坚持对村民进行遵纪守法、治安防范、社会公德、安全卫生方面的宣传教育,建立村与村民家庭双向互动创建机制,促进了全村稳定,把一个起点低、条件差、人心乱、上访多的问题村,打造成了"百事顺、人气旺、村民安、事业兴"的平安村.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靖江市西来镇西来村,地处靖江东北,位于如皋、靖江交界处,是西来集镇所在地.全村22个村民小组,1309户,5928人,其中农业人口3370人,现有耕地1293亩,村域内有近50家非公企业.近年来,该村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引领广大村民走"商贸兴村、和谐建村"之路,实现了经济社会事业的跨越发展.据统计,全村2012年完成经济总量384亿元,村集体实现收入274万元,其中发包及上交收入179.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400元.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东海县牛山镇郑庄村一年多以前还是小有名气的"上访村"、"动乱村"。如今,经过实行村民自治,干群关系和谐,社会稳定,经济不断发展,村庄面貌一新,各方面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郑庄村的实践告诉我们——村民自治是唤醒村民民主意识的一副"良药"。搞好村民自治,有利于稳固农村基层民主政权,激发村民的民主意识和参政议政自觉性,实现村民由旁观到主人的角色转换。牛山镇郑庄村位于东海县城北郊,全村856户,3160口人,耕地2100亩。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各种原因,该村基层组织涣散无力,集体经济负债累累,  相似文献   

20.
正1980年,我出生在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一个农民家庭。1994年和父母来到上海,第一份工作是去服装厂上班,2006年去日本研修服装技术,3年后回到浦东新区办服装厂。2015年浦东新区宣桥镇季桥村首推家庭农场模式,因为对土地的眷恋,更是为了"想吃好米饭,去种好水稻"的初心,我第一时间参与了竞争,村民首次流转出来106亩"次地",我和8位对手竞争胜出,丈夫和村党支部书记都没能说服我放弃。我把零散的土地、荒地甚至石子地修整平复,播种、插秧、田间管理亲力亲为。后来父亲、弟弟等也先后加入,队伍逐渐壮大起来。我做起了宣桥镇季桥村的第一位家庭农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