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外语教学中,认知属性不仅影响学生选择学习策略,也影响教师教学策略的选择.因此,教师应该把学生认知属性的差异作为个别差异的重要方面.外语教师应该了解不同认知属性结构模型的分类,针对不同的任务、不同的学习环境,相应地对学生的学习策略和认知属性加以引导,将对学习者的外语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的外语教育界,普遍认为衡量现代外语人才的重要标准是看他们是否具有文化认知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由于跨文化交际学的引入,外语教学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的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可目前日语教学仍是以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培养为主,文化因素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得不到重视.借鉴现代语言教学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并通过参考中日跨文化研究方面的成果,提出在日语教学基础阶段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与内容.  相似文献   

3.
人类交际由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组成,非语言交际在人类交际和外语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我国外语教学中非语言交际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教改的要求,教师应加强非语言交际的研究和应用,在外语教学中增强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刘俊 《投资与合作》2014,(6):354-355
法语联盟外语教学的特色在于,办学形式各异,课程开设因地制宜、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师队伍专业化等;我国高职高专学校英语教学在如下几个方面可以对法语联盟的教学实践加以借鉴规范外语课程设置,设置个性化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加强外语教学方法指导、加强外语教师的培养工作等.  相似文献   

5.
尽管学生外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外语教学界早有提出,但遗憾的是,实际教学中或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或是遇到了各种实际困难,远远未达到应有的效果。本文针对现状,力图抓住要害,从教学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论述了“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语境意识的培养以及文化知识功底的培养”这三个方面,以期解决培养之问题,适应外语学习的新需要。  相似文献   

6.
隐喻能力是一种与语言教学尤其是与外语教学密切相关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目标语言文化里的隐喻性认知机制,并在语言交际中运用隐喻和创造隐喻,符合外语教学的目标、内容和层次。隐喻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在词汇教学、阅读教学、文化教学三个方面发挥主要作用。同时,隐喻的认知功能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从隐喻的认知功能角度对学生进行训练,使学生透过表面的语言现象,捕捉其中的文化信息,培养学生对隐喻的认知功能敏锐的捕捉力和隐喻化的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7.
个体认知风格差异是影响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两者之间寻求一种合理、有效的途径一直是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针对学生认知风格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是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而对学生认知风格差异的了解与鉴定,是实现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教师应在辨别场独立型和场依赖型外语学习者的基础上适当地采用匹配方法以发挥两种风格的优势,同时采用失配方法以挖掘其劣势所具有的潜力。教师只有采取与学生的认知风格相匹配的教学方式并因势利导,才能提高外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当前,高校艺体生公共外语教学步入瓶颈,学生不愿学,教师不好教.这源于以前没有把分级教学落到实处,管理不到位,更与决策没有前瞻性有关.应该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科学地设置课程,让想学外语的学生有外语可学,不想学外语的同学有更适合他的科目可选择;在国家政策框架下,开设适合学生发展、学生感兴趣的专业外语、各级各类考试外语以及技能类、知识类的通识课,在不浪费师资和学生时间的情况下按需设课、按需选学,双赢互惠.  相似文献   

9.
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外语语言教学与文化导入同等重要。要充分认识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遵循文化导入的原则(包括认知原则、吸收原则、比较原则和容忍原则)。文化知识的导入要与学生的教材内容密切相关,必须与教学要求的实际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0.
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角色问题一直是外语教学领域争论的焦点.在外语教学法的改革中,许多不断推陈出新的教学法都把母语排除在外语教学课堂之外.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母语对外语教学的负面作用.实际上,母语不仅会对外语教学起到促进作用,而且是外语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工具,在外语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以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