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进行黑龙江垦区农场职工收入和消费水平与人口的相关分析。近30年垦区农场职工收入与消费水平都呈增长趋势,人均总收入与人均总支出变化趋势一致,增长幅度较大,工资总额和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幅度较小,平均工资和人均纯收入变化趋势一致。垦区人口与工资总额、平均工资、人均总收入、人均纯收入、人均总支出、人均生活消费支出都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仍然需要加强垦区人口与收入和消费水平之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据对全省40县2400户农村住户调查,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488元,比上年增加50元,增长3.5%,扣除物价影响,实际增长近4%,比1999年实际增长慢0.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70.8元,比上年继续提高,实现收支同步增长的良性局面。  相似文献   

3.
农村居民消费、流动性约束和消费信贷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1978-2004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对农村居民消费和流动性约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受流动性约束的程度明显偏高;而自从我国大力发展居民个人消费信贷业以来,流动性约束水平有所下降,消费信贷的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今后在我国农村地区进一步建立健全面向广大农民的消费信贷业务,对于缓解流动性约束,推动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增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现状与启动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锋 《农村经济》2002,(8):41-43
一、消费水平及现状分析与比较1 消费水平分析。2 0 0 0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 16 70 13元 ,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 4 998 0 0元 ,是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 3倍。尽管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近年来逐年增加 ,绝对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但其增长速度远低于城镇居民的增长速度 ,说明相对生活水平不升反降。把城镇居民按收入等级分 ,收入最低的 5 %的家庭称为困难户 ,目前城镇困难户的人均消费支出为 2 32 0 36元 ,仍高于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 ,说明目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十分低下。占全国总人口 6 3 6 7%的农村居民(8 0 739亿 )的消费总额仅占全…  相似文献   

5.
我国财政农业投入与农民收入增长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和C—D生产函数模型,检验了1986—2006年我国财政农业投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财政农业投入对农民增收具有积极的正效应;在财政农业投入的各分项中,支农支出和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成为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的有利因素;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和农村救济费则由于总量偏少、体制障碍等问题,对农民增收作用较弱。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继续加大财政农业投入、优化财政农业投入结构、促进农民收入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消费是国民经济循环往复运动的原动力,是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关键。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提升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满足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不仅是发展经济的迫切需要,更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射阳农民消费现状分析近年来,射阳县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提高较快,消费结构呈现如下特点:消费水平上升较慢,消费结构升级迟缓。从消费水平来看,与2000年相比,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9%,而人均消费支出却只增长5.3%,相对于收入而言,消费水平上升较慢。从衣食两项来看,“十五”期间,占比分别为:49.06%、47.04…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重庆市1997~2010年数据,选取商品房平均价格、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变量,运用ADF单位根检验、Johansen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对重庆市房价与居民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房地产财富效应是存在的,房价的上涨对居民消费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农村居民消费需求问题关乎国计民生,本文利用eviews9.0,选取山东省1984年至2015年的数据,对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做出实证研究发现,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对其消费需求的影响最大;价格水平提高时,消费下降;财政支农支出刺激农村居民消费;农村居民不同收入来源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效果不同,家庭经营纯收入产生的正向效应最为明显,工资性收入次之,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产生的影响较小。因此,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增加财政支农支出是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消费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从农业保险对农村消费的影响角度,采用了农业保费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保险赔款支出和农民消费水平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方法,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保费收入、农业保险赔款支出和农民消费水平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农业保险与农民消费水平相互影响且具有长期稳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江苏农村居民消费和收入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2005年江苏农村人均消费支出为3567元,同年全省调查户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为8622元,江苏农村人均居民消费支出远落后于城镇居民.国内诸多研究认为中国农民消费观念落后,不敢也不愿意消费,因此国家需要采取一系列向面向农民倾斜的经济金融政策譬如放宽消费信贷、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减少农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行为以刺激农民的消费.本文对当前条件下这些刺激农民消费的方案的有效性提出怀疑.  相似文献   

11.
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是扩大农村内需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微观农户数据和国家统计局数据,对近年来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现状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并与收入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整体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但东、中、西、东北地区消费水平存在差异。按照消费类型来看,生活性消费、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均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但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绝对差额总体呈逐渐扩大趋势,且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相比于收入增速的波动性更大,近年来有增速放缓的现象。进一步分析发现,当前制约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农民增收机制尚待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待健全、农村消费环境尚待改善。未来,扩大农村内需要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推动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和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为着力点,并根据我国东、中、西、东北地区的地域特点因地施策,不断提升农村家庭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生活消费统计数据,用绝对收入假设和相对收入假设消费函数模型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数据进行拟合,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对所得的分析结果做出经济意义的解释,以验证和发展消费行为理论,得出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设才可以用来描述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农用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农业用电量、人均耕地面积、国家财政支农、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农业产业结构指标、农产品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成灾率等为对象,研究上述因素对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影响,进行回归模型分析和协整分析,以分析其对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相关性,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多层次性灰度关联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多层次性灰度关联分析看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存在着“主动性消费”和“被动性消费”。政策供给者应积极加大对农村文化教育、医疗保健及交通通信基础设施等公共投资力度,以消除国民经济宏观运行与农民纯收入对农民消费支出结构的“背离”影响,有效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优化农民生活消费支出结构,提高农村整体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农村居民消费习惯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现有的模型框架对北京市农村居民消费行为是否具有习惯的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食品支出和衣着支出存在习惯,其中,衣着支出的习惯最强,而居住支出并不存在习惯。  相似文献   

16.
闻海燕 《农业经济》2003,(10):22-23
改革开放 2 0年来 ,浙江、辽宁两省农村经济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 ,进入“九五”以来 ,特别是最近 4年来 ,全国农村居民收入增幅一直在低水平上徘徊 ,而浙江农村居民收入却保持较快增长。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本文拟通过对浙江、辽宁两省“九五”时期农村居民收入的对比研究 ,探寻农民收入增长的动力、发展潜力。一、浙江、辽宁两省农民收入发展状况比较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两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总体看均呈上升趋势 ,也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如果把全国各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按中、高、低排序 ,…  相似文献   

17.
减轻农民负担,至关重要的是提高两个比重,即提高人均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货币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第一,人均纯收入水平决定农民负担的承受能力。农民负担重与不重,不因负担比例大小和负担绝对数大小而定,而是由农民经济承受能力决定的。即农民负担不能超过其承受能力的上限。所谓上限是指农民在维持物质和人口简单再生产的全部结余。用数学公式表示:农民人均负担承受能力上限F=人均总收入-人均生产费用-人均正常生活消费支出=人均纯收入-人均正常生活消费支出。F值越大,承受能力越强,F值越小,承受能力越弱,F=0…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1998—2006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实证模型,检验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其结构的影响,其中财政支农支出划分政府投资性、消费性和转移性支出三类。实证研究发现: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对农村居民消费均具有挤入效应,其中政府投资性和转移性支出挤入效果明显,而消费性支出对需求拉动作用有限;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看,由于政府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对消费具有不同的传导机制,因此其消费结构挤入效果不同。从区域视角看,由于区域差距、政府投资力度以及居民消费偏好不同,不同区域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新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实际情况,利用2002年抽样调查新疆8地区(州)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支出的样本数据,以多元统计方法(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为手段,研究新疆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结构,并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解决新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云南农村经济》2003,(4):80-81
据省农调队对40个县2400户农村居民家庭抽样调查,2002年我省农村居民人均税费支出39.6元,比上年增1.73元,增4.57%。同期全国这一支出为78.7元,比上年下降13.7%。我省农村居民人均税费负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0.3%,税费负担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与上年基本持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