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德嵩 《新财经》2004,(5):23-24
这是一个可以预料的结果,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所有的人——理智的人,冲动的人;所有的心态——幸灾乐祸者,心有所系者,都在观望一个共同的事实:一个巨人倒下了 一个巨人倒下了,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 一个巨人倒下了,代表庄股时代的终止符,抑或代表一个庄股的新生,这是一个众所关心的问题 德隆“三驾马车”,在长期死水微澜,在长期阴跌下,一齐纵身跳水,是德隆的无奈,也是德隆庄股的自救  相似文献   

2.
《新财经》2004,(5):25-27
伴随“德隆金融帝国”诞生的是中国的庄股时代,而随着德隆金融模式破灭的是一个怪异的庄股时代  相似文献   

3.
董辅礽 《发展》2002,(12):21-23
1999年夏,在新疆第一次接触德隆就引起我巨大的兴趣和注意,以后陆续与德隆有联系,对它的了解也逐渐加深,并引起了我的许多思考,我在不同场合也谈过这些思考。人们感到德隆很神秘,并不是因为它故弄玄虚、高深莫测,而是它闷声不响,埋头苦干,不肆张扬,也不爱沽名钓誉,以致使人们感到,在不知不觉中似乎从地底下突然钻出了一个如此庞大的巨人,连那些信息灵通者在排名XX几百强时,德隆竟然榜上无名。有些人指谪它是“黑庄”,大多也是由于不知。我自己也是在1999年在新疆突然遇到了这么一个庞然大物,惊异无比。在经过几年…  相似文献   

4.
苏衡 《沪港经济》2004,(2):44-46
2003年12日16日,美国花旗环球金融有限公司通过中金公司以每股14.2元的价格买入新疆屯河30万股。据该公司香港分公司的一位官员称,花旗还将分批买入新疆屯河。 市场关于花旗环球购买新疆屯河股票的动机和背景众说纷纭,其中之一就是认为德隆假借他人之手自我炒作,即利用海外渠道,用自己的资金购入自己的股票。但是,目前这种说法尚缺乏充分的征据支持。 大多数人认为,境外投资者看好德隆,委托花旗环球买进德隆系股票的可能性较大,因为德隆的这几只庄股早就名声在外。 究竟此番花旗购入新疆屯河是国际战略投资者对德隆系的慧眼识珠,还是德隆玩弄的资本运作把戏,相信时间会给所有关注其发展的人以一个答复。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个有关中国股市大鳄——德隆的跨国并购故事。在德隆的收购名单上,有许多国际上赫赫有名的公司。  相似文献   

6.
曾经风光无限的德隆系“老三股”终于低下了头颅,是该忘掉德隆还是忘掉庄股时代?实证研究表明,此前的2003年,国内市场庄股的表现已经乏善可陈,市场对待庄股的方式早已发生了根本变化  相似文献   

7.
施中杰 《东北之窗》2010,(23):60-61
金钱帝国好莱坞又多了一个大片素材——关于一头巨狮的死亡。曾缔造无数银幕传奇的电影巨头米高梅因积欠了40亿美元的债务于11月3日被迫申请破产。 自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以来.米高梅既不是第一个,也肯定不会是最后一个轰然倒下的巨人企业:从华尔街的雷曼兄弟,到韩国的双龙汽车,从美国第二大报业集团论坛公司和新闻周刊.到日本的日航公司.这些在各自行业处于领军地位的巨人企业都没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  相似文献   

8.
我之所以认为2013年A股是牛市。而且是“真牛”市,主要有国内市场和全球市场两大逻辑。从国内市场看,原来是一个融资市场,根本不可能有一个真正的牛市到来,而现在投资者的利益和融资者的利益有可能取得相对的平衡,这是一个大的理念上的变化。往后的市场会采取一系列的方法提高投资者的回报,进而提高市场的投资功能。如减少红利税,从10%降到5%。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相当于降了一半,虽然与很多人预期——“降到零”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毕竟是重大的进步,代表对长期持股者的鼓励导向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产融结合研究——德隆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经是我国最大的民营企业集团——德隆公司,在发展产融结合的道路上轰然倒下,使得我们对产融结合模式再次认真思考。本文通过产融结合理论以及德隆公司的实证分析,寻找德隆公司失败的原因,并对我国产融结合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书乐 《西部论丛》2007,(10):42-43
似乎永远没有人摸得透史玉柱的生意经,且不说他从巨人倒下后又凭借"今年过节不收礼"的号召爬起来的传奇经历,单是看他这两年在网络游戏产  相似文献   

11.
德隆癌变     
《中国经济信息》2005,(9):18-18
2004年,德隆危机无疑是中国财经界最大的事件之一。德隆曾是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旗下拥有177家子公司和19家金融机构:德隆是中国产融混业经营的先锋,在资本运作与产业整合方面影响了一大批企业的行为;德隆使中国人重新认识新疆,展现了现代新疆和市场化新疆的形象;德隆又聚合了中国所有民企的问题,引发区域性经济和金融震荡。德隆注定是中国民企的经典案例。  相似文献   

12.
复星回归     
谢九 《新财经》2004,(9):38-41
若要寻找中国具有标志性的民营企业“双塔”,一曰德隆,一曰复星,可能将成为多数人的首选答案。在德隆遭遇信用危机的“9·11大劫”轰然倒下后,复星却开始适时选择了收缩战线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水下巨鳄形象龙行虎步于中国资本市场.来自新疆的德隆国际战略投资公司,让善于为资本命名排位的英国小伙胡润也犯难,因为德隆跟其他所谓的富豪实在缺乏可比性。最后他决定在今年推出榜中榜——资本控制榜,为象德隆这样的资本新贵们进行排名。它们的共性是非常善于控制和利用现金流、以整合传统传统产业创造企业新价值、以企业家俱乐部方式进行行业整合。而德隆以控制资产总市值217亿元,在此榜排名第一。  相似文献   

14.
5月前的一声巨响,其余声似乎至今萦绕在吉林省的上空。 7月6日11时18分,吉林省白山市,吉电股份浑江发电公司。 一声巨响之后,宛如一个水泥巨人的吉电股份浑江发电公司1号冷却塔轰然倒下。  相似文献   

15.
《2006中国百富榜》公布了,人们又开始津津乐道于最新的富豪,第一个女首富、房地产富豪居多数……在这津津乐道中人们记住了一个人的名字——胡润。胡润在中国不断实践着牛顿先生的一句话: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这里的“巨人”特指“经济巨人”,通俗地说就是“富人”或者说“富豪”。现在,中国富人队伍中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胡润这两个字,只不过鲜有人知道这位青年来自欧洲小国卢森堡,其品牌知名度显然大大超过其祖国的品牌知名度,更是鲜有人知道胡润这个品牌如何在中国  相似文献   

16.
南来鲤 《中国西部》2014,(7):124-125
<正>所有人都会告诉你,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里,创新是一股伟大的力量。甚至,像腾讯这样的巨头,在走上千亿美元市值的巅峰时,也告诫自己——当巨人倒下时,身子还是暖的。除了不断进步,看起来我们似乎确实没有太多选择。我们像趴在苔藓上的青蛙,不能往上爬,就只会往下滑。"创新"这个词如此显赫,以至于在朋友向我推荐这本书时,我将"战略密码"记成了  相似文献   

17.
中国股市的特色之一就是“无庄不成股”,而“老鼠仓”就存在于这些大大小小的“庄股”当中。其中,尤以基金行业“老鼠仓”的恶劣表现最为抢眼。  相似文献   

18.
走近德隆     
市场上传言,“远在新疆的德隆,神秘地影响着中国的股市,只要哪支股票与它有关,股价便飞涨。”有人把德隆称为股市第一庄,有媒体把德隆称为股市聚敛钱财的类家族企业,也有另一种声音称,理念超前的德隆核心人物唐万新可能是一个“悲剧式的英雄”。可德隆战略气魄之大、决策之智令人叹为观止。可是即使在新疆,德隆却笼罩在一片神秘之中,那么面纱后的德隆到底什么样?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掀起了一股“造系”运动的风潮。这股风潮不可谓不烈。他们采取的一系列充满创造性的股市运作手段,构建了错综复杂的系族结构。形成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农凯系、中科系、海通系、明天系、德龙系等等,以至于深、沪股市中的数十只股票都与他们有染,形成了所谓的庄股,他们在股市中呼风唤雨,股民们更是以拥有这些股票而以为可大捞一把。然而,造系者最清楚这是  相似文献   

20.
一路狂奔。20多年了,我们就这样一直低着头匆匆赶路。忽然有一天,人们要取暖,没有煤了;企业要生产,没有电了;要上新的生产线,没有地了。曾经是中国最大也是成长最快民营企业之一的德隆王朝,竟然在一夜之间轰然倒下;往年被自己喝来斥去的技工和“农民工”,今年却招不够了;就连人们往肚里吃的食品都被厂家做了假,不能让人放心了……电荒、煤荒、地荒、民工荒、技工荒、诚信荒,一荒接着一荒,中国企业遭遇“荒”的集体围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