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传统经济增长核算方法忽视了行业间的相互影响,实际上行业与行业之间往往彼此关联,甚至相互依存。鉴于此,文章基于行业间TFP溢出效应的视角,利用1995-2015年中国10大部门数据,测度其全要素生产率、资本与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以及行业间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0大行业TFP增长率增速最快的为采矿业,最慢的为房地产行业;我国经济总体而言是基于要素驱动,TFP贡献不足;行业间确实存在TFP溢出效应,其中制造业溢出比例最大,批发零售业最小。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新常态的当下,告别了过往“投入型”增长模式,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将会转入立足于全要素生产率(TFP)增加的“效率型”增长新阶段。换言之,伴随以劳动力短缺和工资持续提高为特征的“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对未来中国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张莉  王曦  才国伟  舒元 《南方经济》2013,(12):86-88
经济增长理论以及跨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都认为,各个国家经济增长率和收入水平差异很大程度上源于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差异。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最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由研发投入或技术引进带来的微观生产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则是改善资源配置(即生产要素由生产率低的企业、部门或地区流向生产率高的企业、部门或地区)带来的效率提高。尤其是后者,有很大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发展中经济体服务出口贸易影响服务业绿色生产率的理论机理,并基于9个发展中经济体的服务业细分行业数据,实证检验了服务出口贸易对服务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展中经济体的服务出口贸易显著促进了服务业整体的绿色TFP增长。进一步分组检验发现,服务出口贸易可以显著提升生产性服务部门的绿色TFP,但对生活性服务部门的绿色TFP则不存在显著效应。文章认为上述结果可能与服务出口贸易水平的行业异质性有关,并采用门槛回归模型对此进行了验证。对中国样本的回归结果显示,服务业整体及分类型服务部门的出口贸易均有利于促进绿色TFP增长。在控制变量中,能源强度、技术差距、资本劳动比以及能源消费结构对服务业绿色TFP也均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1980~2004年各省出口贸易和全要素生产率数据,分析了出口贸易技术溢出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我们发现,无论是从全样本数据还是沿海或内陆地区样本数据,都证实了我国出口对TFP增长存在短期和长期效应。但就整体效果而言,出口对我国TFP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产生这一问题的首要原因可能和中国出口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以及参与国际分工的格局密切相关。进一步分析表明,出口对TFP的影响在沿海和内地表现出不同的效果。沿海地区模型中,无论是技术溢出长短期效应还是整体效应都十分显著,且整体效应为正,即出口促进了TFP的增长;而内陆地区只有短期效应显著,且整体效应为负,即出口制约了TFP的增长。研究认为,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差异是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我国服务贸易进口的技术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保庆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4):32-35
文章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将全要素生产率(TFP)分解为技术进步(TP)和技术效率(TE),按照要素密集度把服务贸易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与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三类,研究了三种要素密集型的服务贸易进口分别对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进口对TFP、TP和TE均无显著影响,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进口对TFP有显著影响,但对TP和TE没有显著影响,技术与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进口对TFP、TP和TE均有显著影响。最后,文章在此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提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的关键。本文首先阐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联系和理论逻辑,然后基于2003-2017年的数据测算了广东省制造业整体及低、中、高技术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投入产出组合效率,进一步分析广东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动力问题和产业发展的供给端困境,最后提出提高广东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可行路径。以期为广东省深化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思路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问:纵观近年来的房地产调控结果发现,每一次的调控都会给房价一次暴涨的机会。本次楼市调控新政的颁布出现在十二五规划出台之前,这是否意味着十二五期间房地产开发仍将作为GDP增长的重码,高房价是否仍将继续?  相似文献   

9.
在以需求侧驱动转向供给侧驱动为主导的经济新常态下,FDI作为综合性投资方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基于供给侧视角,论证了C-D生产函数机理,量化经济增长方式;从而通过协整检验以及VEC模型探究FDI与量化的经济增长方式之间的长期均衡效应和短期动态波动机制;进而基于VAR模型对变量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结果表明:FDI与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的长期均衡对短期动态波动具有反向修正机制;FDI受到单位冲击后引起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的强烈正向响应,并且FDI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贡献率达到了11%。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全球分工参与对本国的经济与环境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章基于2000~2015年中国33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投入产出模型和动态EBM-Malmquist指数分别测算了33个行业的全球价值链(GVC)嵌入程度和低碳全要素生产率(TFP),然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分析了GVC嵌入对中国工业低碳TFP的内在传导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工业低碳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增长趋势,而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整体略有下降;全球价值链嵌入显著促进了中国工业低碳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其内在传导路径为规模效率、环境改善效率与技术进步,而非技术效率;产业结构调整、环境规制及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低碳TFP增长,而能源结构、所有制结构对低碳TFP增长表现为阻碍作用,研发投入对低碳TFP未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基于时-频域动态视角采用小波分析模型,文章结合高频序列和低频数据在同一框架内研究总量货币政策、结构性信贷政策和房价波动三者之间不同时期的动态影响关系,并进一步甄别供需调控对房价的异质性影响。实证发现,作为房价调控的手段,结构性信贷要优于总量货币政策,而结构性信贷的影响机制是,中期时供给端调控存在非对称性,长期和超长期需求端优于供给端调控,这表明需求结构性信贷政策+总量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更佳。因此,应用价值体现在遏制房价的过程中,政府应该让"大水漫灌"式的总量货币政策用于"事前预防",而让"精准滴灌"式的结构性信贷政策用于"事后控制",在不同的时-频域中以前者为辅后者为主交替或协调使用,以此防止房地产市场泡沫累积而爆发风险。  相似文献   

12.
齐红倩  席旭文 《南方经济》2015,33(10):33-48
资产价格变动通过财富效应等渠道影响总需求进而通货膨胀的变动,但其影响方向、强度及时变性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建立包含潜在门限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研究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对通货膨胀影响的时变特征。实证结果表明,房地产和股票价格均对通货膨胀产生显著的同向影响,并且影响强度表现出顺周期的时变规律。在资产市场发展的“繁荣期”,影响强度不断增强;而在“低迷期”,其影响趋弱甚至无效。当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运行出现周期错配时,其通货膨胀效应更趋复杂和不确定。  相似文献   

13.
黄毅 《改革与战略》2013,(7):48-50,54
2012年以来,国家对房地产经济的宏观调控取得初步成效,一路走高的房价正朝着政策预期的方向逐步回归理性。未来房地产经济的发展方向深刻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文章通过分析影响房地产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探讨今后如何使房地产经济始终按国家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前进。政府应在加大保障房建设的力度以保证刚性需求的基础上,将过去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出台一部《房地产准则》,使房地产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健康平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浩宏  李芊 《特区经济》2011,(10):42-44
应用房地产增加值、房地产投资额、自然空置率、房价收入比等指标对佛山房地产业进行研究,并运用GM(1,1)模型对房价进行预测。根据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探索广佛同城对佛山房地产的影响,发现佛山房地产业的发展空间大、投资合理、需求稍大于供求、房价稍高的状况。结果表明佛山房地产业在受广佛同城化的影响下发展是比较健康的,同时对研究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如火如荼,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提升,可还是有很多居民买不起商品房.这是目前我国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将运用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来讨论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高房价问题,并揭示房地产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在市场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经济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如火如荼,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提升,可还是有很多居民买不起商品房.这是目前我国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将运用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来讨论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高房价问题,并揭示房地产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在市场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李艳 《特区经济》2012,(9):84-86
近年来,在持续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下,我国商品房市场开始出现成交量大幅下滑,房价逐步松动下滑的现象。但在此期间,房地产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不仅强于大盘走势,而且其波动幅度也高于房地产销售价格指数。为此,本文选择房地产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指数为因变量,选择上证综指、发电量增长率、CPI、人民币贷款利率、房地产价格指数五个因素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统计建模,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房地产上市公司股价波动除具有一般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的系统性、集聚性等特点外,还具有与人民币贷款利率和房屋销售价格指数负相关的特点。受宏观调控政策的持续影响,中国当前房地产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扭曲,实体经济增长对房地产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1998年以来,合肥市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上升,但市场化、产业化程度远远不够,成为支柱产业尚需时日。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已超过1/3,投资过热的苗头已经显现。每年商品房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竣工面积同时增长,由于竣工面积大于  相似文献   

19.
梅元比 《特区经济》2014,(9):186-188
理论上,房价的上涨会通过财富效应增加居民消费,但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尚不成熟,房价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具有不确定性。本文根据总体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取向考察房价波动对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房价上涨对消费的拉动作用有限,甚至产生抑制效应。结合房价波动影响消费的传导机制,本文提出要增加中低档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发展住房增值贷款以及保持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连贯性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全国大部分地区房价涨势明显,个别地区过快过猛,甚至影响到社会公平与和谐。如何通过税收政策进行调控,有效抑制房地产过热、房价过高的状况,已成为民众普遍关心的焦点,其中开征物业税的问题更是引起各方的热议。适时推进物业税,构建合理的税收制度和进行配套改革,不仅可以合理调节政府与房地产占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也可以调节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加快房地产市场规范管理,遏制盲目投资和投机行为,在房地产供需双方行为合理化导向上形成一种经济参数和税赋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