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作为最具创新活力的群体,小微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基于我国 小微企业调研数据,依据社会网络理论与知识管理理论,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与多元层级回归等 方法对关系强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并试图揭示知识共享(显性知识共享、 隐形知识共享)对其关系的中介作用,吸收能力(潜在吸收能力与现实吸收能力)在知识共享与 创新绩效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对于中国小微企业而言,强关系促进创新绩效的提高,而弱 关系则抑制创新绩效的提高;隐性知识共享完全中介了强关系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显性知识 共享部分中介了强关系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而减缓了弱关系对创新绩效的抑制作用;潜在吸 收能力正向调节隐性知识共享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即企业在拥有较高的潜在吸收能力情境下,隐 形知识共享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关系会增强;现实吸收能力正向调节显性知识共享与创新绩效的关 系,即企业在拥有较高的现实吸收能力情境下,显性知识共享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关系会增强。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技术多元化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地理多样性在两者之间的调节作用,利用550家知识密集型行业上市公司2012—2019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泊松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广度多元化和技术深度多元化对创新绩效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地理多样性广度和地理多样性深度正向调节技术广度多元化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负向调节技术深度多元化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上市公司OFDI相关数据,以2007~2017年OFDI上市企业为观测样本,基于投资深度、广度双元性视角系统探究OFDI对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作用。研究发现,OFDI投资总规模及投资深度(平均规模)与企业资本配置效率间存在显著"倒U型"关系(先改善后恶化),投资过度情形下"倒U型"关系依然稳健,投资不足情形下OFDI会显著恶化企业资本配置效率。OFDI投资广度则有助于企业资本配置效率改善,投资过度情形下依然如此。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单一区位下投资深度的"倒U型"关系依然稳健,多元区位下投资深度单纯显著改善企业资本配置效率。上述结论均具有一定的时间延续性。此外,在投资深度、广度维度下,民营企业样本和发达国家东道国样本的回归结果与基准模型相一致,内生性检验、门槛回归等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上述研究结论依然稳健。文章的研究结论对开放条件下OFDI企业投资决策、区位布局及投资收益提升具有一定启示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回顾相关研究,分析了不同知识源(顾客、供应商与竞争对手)的外部知识获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构建了知识获取、吸收能力、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模型,引入了吸收能力作为知识获取对创新绩效影响的调节变量,提出了基于上述关系的6条研究假设。这为该主题的未来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也为企业通过获取外部知识,培育和发展吸收能力以促进创新绩效的创新实践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获取技术溢出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OFDI的重要动因,文章结合制度观和组织学习理论,选取中国328家上市OFDI企业2005~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模型探讨了制度距离、组织学习对"走出去"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正式制度距离能够显著提升OFDI企业创新水平,即两者之间存在"正式制度距离悖论";(2)非正式制度阻碍海外子公司向国内母公司转移技术、知识,抑制了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而探索式学习能够有效地正向调节非正式制度距离的负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应鼓励和引导我国跨国公司"走出去"进行技术获取型OFDI;高度重视制度距离的优越性及局限性;优化组织学习以获取新知识和技术,进而提升跨国公司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获取技术溢出效应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重要动因,国内关于技术寻求型OFDI的研究主要针对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是否存在、影响机制等问题,研究层面主要停留在宏观视角;已有文献关于OFDI制度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制度环境对企业OFDI投资流量和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尚未探讨东道国与母国制度距离、海外华侨华人网络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微观调节作用。文章从微观企业视角出发,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合并数据,运用Logit回归和PSM方法检验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存在性,运用Huber-White稳健残差、面板回归分析制度距离和海外华侨华人网络对企业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1)OFDI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且存在"生产率悖论"现象。(2)OFDI逆向技术溢出受制度距离和华人关系的调节作用;制度距离、海外华侨华人网络与OFDI逆向技术溢出分别存在"制度距离悖论"和"关系嵌入性悖论"现象。实证结果表明,OFDI企业应注重制度差异,提升学习能力;加强华侨华人交流,优化海外华侨华人网络,为吸收OFDI逆向技术溢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从权变视角入手,对外部搜索与产品创新绩效的关系,以及组织冗余的调节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以制造业企业为样本,经由回归分析,得出结论:外部搜索深度及广度对产品创新绩效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未吸收冗余能够加强外部搜索深度及广度对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已吸收冗余能够加强外部搜索深度对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但是会降低外部搜索广度对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外部搜索深度及广度能够协同性地提升产品创新绩效,这种协同效应在企业拥有较充分的冗余资源的时候显现得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
何爱  钟景雯 《南方经济》2018,37(10):92-112
新兴经济体企业的国际化行为已经成为国际商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但如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的跨国企业是否能够通过研发国际化行为提升母公司的创新绩效,现有文献对该问题尚缺乏足够的研究。文章基于2011-2017年间沪深两市310家信息技术业上市跨国企业的年度观察数据,采用泊松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企业研发国际化与母公司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首次从逆向知识转移的视角,探讨了吸收能力和地理多样性对研发国际化和创新绩效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企业的研发国际化显著促进母公司创新绩效的提升;以研发投入强度衡量的企业吸收能力显著正向调节研发国际化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而以布劳异质性指数测量的地理多样性则显著负向调节研发国际化和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对中国企业国际化行为具有重要启示。该研究发现意味着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应该加大海外研发投资力度以提升母公司创新绩效,且为更好地实现外部知识的逆向转移,应同时提高企业总体研发投入强度。但作为新兴经济体企业,不宜在地理分布上实行快速扩张,否则较高的沟通和协调成本将弱化逆向知识转移的程度,而不利于母公司创新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如何识别园区集成创新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影响因素相互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联性,他们又是如何影响园区集成创新绩效的,这些问题是本文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知识转移的视角,从知识溢出、企业吸收能力、创新环境3个研究维度,通过运用结构方程方法,构建了园区集成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实证分析了以上3个因素对于园区集成创新绩效的影响及相互关系.最后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园区集成创新过程中,知识溢出、企业吸收能力、创新环境与园区集成创新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企业吸收能力与知识溢出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创新环境与企业吸收能力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海外研发投资充分利用国际技术资源对于中国企业提升创新能力进而创造和维持国际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战略价值。文章以2009~2014年沪深两市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中国企业海外研发投资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异质性资源和国际化经验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中国企业的海外研发活动显著促进了母公司创新绩效提升,研发能力、政治资源和国际化经验正向调节海外研发和创新绩效的关系,而组织冗余却对两者关系起着负向调节作用。同时,海外研发和母公司创新绩效的关系以及各情境因素的调节作用在以技术开发为主要动机的制造业和以技术应用为主要动机的服务业中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企业应当重视海外研发对母公司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异质性资源和国际化经验对两者关系的调节影响作用,这对于中国企业成功实施海外研发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versal technology spillovers of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FDI) on Chinese firms. Combining a uniquely merged database of Chinese firm-level OFDI and patent data and applying the Propensity-Score-Method-Difference-In-Differences (PSM-DID) methodology, we find a positive causal effect of OFDI on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s. Some estimations of heterogeneous effects show that OFDI promotes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s for private enterprises but has mute impact on state-owned and foreign-owned enterprises. With respect to OFDI host countries, OFDI toward developed countries is more effective for promoting innovation activities tha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ree potential transmission channels of OFDI are empirically tested: direct technology purchases, access to high-tech inputs, and international mobility of personnel. Lastly, some policy implications are raised for China’s “Going Out” strategy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driven by innovation.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中国快速增长的对外投资和技术升级与结构转型的背景,考察对外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于对外投资影响企业创新的理论机制分析,文章利用中国上市公司财务与专利数据检验了对外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为克服样本选择和内生性问题,文章采用了倾向匹配得分法和双重差分法进行估计,研究发现,对外投资显著地提高了企业的创新产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外投资对发明专利申请的贡献具有持续性,对非发明专利的贡献较小且不具有持续性。仅进行海外并购投资的企业,对外投资对其发明专利没有影响。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对外投资会通过提高研发投入和外部学习效应来促进企业创新。  相似文献   

13.
This research adds to the literature studying the effects of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FDI) on domestic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d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a technology gap between host and home countries. New definitions of observed technology gap and expected technology gap are proposed. An observed technology gap captures the existing differences in technology level between establishments, regions or countries. An expected technology gap is an indication of the effort of imitating and learning from technology leaders.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nd effects of observed and expected technology gaps on OFDI‐induced reverse technology spillover are analyzed. OFDI in developed countries promotes innovation performance. However, OFDI in emerging markets hampers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t is also found that regions with a wider observed technology gap and a narrower expected technology gap can benefit more from OFDI.  相似文献   

14.
Using an original linked firm-level panel data from Chinese manufacturing firms over the period 2002–2007,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FDI) led productivity increase of parent firms (known as the own-firm effect) changes over firm heterogeneity. Conducting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 techniques and differences-in-differences (DID) analysis, we find strong and robust evidence that the first OFDI promotes parent firm's productivity and this effect varies substantially with the firms' characteristics. In particular, firm's absorptive capacity is essential for the own-firm effect, and the absorptive capacity related with the product innov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at of the process innovation for the own-firm effect. Also, OFDI strategies for obtaining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investing in developed countries significantly strengthen the own-firm effect, whereas, government supports have no significant impacts on the own-firm effect.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新地理经济学视角,基于资源依赖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分析了高铁通车对企业双元创新投资的影响,以2010-2017年沪、深两市A股高新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PSM-DID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高铁通车显著促进了企业探索式创新投资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而对企业开发式创新投资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检验发现,高铁通车对企业探索式创新投资的促进作用仅体现在位于中西部和低人力资本水平地区的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从而进一步验证了高铁通车加速了创新的人、财、信息、技术等资源的跨地区流动和转移,通过降低信息沟通成本、促进信任和企业社会网络的形成、降低企业高风险特质的探索式创新的融资约束与风险、进而促进企业探索式创新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6.
陈艳勤 《科技和产业》2023,23(3):137-140
基于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编制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高技术产业的相关数据,构建2011—2019年省际层面面板数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验证数字金融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可以显著促进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其分指数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的创新激励作用与总指数保持一致,而数字化程度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数字金融对高技术产业发展具有普惠性,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金融对欠发达地区和国有企业占比较小地区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7.
李元爱  袁华 《科技和产业》2021,21(7):152-156
创新是促进广东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备条件.但是依目前情况来看,广东省在高端与核心技术方面对外的依赖程度仍然很大,技术创新的效率与自主创新的能力依然比较低.对外直接投资作为获取国际前沿科技成果的主要途径之一,对广东省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从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入手,对广东省OFDI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广东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存在的困境,提出广东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徐扬  陶锋  韦东明 《南方经济》2022,41(8):113-132
作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引领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载体,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政策对于经济转型背景下企业创新水平提升是否发挥有效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值得深入研究。文章利用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政策显著提升了以发明专利申请数度量的创新数量及以专利知识宽度衡量的创新质量,具有明显的"增量提质"特征。异质性分析表明,这一促进作用在企业属于国有企业、高新技术行业和所处市场化程度更低时更为明显。影响机制发现,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政策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依赖于其能够为企业嫁接财务资源、发挥人才集聚和产学研合作效应。拓展性研究表明,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政策通过知识溢出发挥创新引领示范作用。文章对国家夯实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政策的成果,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提供了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三种专利授权量代理不同层次的技术创新能力,以进出口贸易中资本品或高技术品所占的比例衡量贸易结构。研究发现:贸易结构的变化显著影响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但主要体现为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增加,对发明专利的影响则不显著,并且这种贸易溢出的技术创新效应必须以国内技术吸收能力的同步提升为条件。因此,贸易溢出可以促进技术创新,但最根本的技术创新——技术发明还必须依靠自主研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