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与预警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数民族地区在我国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区域,如果以民族自治地方作为标准来衡量,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比重高达63.75%,如果用接近于民族地区概念的西部作为衡量标准的话,其占国土总面积的比重还要高一些.在这样一个辽阔的区域内,生活着1.68亿各族人民,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已经超过了1亿人,约占我国总人口的9%.该区域内,近年来体现出了许多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方面,其中最显著的问题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均衡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雅红 《中国西部》2011,(15):122-122
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一,土地面积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34.5%。2000年,新疆、宁夏、青海、甘肃4省区内的少数民族人口已经达到了1728.2万,占西北总人口的32.1%。为此,研究西北民族地区的城市发展模式,探索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发展道路,研究民族地区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调适关系,  相似文献   

3.
渝东南民族地区包括黔江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是我市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该地区幅员面积1.70万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0.60%,现有总人口314万人,占全市的9.71%,常住人口246.92万人,占全市的8.77%,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183万人,占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2.7%。  相似文献   

4.
如何正确对待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关系到民族地区的未来。只有采取正确的态度和做法才能使民族地区走上又好又快的发展大道。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相信民族地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时期一定会越走越好。 一、民族地区发展的机遇(一)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毛泽东同志曾经讲过.“我们说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实际上是汉族‘人口众多’,少数民族‘地大物博’”。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全国民族自治地方面积达61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64.3%。民族地区的草原面积有45亿亩,占全国草原面积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5.
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经济》2006,(2):17-21
渝东南地区包括黔江区和石柱、彭水、酉阳、秀山4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北倚长江,东部和南部分别与鄂、湘、黔三省接壤,是重庆市苗族和土家族传统聚居地。该地区现有常住人口299.9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9.5%,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区域内人口的67%。幅员面积1.7万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0.6%。“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在市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经过渝东南五区县各级的共同努力,基础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6.
2008年上半年吉尔吉斯斯坦的工业产值为363亿索姆,同比增长6%。如果不计在库姆托尔金矿作业的企业,则产值为244亿索姆,增幅为1.4%。采矿业产值为6亿索姆,同比增长1.9%,在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为1.7%;加工业产值为289亿索姆,同比增长9.1%,在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为79.5%。  相似文献   

7.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据“五普”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少数民族人12为1.0643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41%。由于少数民族地区不同于汉族计划生育政策,因此,少数民族生育行为受生育文化的影响较大,尤其是人口数量较少的少数民族,其生育行为很大程度上受本民族生育文化的影响,从而影响着少数民族的生育率。分析珞巴族妇女的年龄别生育率和总和生育率的变动情况,来反映珞巴族生育文化的特点,也为国家更好地制定对少少民族的人口政策提供依据,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位于贵州省东南部的黔东南是一个以苗族、侗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州,人口420余万人,面积3.03万平方公里,占贵州省总面积的17.2%,山地面积占90%以上,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区,山林覆盖率达50%以上,是贵州省主要商品林区之一,下辖15县1市,其中7个为国家级贫困县,属经济欠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9.
以科技为支撑加快甘肃节水灌溉的发展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元忠 《发展》2008,(5):47-48
我国西北大部分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无灌溉即无农业,半干旱地区降雨量虽可以从事旱作农业,但由于降水少且季节分布不均,农业仍高度依赖于灌溉。目前,西北地区耕地总面积2.71亿亩,人均2.95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07亿亩,人均1.16亩,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40%。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中对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8年起,我国就选择了非均衡的经济发展 战略,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部分东部沿 海地区已达到了后起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但大部分西部地区起色不大,地区差距问题已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60%以上的西部地区,其大部分是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这样,我国的地区差距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差距问题。对于这一问题,从党中央国务院,到各级地方党政部门,以至于理论工作者,都是十分重视的,也在多方探索缩小差距、实现协调发展的对策,在借鉴中外经验的基础上,大家普遍认为.建立规范的财…  相似文献   

11.
土地整理潜力与效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土地整理的背景与现状。1.1 土地整理的背景.我国近65%的人口生活在农村,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人口大国,农业是中华民族的立命之本,因此保有一定数量和相当质量的耕地对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很重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这一重要的生产资料正在迅速的减少,耕地保护已经成为我国一个战略性问题。从数量上分析,我国耕地的总面积为19.51亿亩,人均耕地1.59亩,为世界人均的43%,其中有7个省级地区人均耕地不足1亩,有400多个县人均耕地不足0.5亩;从质量上看,我国的耕地总体质量水平低,大量的耕地属于中低产田,而优质高产田较少,其中有灌溉设施和水源保证的耕地只占耕地总面积的39.8%;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大国,除汉族外,有55个少数民族.据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全国有少数民族9120.03万人,占总人口的8.04%;其中78%的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在西部地区,特别是山区、牧区和边远山区,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建国后,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到1989年底,全国共建立了726个民族自治地方,民族自治区总面积619.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64.5%;民族自治地区总人口15060.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5%.……  相似文献   

13.
据有关部门透露,“九五”期间,我国国有部门的投资规模将达到9万亿元人民币左右,其中有5.1万亿元投入到七大重点产业。第一产业.投资比重(指占国有部门总投资的比重,下同)提高到3.1%左右.投资规模2800亿元·其中·其中2000亿元是水利投资。能源工业,投资将突破20000亿元,投资比重达25%,相当于近10年的投资规模。交通运输业,投资规模11348亿元·投资比重接近14%,比“七五”期间和“八五”前三年(1991~1993年)分别提高3个和1个百分点。石化工业,投资规模为4600亿元.投资比重达到5.4%.“九五”期间石化工业的投资要…  相似文献   

14.
和谐临夏     
《发展》2006,(10):F0003-F0003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中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带,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高寒阴湿地区、干旱山区和川塬地区大体各占三分之一。自治州成立于1956年11月,现辖7县1市、129个乡镇(街道办)、1149个行政村,其中有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两个民族自治县。2005年底,全州总人口195.0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10.87万人.占56.83%。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教派门宦多、宗教活动场所多、教职人员多、信教群众多是其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5.
加快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渝东南民族地区包括黔江、石柱、彭水、酉阳、秀山五个区县,地处云贵高原边缘武陵山腹地和长江重要支流乌江流域,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其幅员面积占全市的1/5,人口占全市的1/10;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8%,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97%,是一个特色鲜明且相对独立的经济板块,  相似文献   

16.
李钢 《改革与开放》2009,(10):25-26
德国不仅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国.而且也是一个农业强国。德国农村地区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29%.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12%.农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9%。德国的农业生产效率较高.主要农产品自给率超过90%.是欧盟国家中仅次于法国和意大利的第三大农产品生产国。多年来,在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框架指导下.德国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极具特色且富有成效的农村改革发展战略.对我国进行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东部(以下简称蒙东)包括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和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两个计划单列市,东邻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南接河北省,北与俄罗斯、蒙古交界。总面积66.5万平方公里,占全区的56.2%;总人口1279.6万人,占全区的53.6%,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27.9万人,占全区的83%。加快蒙东发展.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繁荣民族地区经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2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这是国务院首批地区性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规划》要求,到2015年,把甘肃建成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有54个少数民族成分、24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民族地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40%,所以,发展甘肃民族地区循环经济,对推进甘肃循环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郭妍 《发展》2002,(4):50-51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甘肃经贸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甘肃省作为一个民族自治地方人口占总人口十分之一强的西部省份,如何以大开发为契机,推动民族地区和其他地区共同进步,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对此,我们认为,应该抓住民族贸易这个关键,纲举目张,实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全方位发展。民族贸易的重要意义(一)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贸易发展和经济发展,对全省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截至2000年底,甘肃省少数民族自治地方人口已达311.62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74.33万…  相似文献   

20.
据海关统计,今年1—5月,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1162.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49%,其中,进口589.9亿美元,增长39.9%,占全国外贸进1:3的比重达到27.3%,出1:3572.6亿美元,增长60.4%,占全国外贸出口的比重为27.6%。前五个月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速比全国外贸进口增速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