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8 毫秒
1.
2014年新职工薪酬会计准则的颁布,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职工薪酬会计的可持续发展,契合了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本文首先分析了新职工薪酬会计准则修订的背景,论述了职工薪酬准则的六大变化,并在此基础之上,阐述了职工薪酬准则修订对报表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黄春华 《企业导报》2011,(22):84-85
新会计准则增加了《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的内容,全新的职工薪酬核算对企业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文章就对新会计准则的职工薪酬要点进行了阐述,并且分析了与原来会计准则的区别,此外,更是对新会计准职工薪酬核算对企业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职工薪酬审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对职工薪酬的确认、会计处理等问题的规定,从审计角度提出了注意识别企业管理当局在职工薪酬上进行盈余管理的问题,以规范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对职工薪酬的确认、会计处理等问题的规定,从审计角度提出了注意识别企业管理当局在职工薪酬上进行盈余管理的问题,以规范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5.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一职工薪酬》对职工薪酬的范围、确认和计量、披露作了详细的规定。随着企业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企业形式和劳动关系日趋多样化,只有全面理解职工薪酬,才能正确运用职工薪酬进行完整的人工成本核算。  相似文献   

6.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一职工薪酬》对职工薪酬的范围、确认和计量、披露作了详细的规定。随着企业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企业形式和劳动关系日趋多样化,只有全面理解职工薪酬,才能正确运用职工薪酬进行完整的人工成本核算。  相似文献   

7.
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以下简称“新准则”)中对职工薪酬进行了重新界定,明确了职工薪酬的概念和范围。  相似文献   

8.
新会计准则下职工薪酬福利会计处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会计准则对职工薪酬福利的概念进行了重大的改变。大大扩展了职工薪酬的外延,并对其会计确认和核算有详尽的规定.本文探讨了在新会计准则下职工薪酬福利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9.
利用2007-2011年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职工特征和薪酬信息,研究在中国特有工资制度下职工特征如何影响企业薪酬支付。研究发现:企业支付给高学历职工更高薪酬,给予不同岗位职工不同的薪酬待遇;国有产权和垄断强化了学历的工资效应,并使岗位价值贡献与薪酬支付出现错配;在岗位业绩无法准确衡量的情况下,学历对岗位薪酬有交互作用。结论表明,相对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错配了学历与岗位薪酬。研究从企业层面提供的有关教育工资效应的经验证据是对宏观或个人层面文献的有益补充,也拓展了普通职工薪酬类文献,有助于理解职工教育特征在职工薪酬支付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规范了对职工薪酬的确认、计量等问题。该准则虽然与国际会计准则逐步趋同,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职工薪酬的核算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准确、全面、及时的进行职工薪酬核算,就需要对现行该准则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本文针对财政部草拟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修订)(征求意见稿)》,对其中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完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职工薪酬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人工成本,是企业成本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都对职工薪酬的范围和金额作出了相关规定。本文论述了职工薪酬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并指出对差异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简称《职工薪酬准则》)及其应用指南从广义的角度规范了职工薪酬核算的范围,规定了职工薪酬的确认、计量和披露。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简称"农发行")现行的职工薪酬核算与之相比照有较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职工薪酬理念  相似文献   

13.
一、职工薪酬的计量 (一)货币性职工薪酬的计量在职工为企业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企业应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将应确认的职工薪酬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为应付职工薪酬。对于货币性职工薪酬,在确定应付职工薪酬和应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薪酬金额时,企业应区分两种情况:一是具有明确计提标准的货币性薪酬,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计提标准,计量企业承担的职工薪酬义务和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薪酬。对于“五金一险”,企业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标准,计量应付职工薪酬义务和应计入成本费用的薪酬金额。对于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企业应按财务规则等相关规定,分别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2%和1.5%的计提标准,计量应付职工薪酬义务金额和应计人成本费用的薪酬金额;  相似文献   

14.
一、职工薪酬的计量(一)货币性职工薪酬的计量在职工为企业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企业应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将应确认的职工薪酬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为应付职工薪酬。对于货币性职工薪酬,在确定应付职工薪酬和应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薪酬金额时,企业应区分两种情况:一是具有明确计提标准的货币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中职工薪酬准则的制定背景,与原规定相比新职工薪酬准则的特点,分析了该准则对我国企业产品出口和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最后建议依据新职工薪酬准则修订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相关附表。  相似文献   

16.
使用中国上市公司2002-2009年的数据,本文对职工薪酬的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发现,上市公司职工薪酬近年来总体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公司规模和会计业绩是决定职工薪酬的重要因素。不同于以往的研究,本文的证据表明,在控制企业固定效应后,国有企业的职工薪酬并不显著更高。此外,我们还发现,近年来高管和职工的薪酬差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自《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出台后,明确了职工薪酬的概念、内涵和八项核算内容,其中非货币性福利是职工薪酬中的一项主要核算内容之一。职工薪酬的核算与应付工资的核算在内容上、范围都有较大的差异,特别是职工薪酬中非货币性福利核算与应付工资的核算差异更大。本文运用实例简要阐述了职工薪酬中非货币性福利的计量和账务处理。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规范职工薪酬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我国财政部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并联系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于2006年2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以下简称《职工薪酬》),对职工薪酬提出了明确的概念和确认原则,系统地规范了薪酬的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使我国会计体系与国际趋同向前迈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9.
《财会月刊》2007,(1):14-15
一、职工薪酬的范围 本准则将企业因获得职工提供服务而给予职工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对价,全部纳入职工薪酬的范围。由《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规范的对职工的股份支付,也属于职工薪酬。  相似文献   

20.
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简称"职工薪酬准则"),以及2007年财政部发布施行的《企业财务通则》,对现行的应付福利费处理做出了新的规范。职工薪酬准则改变了以前按工资总额14%计提职工福利费的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