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先向大家表示感谢,我非常荣幸有这样一个机会和非常优秀的企业领导人来进行沟通和交流。我本来想我们可以探讨的议题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如何把中国的企业建成世界级的企业,但是听了你们的演讲,我想这个题目,各位老总的想法都已经远远超前了,换句话说,大家可能已经听厌了这样一个题目,尤其是从来自西方人的口中。恭喜各位,你  相似文献   

2.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各位朋友,下午好! 我今天要向大家报告的题目是《房地产开发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中英房地产政策比较》。我是在英国工作的中国人,今天非常荣幸有机会来到这里向大家汇报一下我研究的结果。特别感谢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  相似文献   

3.
各位来自中央政府的,来自四川省、成都市的各位非常感谢大家给我这次机会参加第一届的西部论坛,我想首先代表神户制钢所以及我们所有的下属集团公司表达一种感情。我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不仅参加这次论坛,同时大家也给找机会在这欢论坛上发表演讲。  相似文献   

4.
《楼市》2004,(8)
非常感谢今天到会的各位专家、开发商和媒体。很感激大家给我们提了这么多宝贵的意见,确实为我们如何把下沙这个副城建设好打开了广阔的思路。而且,大家的发言不仅仅局限在房地产的开发,对整个下沙城的建设都提出了很好的思路。下面,我想着重谈三点个人想法,希望与大家探讨。一、定位的问题在各位的发言中,大家都隐约有一个共同的考虑,下沙今后到底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城区。在大的三大定位下,我们管委会应该有一些小的定位考虑。我个人认为可以分这样几个层次来探讨。首先,下沙应该是一个有文化的新型城市副中心。无论我们之前做开发区也好,做产业也好,还是现在我们做城市也好,这个区域必须有它特定的文化。  相似文献   

5.
尊敬的赵理事长、唐市长、各位来自海峡两岸城市规划界的前辈与师长、各位贵宾、各位女士先生:大家早上好、早安!非常高兴能够来到武汉参加"海峡两岸城市发展研讨会",看到多位尊敬的前辈、熟识的师长及老朋友,更是感到格外的亲切与快乐。首先我要借这个机会代表我们都市计划学会感谢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的热忱接待以及精心策划了这次的研讨  相似文献   

6.
《商品储运与养护》2006,28(4):23-26
当沈会长来到我们公司,把会议的邀请交给我和我们的老板,我们都觉得这个座谈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座谈会,也感觉仓储协会在这个问题上,在关注于创新企业实际运作上的热点问题,确实在起着积极推进的作用,所以作为普洛斯来说非常愿意参与,也非常感谢仓储协会能够创造这样一个机会,主管的领导和企业,不管在这个行业当中做前端、后端、整合的,大家有机会坐在一起探讨一下、沟通一下。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是不是对普洛斯这个企业有的有所耳闻,首先介绍一下我们公司是什么样的企业。  相似文献   

7.
徐水波:非常高兴今天下午有机会邀请五位业界专家跟我们一起讨论"仓—运—配"整个产业链效率提升的相关问题。首先非常感谢大家,今天是我参加这么多次大型会议以来,第一次开到这个时间还有这么多人在场的,我想借这个机会提一个小小的请求.希望借大家的两只手给你们自己鼓个掌,我也希望我们邀请各位嘉宾上来的时候,用你们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上场。  相似文献   

8.
周海龙 《经营者》2009,(21):48-49
“这个行业不可能让你赚快钱,面向儿童大家都得明白,我们要对儿童负责任。如果是这样的话,在这个领域里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必须要有非常强的耐力,以及为了一个长远目标绝不妥协的勇气。”  相似文献   

9.
《新前程》2009,(2):9-9
你失去了工作,寻找新的工作又比较困难,如果一个研究生学位对你的工作很重要,失业就为你打开了一扇机会之门。假如你从事金融工作已有10年,并且希望呆在这个行业,那么这个行业还要有一段时间才能恢复,足以让你获得研究生学位。  相似文献   

10.
杜兰库 《电子财会》2010,(1):9-10,23
各位老领导,各位同仁:受王会长.安会长的邀请,希望我在这次会上作一个专题发言,我想了想,还是向大家介绍一下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情况,和大家交流财务管理的体会比较合适,我的讲话分以下几个部分:一是介绍集团公司第一次腾飞取得的成绩,二是集团公司二次腾飞的战略目标。三是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战略,四是几年来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我们所做的工作,五是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与会嘉宾: 我非常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作为研究者向各位简要汇报一下我对于面对"十二五"财政政策和财税改革这方面的一些看法.在谈自己的看法之前我有一个愿望,我想在座的各位可以在我发言的同时把你们最关心的问题写成纸条递给我,这样我可以有针对性地回应大家关心的事情.另外,时间是从现在开始到11:30,最晚不超过11:40,后面的时间我争取得到大家一些口头方面的提问,我们可以有一个讨论互动.  相似文献   

12.
《中外企业文化》2007,(9):77-80
核心问题:如何让自己尽快地树立自信,不再让自卑心理作怪呢? 当事人档案:原一丹,女,32岁,从业一个月时间的新人。 问题陈述:一个月前,在朋友的极力说服下,我加入了现在的保险公司,进入了保险行业。这个选择是我以前想都没想过的,因为对于保险行业的印象一直不是很好,对于保险代理人的工作方式我也不太感兴趣,总觉得这应该是心理承受能力特别强的人做的工作,对自己从事这份事业一点信心也没有。之所以进入现在的公司,一是看到朋友确实有了很大的改变,不论是经济上还是精神面貌上;二是抱着试试的态度;三是那时我刚刚辞去一份工作,正在待业。经过一个月的展业,觉得自己有一个瓶颈始终突破不了——自卑心理。我现在虽然已经成为一名保险代理人,但是始终摆脱不了自己以前对于保险行业的印象,甚至有时将客户约出来,都不敢说出自己加入了这个行业,怕别人打击我,瞧不起我。我现在特别困惑,一定是自己不适合在这个行业里做,现在真想退出了。在此,想通过《保险文化》咨询各位专家,我这种情况到底应该怎么做?我这种性格是否适合从事这份工作?希望专家能给我指点迷津,多谢指教![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企业科协》2006,(10):16-19,15
各位与会专家、同志们,早上好!科协年会要讲话是很难的,因为既有顶级的专家,也有很多青年同志,大家从事的专业不一样,所以半年以前邓楠同志跟我约要讲一讲,我想还是围绕我们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最近国家制定的自主创新战略谈一些我个人的粗浅意见。  相似文献   

14.
被这个行业塑造出来俞翠薇不知道自己是否最适合现在所从事的行业,“但这绝对不是我最喜爱的行业,我喜欢传播,希望自己能像记者一样用文字改变人们的思想,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只改变人们的生活。就像欧洲一些国家一样,国王掌握的是军队,而教会掌握的是人的思想,我们很难说他们谁是赢家,但教会的工作似乎更有深度。”俞翠薇仍在不厌其烦地从事着这个相比之下“没有深度”的工作,即便给俞翠薇一个再次选择的机会,也许俞翠薇还是会选择去“改变人的生活”。因为今天的俞翠薇就是被这个行  相似文献   

15.
本是新加坡Robert Khan & Co Pte公司的一个估价小组回顾他们在缅甸仰光估价的一篇章,章很新,是登载在该公司2006年2月的简报上。该公司的老板简先生(即Robert Khan)和我有一面之交,经常会把他们公司的简报和一些物业拍卖的信息发给我,我看了这篇章觉得有价值,就让我的学生徐斌估价师翻译出来和大家共享。我向本刊读推介这篇章,是希望我们的估价师能了解在国外存在的估价业务机会,并且能对在国外从事估价业务有一个粗略的感性认识。同时大家也可以注意到:国外的同行也在盯着中国的市场,这也是最近几年我经常提醒各位注意的事情。当然,国外同行进入中国,既是挑战又是机遇,问题在于我们是否有所准备、有所应对。[编按]  相似文献   

16.
《中国总会计师》2010,(12):43-48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与会嘉宾: 我非常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作为研究者向各位简要汇报一下我对于面对"十二五",财政政策和财税改革这方面的一些看法。在谈自己的看法之前我有一个愿望,我想在座的各位可以在我发言的同时把你们最关心的问题写成纸条递给我,这样我可以有针对性地回应大家关心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核心问题:对于人脉较少的新人,将如何去定位今后稳定的客户群? 当事人档案:李艳宏,女,大学毕业生,现为深圳某保险公司的营销新人。 问题陈述:我是一名参加工作2年的女大学生,以前在一家媒体里从事设计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被增员到现在这家公司做保险。来到保险行业后,我的主管首先让我们定位自己的客户群,要求我们根据自己的特长与年龄去寻找长远的客户群,这无疑有利于我们今后的发展。比如有小孩子的最好去卖少儿险,以前做过医生的最好去卖健康险等等,可我想来想去也找不出一个好的方法。我以前换过两个单位,但是每次认识的人都局限于设计师,可以说人脉很少,我知道我这样的人做保险没有什么优势,但是我觉得这个行业确实比较具有挑战性,我决定在这个行业立足,去挑战自己。这里我想请教一下各位专家,像我这样人脉较少的营销新人,应该从哪里去找突破口,将怎样去定位自己的客户群?或者说你们在刚涉足保险行业是如何度过人脉不足的困境的?多谢指教![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商品储运与养护》2006,28(4):10-11
第一是很高兴来参加这个会,第二,也非常感谢仓储协会给我这个机会。刚才听了大家的发言以后,我确实感觉仓储的问题,比我过去想的要复杂得多,我们的很多政策在针对性方面还有很多具体的深化的必要。下面针对大家提的问题,结合我掌握的政策,谈点想法。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尊敬的领导,各位现场的嘉宾、企业家代表们,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我们又一次欢聚一堂,共同延续我们聚会的碰撞,我相信今天上午的论坛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今天下午我们还是希望沿着各位企业家不断发展和成长壮大的足迹,一同来回望我们中国的企业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几个关键点,我想这几个关键点也是我们这次峰会的的主题词,那就是创业、创新、创品牌,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源部如何成为企业战略发展的伙伴,一方面我要介绍德国汉高公司的一些情况,另一方面是我个人从事这个行业的体会,希望跟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