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陈丽君  石群 《商场现代化》2006,(11Z):235-237
在农业旅游开发建设的初级阶段,政府主导、规范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农家乐”服务中心正是地方政府实现主导发展、规范管理的有效模式。拳文主要以浙江省为例调查分析了“农家乐”服务中心的特点、意义以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实现农业旅游自主发展的合作社模式。  相似文献   

2.
陈丽君  石群 《商场现代化》2006,(32):235-237
在农业旅游开发建设的初级阶段,政府主导、规范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农家乐”服务中心正是地方政府实现主导发展、规范管理的有效模式。本文主要以浙江省为例调查分析了“农家乐”服务中心的特点、意义以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实现农业旅游自主发展的合作社模式。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为中俄农业和食品工业合作带来新的机遇。中俄农业和食品工业合作成为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新热点,同时也使中俄两国经贸合作面临新的挑战。中俄农业和食品工业合作有着内部资源、外部环境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从长远看,中国应抓住俄罗斯“入世”的契机,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发展大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使双方的农业和食品工业合作达到新战略高度。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们云浮市工商局积极探索农业合同管理新办法,规范农业合同履约行为,使全市合同农业走上规范、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呈现出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双赢”局面。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5.
《农机市场》2008,(10):9-10
9月16日至22日,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走访了我国“中原地区”六个省的50个农业县市区,洽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这是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坚持服务企业、服务行业、服务政府和服务“三农”的宗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注重“社会化”运作极其重大的举措。  相似文献   

6.
中国历来把东盟作为对外农业投资的重点区域。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农业投资近年来保持在一个较稳定的水平,投资比例大,投资的企业数量逐年增长。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农业投资面临的优势有:东盟国家农业资源丰富,东盟国家政治和法律环境较为稳定;面临的劣势有:东盟国家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面临的机会有:“一带一路”倡议等的助推作用,东盟经济飞速发展;面临的威胁有:新冠疫情的影响,金融市场风险带来结算困难。为此,中国应加大对东盟国家的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双方应深入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农业合作;中国应充分利用政策优势抵御金融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7.
新农业力量     
《商务周刊》2010,(3):10-10
经济学上有个概念叫“刘易斯拐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后再也没有富余劳动力了。近几年,由于“民工荒”的出现,该概念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所谓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这些给人希望的话却尚未产生实际效果。现在,由于“新农业力量”的存在,中国终于迎来了农业边际生产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2004年以来,云南省马龙县农业局深入组织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和“群星文明”创建工程,使全局干部职工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有效推动了全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
李树武 《商场现代化》2007,(8X):249-250
乡镇企业是我国徒村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对于徒业发展、徒村建设和徒民增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战略的大背景下,乡镇企业的作用依然不容忽视。“工业反哺农业”战略,给乡镇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0.
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于农业生产活动的结果,也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重庆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新农村建设面临资源禀赋差、农村面积广、产业支撑弱、农民增收难、劳动力素质低等现实问题,加快重庆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有助干带动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是新时期重庆“三农”工作中具有方向性、全局性的大事,对建设现代农业具有重大战略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农业发展步入新的阶段,如何抓住世界发展的机遇,加快中国农业“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步伐,则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中国与塞尔维亚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和友好的经贸关系,农用资源具有多样性和互补性。本文通过分析塞尔维亚的农业科技发展状况,指出加强中塞两国农业领域的科技合作具有广泛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商业企业》2007,(4):31-33
2004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上海郊区调研时指出:发展“农家乐”旅游前途无量。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是对上海郊区农业旅游已取得成绩的肯定,更是对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对未来推进和深化农业旅游.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上海在全国率先解决“三农”问题的殷切期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2月23日,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以及中共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2010年及“十一五”农机化成绩经验,深入分析当前农机化发展形势,研究“十二五”农机化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贸导刊》2011,(12):20-21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粮食连年丰收,“菜篮子”产品产量稳步增加,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改善,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较好基础。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实现“双增长”,土地沙化加剧态势得到遏制,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明显进展,林产品生产和贸易迅速发展。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  相似文献   

15.
在“互联网+”背景下发展绿色农业电子商务是绿色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要对绿色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进行探究,实现我国绿色农业经济的均衡化、全方位发展,提升我国农业的健康、绿色水平。文章主要对“互联网+”背景下绿色农业的新发展、绿色农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紧迫性、发展机会与威胁以及发展的有效举措进行了研究,以期我国绿色农业电子商务得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6.
《致富天地》2006,(6):4-5
农业部4月初在武汉召开全国农业政策法规工作会议,研究落实2006年农业政策法规工作。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在会上指出,“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夯实农业政策法规工作基础的机遇时期。农业政策法规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加快“三农”理论创新,加强农业政策指导,完善农业法律法规体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闫永增 《商场现代化》2005,(8X):251-252
“穷棒子社”是由河北唐山遵化县第十区西储村村民王国藩创办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当时被毛泽东喻为“整个国家的形象”,它对唐山乃至全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对今天唐山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是新时期党中央抓住历史机遇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实现国家和平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有效推动农产品贸易,把农业对外开放推向新阶段的重大举措,对拓展我国农业发展空间,缓解我国农业生产资源短缺,提高粮食安全水平,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洪磊 《商场现代化》2006,(6Z):204-205
向工业倾斜的发展战略是我国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和严重的“三农”问题形成的根源。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抛弃向工业倾斜的战略,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战略。  相似文献   

20.
所谓循环农业,指的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农业发展模式,这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模式。相对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农业增长模式来说,是一个根本性的变革。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