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保理:我国银行亟待拓展的领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3月南京爱立信凑足巨资提前偿还交通银行南京分行的贷款,转向花旗银行上海分行贷款.导致南京爱立信"倒戈"的直接原因是交通银行不能提供"无追索权的应收账款转让"业务.  相似文献   

2.
张兆茹 《经济论坛》2002,(23):37-37
在我国加入WTO三个月的时候,南京爱立信凑足巨资,提前偿还19.9亿元交通银行南京分行的贷款,转向花旗银行上海分行开户、签订贷款合同。导致南京爱立信“倒戈”的起因,是中资银行不能提供“无追索权的应收账款转让”业务。南京爱立信是产销率达100%的优质企业,它的倒戈,使交通银行失去了爱立信以及与其往来的一大批优质客户。更让人担心的是“倒戈”事件引发了跟风行为,南京夏普公司也已经“淘汰”了部分中资银行。“倒戈”事件用事实再一次提醒我们:外资银行正在大陆抢夺优质客户。外资银行随着入世全面进入我国市场后,…  相似文献   

3.
首先,多数大型外资银行已经经历了成熟市场近百年的锤炼,在业务品种上日趋完善,因此以新业务品种作为突破口成为外资银行的重点策略。南京爱立信即为其中突出案例。南京爱立信曾与交通银行南京分行有着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但从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推出了“无追索权应收账款转让”的新业务品种后,这种稳定关系被迅速打破,客户转向外资银行。很明显,外资银行对于国内客户的新业务品种在国外已经司空见惯,所以他们的新品种能很快为跨国公司所  相似文献   

4.
现有文献对国际保理法律性质的研究,难以使我们准确地对具有综合性金融服务特点的国际保理进行法律定性。而从当事人选择保理业务的种类着手对其法律性质进行研究,有利于当事人权利和义务关系的认定和当事人的法律责的划分。根据保理商向供货商提供贷款、预付款、管理与应收账款有关的帐户和代收应收账款、拖欠提供坏账担保,国际保理分别具有应收账款质押性质、债权转让性质、代理和债的保证性质。  相似文献   

5.
按照经营主体的不同,保理行业可分为银行保理和商业保理两个部分.在我国大陆银行保理并不太愿意为最需要保理服务的中小企业提供保理融资服务,而更愿意为风险程度低、管理比较规范的大企业开展保理服务,中小型企业在银行保理中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这为商业保理公司差异化竞争带来巨大的商业机会.因此,商业保理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融资方式,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应收账款转让是商业保理业务的核心,本文从债权转让约定禁止和应收账款双重转让两个角度,较为详细分析应收转款转让在保理业务中面临的问题及风险.应尽快完善我国商业保理法律法规,为商业保理创建良好的外部运行环境,促进商业保理业务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国际保理法律机制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利剑 《经济经纬》2005,(5):154-156
我国办理国际保理的规模尚小。国际保理业务的一些通行做法与我国国内法律环境“不兼容”是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笔者在探究了由我国《合同法》确立的商事债权让与制度的基础上,分析以此制度作为我国国际保理的法律规范不能完全适应保理实务和国际惯例的要求。其中对未来发生应收账款债权转让的效力、禁转约定的抗辩、隐蔽性保理在我国法律体系下所遭遇的不适及就应收账转让引起的权利冲突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立法修正原则。  相似文献   

7.
从四川长虹的应收账款管理看国际保理业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维  黄治纲  杨茵 《经济师》2004,(5):19-19
文章通过国际保理业务能在提高企业的销售能力的同时强化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 ,化解应收账款风险 ,实现国际贸易中的出口商、进口商 ,以及保理商之间的“三赢”。  相似文献   

8.
王艳龙  叶婷 《时代经贸》2014,(2):142-143
金融资产转移包括应收票据背书转让、应收票据贴现、应收账款保理、商业银行贷款转让、附回购协议的证券类资产转让、签订期权的证券类资产转让以及金融资产证券化等多种类型。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分为终止确认、继续涉入和继续确认三种情形,每种情形下的计量并不相同,其中继续涉入情形最为复杂。  相似文献   

9.
殷骏 《江南论坛》2003,(1):44-45
保理业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结算方式,在国外已有相当的发展,而在我国基本上是一项空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保理业务具有很强的捆绑效应,这些是国外银行登陆国内金融市场后选择保理业务作为突破口的重要原因。而且在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努力寻找新的经营增长点之际,保理业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中间业务品种必将具有美好的前景。(一)什么是保理业务保理业务(Factoring)又称保付代理或承购应收账款业务。它是指保理商(通常是银行)从卖方手中购进以买方为债务人的应收账款,并提供贸易融资服务、债务人资信评估、销售分户账管理、信…  相似文献   

10.
应收账款保理能有效规避应收账款所带来的风险的同时,可以迅速低成本地筹集资金,开辟企业融资的新渠道。应收账款保理业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资金需求压力,加速企业资金周转速度,为产品适销对路、货款回笼周期较长的中小企业扩大规模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1.
周燕 《经济与管理》2004,18(5):89-90
保理业务是基于债权债务转移而发生的一系列金融业务,故保理商(保理银行)在受让申请人应收账款的合法性、有效性等方面面临一系列有待探讨的问题,本文仅就保理银行开展保理业务面临的主要法律风险和防范法律风险的对策进行初步探讨,并就我国保理制度建设的规范化和法律化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12.
保理业务在我国的运作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新娥  赵新萍 《经济师》2005,(10):244-244,26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商业信用的普遍推广和运用,保理业务成为一项集贸易融资、商业资信调查、应收账款管理及信用风险担保于一体的新兴综合性金融服务。文章通过对我国保理业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发展我国保理业务的一些可行性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龙晖 《经济师》2004,(7):223-223
保理又称保付代理 ,是一项集贸易融资、商业资信调查、应收账款管理及信用风险担保于一体的新兴综合性金融服务。我国近年来各商业银行竞争日益激烈 ,盈利空间越来越小 ,发展保理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必不可少的中间的业务。文章就商业银行发展保理业务的必要性和经营方式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国际保理业务的运作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保理是为国际贸易D/A、O/A方式提供的一种集财务管理、应收账款收取、信用风险担保和贸易资金融资通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文章主要分析了国际保理业务的运作方式及其在国际贸易的作用,希望国际保理业务可以在我国获得快速发展,成为推动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企业要想抢占商机,扩大销售,必然采用赊销。但目前赊销形成的数额巨大的应收账款面临着失控的危险。应收账款失控的原因很多,要想从根本上遏制应收账款失控,一方面国家应加大企业信用方面的立法与执法力度,加快我国信用中介机构的建设,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公开公示制度,大力开展应收账款保理业务;另一方面企业应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出口企业发展国际保理业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丽琴 《现代财经》2006,26(8):69-72
国际保理作为一项能够提供风险担保与资金融通的综合性国际结算业务,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很快。联合国为应收账款立法,以便推动保理业务的正规发展。随着对外贸易总量的迅猛增长,我国的国际保理业务发展前景广阔。从市场发展趋势、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等角度分析我国广泛运用国际保理的业务现状,并就如何发展这一业务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孙虹 《当代经济》2007,(20):46-47
近几年,随着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快速发展,国内保理业务作为新兴的应收账款融资方式迅速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工具.商业银行在开展保理业务时既要积极创新又要注意国内保理业务所涉及的法律风险并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 保理公司是专门负责应收账款管理的金融机构。如果保理商选择购买一个企业的应收账款,它将按应收账款发票面值的一定折扣预先支付给企业一定的资金。@近来有些文献试图检验企业保理决策背后的动机:Mian&Mian提供了一个综合的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19.
中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效益影响及提升的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加入WTO后 ,外资银行必然以其发达的表外业务与我国落后的表外业务竞争 ,近期花旗银行的一项保理业务就令爱立信倒戈。因此 ,有必要对我国表外业务发展的现状和效益影响及制度创新进行研究 ,走金融创新之路 ,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利润增长方式的转换 ,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和风险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市场化、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融资渠道的正确选择对企业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保理业务作为一种有效的融资方式,在促进企业发展与改革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我国企业的现状对企业开展应收账款保理业务的途径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