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5 毫秒
1.
《中外管理》2003,(12):90-95
2003年,美国两位管理学者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与西方传统完全相反的卓越领导模式。当西方“第五级经理人”开始追寻东方性格特质时,历经20年发展的中国企业家是否也到了自我革命的阶段?中国企业家完成角色转变与中国企业的持续发展是什么关系?又需要什么样的素质?  相似文献   

2.
如何拓展海外品牌的建设,这个非常重要。就像我们把筷子卖给西方人一样,现在我们虽然说卖窗帘,你不知道人家要什么,所以你卖的东西不可能赚钱。我们在海外做品牌,有两个方面要做,一个是企业的品牌,一个是产品的品牌。企业的品牌要注重的是品质上的东西,和产品的品牌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注重的是企业的诚信,也许我们中国的企业在海外的诚信做的很好,但是别人不都是这么认为的。所以,我们浙江有很多的商人在海外做的很好,我记得有一个打火机厂做的非常好。  相似文献   

3.
李靖 《中外管理》2014,(2):64-64
斯诺登事件之后,美国企业开始前所未有地重视信息安全。2014年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美国客户对信息的安全性有了更多顾虑。与IT行业有关的企业都要面临数据安全性的拷问。客户的这种顾虑,来自2013年的斯诺登事件。因为有国家机构参与监视项目,这让美国人非常敏感。总体而言,美国人失去了对IT企业保护他们隐私的信心,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相应的,美国企业也越来越关注自身信息的安全。解决这个问题,是整个IT行业未来的一个重点。从数据采集,到数据处理、应用、分析、产生报表等,整个过程的安全性都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4.
凡是对体育或是新闻传播稍加留意的人,都不会对姚明这个名字感到陌生。2002年,22岁的姚明来到NBA,开始了他的辉煌之旅。在姚明的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年轻的中国人不断进取、刻苦努力的精神,也看到了—个新时代运动员的聪明与自我管理能力,更重要的是,我们从姚明这两年的职业生涯中看到了高超的品牌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5.
作为企业的头儿要有善于把握大局的能力,在眼前一堆事情里你能不能找出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来,找出制约发展的根本问题来,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是否会对其他问题产生什么影响?这种很快抓住主要矛盾的能力是必须具备的。另一方面,要有一种对一件事一抓到底的韧劲,在中国企业里,往往是领导做出一个决策之后,在向下传达过程中都有衰减或偏差。如果你不能一直盯住,很多事你以为已经到位,下面往往还没开始干。我们的做法是:一件事从头到尾抓出一个模式来。然而再去“克隆”它,成功率非常高,这恐怕也是一种中国特色吧。虽然我是1万多人企业…  相似文献   

6.
(一)   据 2000年 5月 17日的《南方周末》报道:美国司法部判定将微软公司一分为二,将其分解为以视窗 WINDOWS为代表的操作系统和以 OFFICE和 IE为代表的应用软件公司。美国司法部对微软公司这个判决,在企业界引起轩然大波。在激烈的争论之余,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微软公司如何成长起来的,并形成如此大的企业规模以至于形成垄断。最终由司法部介入来支解微软公司,作为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又缔造了一个企业神话。   其实,在美国比微软公司实力雄厚、规模庞大的公司数目众多。据美国《财富》杂志对美国 500强企业的排名,可以看出来美国企业的实力。表 1是美国企业 500强前 20名的具体情况。   与美国 500强的巨型企业相比,中国企业的经营规模就显得小得多。表 2是中国打算进入“世界 500强”公司的年销售额。   通过以上中、美企业各自排名的比较分析:中国的企业不论是在生产规模还是企业资产总量都与国际先进大型企业有很大的差距。作为全球市场潜力最大的中国,应该有能力培育出我国自己的世界级企业。但是迄今为止,我们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叫得响的企业没有一家,这一切不让人深思吗?中国企业成长的缺陷是什么?究竟是什么因...  相似文献   

7.
李靖 《中外管理》2009,(7):26-27
2009年6月1日,“百年老店”通用汽车轰然倒地,开始了自己的破产保护之路。成为通用最大股东的奥巴马政府,所面临的是一个严峻的现实:没有了通用这面旗帜,美国企业该怎么办?而远在大洋彼岸,中国川企收购悍玛,起落之问,是否预示着中美两国企业新一轮较量的开始?收购悍马,是中国民企的“面子工程”,还是长远大计?我们能够从通用汽车的没落中吸取什么教训?为此,本刊记者与特约多位暇内外品牌专家一起,剖析通用倒下对我们的新启发。  相似文献   

8.
胡润这十年     
吴晓波 《中外管理》2008,(10):20-20
说到胡润,我常常会想起另外一个“四肢发达、长相英俊”的英国人——李约瑟。 据李约瑟观察,16世纪之前的中国是世界上科技最先进的国家。可是为何在其后停滞不前,居然成了一个备受欺辱的衰老帝国?这个“难题”改变了李约瑟的人生,他从一个生化学家成为了举世闻名的中国科学史专家。他在1954年出版了《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到去世前的1995年共出版了十七卷。在西方的学术世界,他与美国人费正清是研究中国问题两座让人仰止的高峰。  相似文献   

9.
从服务美国女性开始的雅诗兰黛,似乎也总能发现中国女性潜在的爱美之心,这要归功于雅诗兰黛人,陛化的家族管理方式以及高效的本土化团队,这个团队包括一个能够与总部进行顺畅沟通的领导人以及一群由雅诗兰黛家族培养的本土人才,让我们来看看他们如何协同完成雅诗兰黛家族在中国的渗透。  相似文献   

10.
王悦承  赵亮 《英才》2003,(2):67-70
天下胸怀与文化再造当我们将“经营人性”作为中国企业在21世纪的通行证时,我们实际上是想说明,只有在“人”的意义上,我们才能够对百年长周期的企业持续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道理很简单,西方企业在上两个世纪的振兴无非是对“商业人性”的释放,而今天中国企业对员工才能的开发,显然只有基于对中国人内在价值观与幸福感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收获成功。但是,坦率地讲,这并不容易。当我们从《水浒》中所倡导的江湖文  相似文献   

11.
我觉得,一家企业在人才方面可以找到好的人,在融资方面可以找到融资的管道,那他一定不是中小企业,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企业。但是一个企业从小慢慢开始成长,他可能要克服的就是这两个问题。台湾60年发展,前30年我们看到王永庆;后30年我们看到郭台铭。我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两个了不起的企业家如何把最有能力的人才聚集在身边。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企业界,前两年出现了令人忧愁、发人深思的民营企业“夭折”的现象,这个问题虽已过去两年了,但仍然值得我们继续思考。因为这个问题不只是民营企业的问题,也不只是中国企业的问题,而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国家的任何企业的问题,在美国、日本、在西方国家也每天有千百个企业诞生和千百个企业的倒下。 在中国曾经创造过“暴富”的商界神话的三株、巨人、飞龙等知名企业在一夜之间却倒下去了。就如同他们的崛起一样,没有任何征兆,如天上的流星,在繁星点缀的夜空划出一道美丽的、引人注目的弧线之后就消失了。之后,人们经过剖析…  相似文献   

13.
一个国有大企业像一个“大村落”,这个“村落”里有车间,也有医院、学校,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同吃“一锅饭”。改造这个村落,使其成为现代意义上的企业,是新形势下的新题目,鞍钢“精干主体、分离辅助”的改革就是对这一问题给出的新答案。自1995年初以来,鞍钢开始以分离辅助、精干主体、转机建制为突破口,全面推进鞍钢的总体改革,并取得了初步成果。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设计总体方案在正确分析了企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面临的形势及发展前途的基础上,我们确立了鞍钢1996~2000年企业改革的主要目标和实施企业总体改革的基本…  相似文献   

14.
经验的价值     
经验是一个大家十分熟悉但具体谈起来又是十分模糊的概念。有一位企业家讲“在中国,让一个有30年管理经验的人去管一个企业,就等于判处了这个企业的死刑!”这是在说按经验去管理企业不行。可另一种说法认为,企业在实行多角化战略的时候,许多企业失败的原因在于进入了陌生的领域,缺少经验,这似伞又是说管理离开经验不行。于是,什么是经验?管理需要什么样的经验?在市场竞争中经验有什么价值?就成为我们需要探讨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5.
当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开始对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东方古国产生兴趣的时候,这两个国家的人们也常常彼此好奇地对视。作为从印度来的作家,艾蓓见证了中国近十年来每一个举世瞩目的变化。并且从印度人的视角写下对中国的观察和体悟。  相似文献   

16.
现代企业制度源于西方。而现代西方的文化体系很大一部分源于基督教,于是就产生了这样一个现象,现代西方从基督教内在的文化理念到外化企业制度的形成是一条线。而中国企业目前所接受的“现代企业制度”来源于西方。但中国文化的源头却与基督教大相径庭。几千年下来.中国人的价值观越来越分散,很难统一在一起。这就给中国企业的文化建设带来了相当的困难,也容易进入误区。从2001年开始,中国重新掀起一股企业文化热.大凡有些实力的企业都提出要搞企业文化建设。于是出现了这样一些情形.  相似文献   

17.
多谈谈西方创投经验,对国内某些方面是有益的,或者我们可以从某些角度学习一下。我们公司是在美国硅谷成立的,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所拥有的更多的经验就是我们了解老外怎么看中国,怎么看美国,怎么看东南亚一些国家。从这几年我们在国内投资的企业来看,我们感觉最近多了一些好的消息,海外投资者投资中国企业的增多了。这对中国来说是很好的,对我们整个行业是很好的方向。1991年,投资者想投中国却不知道怎么投,这几年则出现了很多好的案子可以给我们同行作为借鉴,我们自己也投了,感觉很多国内企业是有机会在境内、境外上市的。从美国的经验来说,…  相似文献   

18.
资讯|动向     
《中国企业家》2008,315(9):18-18
五到十年的超前 该期《中国企业家》有两篇本来毫不相关的文章,其气脉居然隐隐相通。一篇是封面文章《蛇口基因》,另外一篇,是汇源集团副总裁毛天赐的《我眼中的“中国制造”》,这个有着地道中国名字的美国人,娓娓讲述了他眼中这20年来的中国。  相似文献   

19.
李立家 《活力》2010,(6):248-248
2010年4月3日晚上,央视《新闻联播》节目播出了这样一条新闻,河南的一辆出租车不慎落水.车里五名乘客危在旦夕。生死关头,岸上的好心市民、出租车司机、检察院干部,奋不顾身投身冰河,把被困乘客一一救出。而一名热心市民用手机拍摄营救落水者的全过程。当并不清晰的手机视频画面出现在《新闻联播》的荧屏上时,让人感到了一个权威传媒对这个热心的河南人手机拍新闻的认可。这引起了我们对草根记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世界市场份额中有相当一部分还是在美国和欧洲,亚洲发展起来之后要在别人的市场份额中“拿”走4%,这是相当惊人的一个数字。21世纪可能是中国人的世纪。我们作过一个统计,中国大陆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9年的30年当中,大陆因为各种原因到国外去出访的、办事的、创业的人加在一起,总共才28万人。然而2005年一年中,中国大陆出境的人员就达到3100万人!若干年后,当我们再回头来看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