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出口贸易持续增长,需求拉动型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增强;需求方视角的进口国制度环境必然对我国出口贸易效率和贸易不确定性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利用随机前沿模型,以中国2006~2014年在"一带一路"沿线61个国家的出口经验为样本,考察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出口效率水平,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环境对出口效率和贸易不确定性的边际效应。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出口效率均值为0.695;在市场规模较大、收入较低沿线国家的出口效率水平较高;积极同沿线国家达成区域贸易协定,并选择政府效率越高、民主程度较好、法律规则越规范的国家进行出口,这既有利于中国出口效率的提升,又有利于贸易不确定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2.
采用标准的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数据进行处理,并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来判断贸易便利化水平这一因素对中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大小。研究表明,贸易便利化能较大程度地影响中国制成品出口额,因此,中国应大力参与并推进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机制,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中国与"一路"沿线66个国家产品层面的数据,研究认为"一路"沿线国家为出口方、中国为进口方的贸易互补指数呈现出显著的地域特色,且资源密集型产品贸易的互补性最强。而以中国为出口方、"一路"沿线国家为进口方的贸易互补性指数则发现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品贸易的互补性最强。贸易互补性影响因素回归结果显示,资源禀赋差异是中国与"一路"国家贸易互补性的决定性因素,"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效率、贸易效率、科教水平、基础设施和宏观经济环境等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双边贸易的互补性,但这些因素发挥效果仍依赖于资源禀赋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中国与"一路"沿线66个国家产品层面的数据,研究认为"一路"沿线国家为出口方、中国为进口方的贸易互补指数呈现出显著的地域特色,且资源密集型产品贸易的互补性最强。而以中国为出口方、"一路"沿线国家为进口方的贸易互补性指数则发现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品贸易的互补性最强。贸易互补性影响因素回归结果显示,资源禀赋差异是中国与"一路"国家贸易互补性的决定性因素,"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效率、贸易效率、科教水平、基础设施和宏观经济环境等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双边贸易的互补性,但这些因素发挥效果仍依赖于资源禀赋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UN Comtrade数据库分别从产品域和市场域视角对2000~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竞争关系进行了测度。产品域层面的测算结果表明,中国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但其贸易竞争力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中国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上的贸易竞争力不断增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竞争性较低。市场域层面的测算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主要沿线国家在全球市场的出口相似度高于美国市场,且出口相似度在美国和全球市场均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文章基于Porter的"钻石模型"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竞争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产品域视角下生产要素、需求条件、关联产业和企业战略对产品的竞争优势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影响;市场域视角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要素禀赋和FDI与两国间的出口相似度负相关,而技术水平、市场规模和金融发展水平对其贸易竞争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UN Comtrade数据库分别从产品域和市场域视角对2000~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竞争关系进行了测度。产品域层面的测算结果表明,中国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但其贸易竞争力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中国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上的贸易竞争力不断增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竞争性较低。市场域层面的测算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主要沿线国家在全球市场的出口相似度高于美国市场,且出口相似度在美国和全球市场均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文章基于Porter的"钻石模型"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竞争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产品域视角下生产要素、需求条件、关联产业和企业战略对产品的竞争优势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影响;市场域视角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要素禀赋和FDI与两国间的出口相似度负相关,而技术水平、市场规模和金融发展水平对其贸易竞争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币波动日益频繁,波动区间不断加大,人民币汇率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更为密切;与此同时,自200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我国对外贸易关系中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基于2001—2018年我国与5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面板数据,研究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规模的影响,结论认为在直接标价法下,人民币汇率水平变化与出口贸易规模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汇率波动与出口贸易规模负相关,沿线各国GDP的增加及贸易开放度的增加有助于双方贸易的发展,但贸易成本是制约双方贸易往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2011~2015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文化产品出口数据为基础,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分析影响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因素,测算了中国与主要伙伴国及地区的文化产品出口潜力,并量化评估了人为因素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经济规模、人口规模等因素对文化贸易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地理距离、文化距离等因素对文化贸易发展有阻碍作用。关税、自由贸易协定安排、进口清关时间等人为因素构成了影响中国文化出口效率的重要因素。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较大的文化贸易潜力,这种潜力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呈现出较大的不均衡性,潜力最大的国家是老挝,最大的区域是中东欧地区。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地理、经济、文化和制度层面全面考察了中国与东道国的距离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影响。首先,本文直观给出了中国与6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各类距离,发现相比中日、中美"距离",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各类"距离"明显较近(中日之间地理距离除外),不同的距离维度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有不同影响;其次,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OFDI距离色彩明显,"由近及远"态势初显;再次,借鉴引力模型,基于2003~2015年中国对6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面板数据,发现除地理距离以外,文化距离也显著地抑制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而经济距离的促进性和制度距离的抑制性则不显著。上述结论对于不同的模型设定具有稳健性。  相似文献   

10.
Novy(2013)超越对数引力模型使贸易成本内生化,更符合现实情况。文章在其基础上测度并分析2007~2014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成本弹性,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成本弹性不断下降,但均大于0;从洲际来看,中国与亚洲国家的平均贸易成本弹性变化大于中国与欧洲国家的平均贸易成本弹性变化;从区域来看,中国与中亚、东盟的平均贸易成本弹性变化大于中国与西亚、南亚、东亚的平均贸易成本弹性变化,中国与中东欧的平均贸易成本弹性大于中国与独联体的平均贸易成本弹性。中国应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加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创造贸易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