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钟敏  毕茜 《商业会计》2008,(6):41-42
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明确了并购支付手段和财务安排应多样化,这为并购重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所以,在股权分置制度缺陷基本解决,中国资本市场进入后股权分置时代后,加强对后股权分置时代并购重组报表粉饰手法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股权分置改革中非流通股的解禁和减持改变了股权的流通性,对股价产生向下的压力,"大小非"股东的巨额减持常引发二级市场股价的大幅下跌.本文对国内关于股改限售股上市流通引发股价异动的研究进行回顾,并且对"大小非"减持与股价行为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3.
郭启 《现代商业》2012,(10):197-198
股权激励制度作为现代公司一种重要的激励机制,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从介绍股权激励的相关理论出发以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后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为样本,跟踪样本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前后业绩和股价的变化,提出股权激励对中国上市公司的价值提升具有积极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股权分置的制度缺陷导致了上市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扭曲了资本市场发挥作用的机理。股权分置改革有利于上市公司逐步形成共同的治理基础。从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治理优化的影响关系框架可以看出,指出股权分置改革通过上市公司股东行为、董事会作用及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等内部治理因素和资本市场定价机制、控制权市场并购重组机制及监督约束机制等外部治理因素影响着上市公司整体治理的优化,从而使后股权分置时代促进上市公司治理优化。  相似文献   

5.
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治理意义重大,本文从股东利益基础、股权结构、监督激励机制、董事会职能等方面分析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并对后股权分置改革时代继续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大股东股份减持过程中的市场财富效应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更加关注二级市场股价的变化,股份减持行为经常发生。本文以股改后大股东的股份减持行为为研究对象,采用事件研究法,研究减持中的股价异动现象。研究结果表明,大股东减持股份之前的一定时期,减持公司的股价在整体上会出现统计上显著的正的超额收益,即,出现了正的市场财富效应,而在股份减持完成后,财富效应不再产生。由股价的这种异动走势可以推断,大股东减持背后所隐藏的股价操纵行为确实存在。  相似文献   

7.
运用邹突变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等方法实证研究利率对股价的影响。邹突变点检验结果表明,2005年6月推行的股权分置改革为利率对股价影响的结构突变点;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股改前利率与股价不存在协整关系,而股改后利率与股价存在协整关系并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8.
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是上市公司的一种常用手段,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行为进行识别与分析,能够更好地监督上市公司,以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质量,保障相关者的利益。本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的手段及带来的危害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上市公司粉饰报表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9.
罗岩 《市场论坛》2020,(1):56-59
财务报表粉饰泛指上市公司通过一系列非法手段,为达某种目的“美化”财务报表的行为。财务报表粉饰行为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规则和运行,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为了减少这类行为的发生,对报表粉饰行为动机和识别的分析变得相当重要。文章以日本东芝公司2015年财务造假事件为例,从上市公司在粉饰报表时的动机和手段角度入手,讨论如何识别上市公司的报表粉饰行为,并从企业内部和外部等多个角度,探讨遏制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措施与手段,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维护市场经济的规则,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报表数据符合配股的上市公司在股权分置改革中公布股改方案的批次出发,研究这些公司在股改中的批次特点,探讨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证券市场是否依然具有融资偏好,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2011年进行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股权激励公司的盈余管理及股价波动情况。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公司当年的股权集中度、每股净资产与盈余管理程度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种盈余管理行为会造成二级市场股价波动,从而达到降低行权价格的目的。此研究结果丰富了股权激励中盈余管理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2.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实施,上市公司估值时其流通股比例变动是否影响公司股价波动是目前非常有争议的问题之一。本文在Ohlson、Collings估值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流通股比例”这一变量,验证2007年末市场条件下影响公司股价的因素。经过实证分析发现每股收益与股票价格具有价值正相关性,且影响关系显著;在近期A股市场上流通股比例这个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对股价几乎没有影响,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市场投资整体素质不高,“跟风”效应严重。  相似文献   

13.
徐刚 《新财富》2005,(3):28-28,30,32
钢铁股最有可能成为市场反转的主导力量。从套利定价的角度看,钢铁股处于严重的折价状态,一些股价甚至跌破了净资产,这意味着,通过股市收购钢铁企业的价格低于重置一个相同规模的企业,钢铁股的投资价值已经无与伦比。不过,由于股权分置的原因,社会资本不能通过股权投资进入上市公司,只能借助于直接投资这种低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因此,一旦股权分置试点推出,钢铁股可能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相似文献   

14.
熊礼慧  朱新蓉  李言 《财贸经济》2021,42(10):87-101
本文基于2005-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研究股权质押与股市风险的关系.具体以股权质押为切入点,试图通过理论和实证检验分析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股价波动风险与极端市场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加剧股价波动风险,也会增加股票特质风险,股权质押对股价波动风险的影响大于对特质风险的影响;(2)相比于极端上涨市场风险,股权质押对极端下跌市场风险的影响更大,股权质押对危机时期极端下跌市场风险的加剧作用更大;(3)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公司融资约束并没有得到缓解,原因是控股股东将融入资金大量用于自身和第三方,只将少量资金用于上市公司.因此,本文结合结论提出了建议,以期在制度、操作等层面更好地规范股权质押业务,为防范化解股权质押风险,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目前已完成A股市值的90%,后股权分置时代我国资本市场将以股权所有制为根本引发一系列制度调整。上市公司作为市场基本单元,如何建立符合企业及市场实际情况的评价体系尤为重要。上市公司股东利益趋同于资产市值,它将是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的核心。  相似文献   

16.
2005年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目前已完成A股市值的90%,后股权分置时代我国资本市场将以股权所有制为根本引发一系列制度调整。上市公司作为市场基本单元,如何建立符合企业及市场实际情况的评价体系尤为重要。上市公司股东利益趋同于资产市值,它将是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的核心。  相似文献   

17.
邱龙广 《商场现代化》2006,(14):159-160
文章分析认为,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因普遍采用股权激励的方式对公司管理层实施激励,虽能有效解决委托—代理问题,但又衍生出另一负面激励:股价不佳时,公司将有强烈的做假帐动机。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应尽快建立、形成一个完善的多层次的防假、打假的制度体系,凸现防假、打假的有效性和威慑力,最终实现零上市公司重大会计舞弊。  相似文献   

18.
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并购问题应对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永开  刘星 《商场现代化》2006,(21):140-142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证券市场存在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对立的“股权分置问题”。股权分置改革从制度上消除了非流通股的流通障碍,上市公司股份得以全部流通,潜在的股权竞争者通过市场收集行为来达到对上市公司的控制,获得控制权收益。中国并购市场在股权分置问题解决后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充满机遇和希望的“新并购时代”。本文结合中国证券市场的新情况,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史芳娟 《现代商业》2014,(3):165-166
股权激励作为长期激励机制的一种重要方式,被认为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一种有效机制。本文首先选取自股权分置改革实施以来,截至2012年末实施股权激励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全面了解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现状,总结归纳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基本特征。并对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对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股权分置改革股改工作已基本结束,股权分置即将成为历史,证券市场就将进入"全流通"时代.可是,股权分置是过去二十年支撑我国资本市场运行的制度平台.现在,这个平台被"全流通"市场替代.本文主要从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的角度分析全流通下上市公司变化,以及分析了在全流通下我们可能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