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霍桑实验是西方管理科学发展的里程碑,对人类各种管理活动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霍桑实验的结果可以充分关联于大学英语教学,并为大学英语教学所利用,本文结合霍桑实验揭示的心理因素与效率的关系以及"非正式组织"的重要作用探讨这一实验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进步,作为肩负国家发展重要使命的高层次人才——研究生群体,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社会对研究生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生德育工作也成为研究生教育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本文把握当前形势特点,全面阐释了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深刻分析了研究生德育工作的两大制约因素,积极探索新时期研究生德育工作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霍桑实验是西方管理科学发展的里程碑,对人类各种管理活动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霍桑实验的结果可以充分关联于大学英语教学,并为大学英语教学所利用,本文结合霍桑实验揭示的心理因素与效率的关系以及"非正式组织"的重要作用探讨这一实验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霍桑实验是西方管理科学发展的里程碑,对人类各种管理活动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霍桑实验的结果可以充分关联于大学英语教学,并为大学英语教学所利用,本文结合霍桑实验揭示的心理因素与效率的关系以及“非正式组织”的重要作用探讨这一实验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霍桑实验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霍桑实验的意义毋庸置疑,一方面它对人际关系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形成作用巨大,“以人为主”的管理思想逐渐被人们所认同;另一方面,霍桑实验更为现代管理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一、霍桑实验的简要回顾霍桑实验指在20世纪20—30年代之间,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分厂中为测定工作条件、社会因素等对生产效率影响程度而进行的一系列试验。实验历时十年左右,主要分为初期和后期。从1924—1927年为实验初期,目的在于寻求工作条件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以上两者没有明显的…  相似文献   

6.
德育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当前军工科研院所研究生德育现状,探讨问题的成因,提出德育工作的探讨对策.  相似文献   

7.
《大众标准化》2010,(5):55-56
霍桑实验 20世纪20年代晚期,霍桑工厂(美国芝加哥西部电器公司所属)成为了产业社会学创新研究的基地。最初研究的是照明对工厂产量的影响。一些倡导者断言照明强度的增加将导致工厂工人生产效率的提高。深谙事理的行政官员G·A·皮诺克坚持在批准大量支出费用前,进行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8.
霍桑实验 20世纪20年代晚期,霍桑工厂(美国芝加哥西部电器公司所属)成为了产业社会学创新研究的基地.最初研究的是照明对工厂产量的影响.一些倡导者断言照明强度的增加将导致工厂工人生产效率的提高.深谙事理的行政官员G·A·皮诺克坚持在批准大量支出费用前,进行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和特点,提出了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好人顾德曼》是霍桑出色的短篇小说之一。本文旨在分析这篇寓言体小说中众多的象征,由此使读者更清晰深刻地理解这篇小说,更重要的是,可借此窥探霍桑矛盾的清教观:一方面,他受清教思想的影响,惯于在其小说中揭露人性—每个人都有邪恶的秘密,恶乃人之本性。这是霍桑小说的一个常见母题。另外一方面,他又对清教思想持反对和批判态度。而在本篇小说体现的是,在这对矛盾的纠结中,霍桑的反清教思想占了上风。  相似文献   

11.
王培山  王永波  陈洪宗 《价值工程》2011,30(18):245-245
近几年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工科研究生试验能力强而实践能力弱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为此,文章从国际范围工科研究生教育及其改革的背景和我国国情出发,在创新教育中对模式进行探索,可以供我国工科研究生教育模式发展改革参考。  相似文献   

12.
“霍桑实验”强调的是加强管理人员和劳动者的沟通以调动生产积极性,而“鲇鱼效应”反应出的是通过竞争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看似矛盾,其实殊途同归,都是为了提高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在网络背景下,目前的高校德育工作面临许多新的状况,既有机遇,又有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清互联网的本质,认真学习研究网络背景下德育工作的特有规律,积极寻求进一步改进和规范高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办法,努力让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去占领网络文化的新阵地,为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但学术不端现象的频出突出了研究生科学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本文积极响应中国科协与教育部发出的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教育号召,结合研究生德育工作提出高度重视,广泛教育;弘扬师德,言传身教;制约惩处,双管齐下;激发兴趣,良性互动等建议,旨在加强高校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专业硕士学位在研究生教育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其中,会计专业硕士(MPAcc)学位因其广泛的市场需求而蓬勃兴起。但是,随着办学规模的逐渐增大,MPAcc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越发突出。与学术性研究生相比,专业硕士的培养在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限制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此,本文在比较国内外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MPAcc培养的目标,并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能力要求体系。一、硕士培养目标的确定198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下简称《学位条例》和1999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下简称《高教法》)对我国研究生培养目标进行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6.
隐性道德教育作为一种间接的、渗透式的德育方法,因其在实施过程中不带强制性而使受教育者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影响。本文分析了德育隐性教育的内涵、特点、功能和途径,具体阐述了高校德育工作中几个隐性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7.
德育作为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的意识。那么,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高校德育也要与时俱进,进行必要的改革。面对高校德育工作的社会背景以及高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新矛盾,本文论述了高校德育工作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背景,以东华理工大学为例,通过问卷方式,考察了地方普通高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交际能力的现状.分析了影响研究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因素,尝试提出提高研究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对策.本研究有助于提高研究生国际竞争能力,满足国际化背景下学生职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理念都发生了深刻的转变。改善、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研究生教育的整体质量。在新时期探讨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困境,探讨解决的对策对改善和提高这一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全举 《活力》2005,(7):113-113
当代教育飞速发展,日新月异,新任务、新问题层出不穷,给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对宽松、开放的社会环境,多元化而相对自由的社会文化,要求学校的德育工作也应该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必须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强化德育意识,优化德育机制,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地有针对性地深化德育实践,从学生的灵魂深处根本扭转以往德育工作的被动局面,创造性地建立和实施规范化德育管理体系。在社会大背景和学校特殊环境的双重要求下,成功教育理念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