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装箱港口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集装箱港口分类 交通部的一些调研报告都将集装箱港口分为喂给港、支线港、干线港,笔者认为可以将规模较大的干线港称为集装箱枢纽港.衡量集装箱港口规模的主要标准是集装箱吞吐量和航线航班数量,据此对集装箱港口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2.
2015年以来,江苏太仓港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上海自贸试验区战略,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在全国港口经济下滑的形势下逆势发展,全年集装箱吞吐量、货物吞吐量、外贸货物吞吐量各项指标增幅均居全国主要港口前列。仅用短短4年时间,太仓港就完成货物吞吐量由1亿吨向2亿吨跨越,成为长江集装箱第一大港、长江外贸第一大港和全国进口木材第一大港。  相似文献   

3.
美国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受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了波动,其发展变化体现了对国外贸易的依赖性。其中,西海岸港口的集装箱业务占到了美国全部港口集装箱的50%以上,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数量上出现了较大下滑。美国海运集装箱主要集中在洛杉矶港、纽约/新泽西港等几个主要港口,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的对外贸易结构和趋势。外贸集装箱已成为美国港口集装箱的主要组成部分,外贸的发展变化将在很大程度上对美国西海岸港口、甚至全国港口的集装箱业务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开启连云港港“十二五”发展新征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口经济》2011,(3):5-8
连云港港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国家沿海主要港口及区域性中心港口、江苏沿海港口群的核心,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港口实现货物吞吐量1.35亿吨、集装箱387万标箱、外贸吞吐量7300万吨,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前10名排行榜近日出炉,我国沿海和内河港口中,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十位的港口依次是上海港、深圳港、宁波—舟山港、青岛港、广州港、天津港、大连港、厦门港、连云港港、苏州港。营口港列全国港口第11位、沿海港口第10位。据统计,2013年我国大陆港口集装箱吞吐量500万标箱以上的港口数量共11个,包括沿海的10大港口和内河的苏州港,其中,营口港为首次跻身500万标箱以上港口阵营。全国十强中,1000万标箱以上的港口共有7个,比2012年多出1个,分别为上海港、深圳港、宁波—舟山  相似文献   

6.
随着深圳港航市场的快速发展,深圳港目前已有各类港口企业37家,其中集装箱及散杂货码头企业11家、液体化工仓储企业16家、拖带及理货企业8家、客运企业2家.2002年货物吞吐量达8766.75万吨,同比增长32%,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5136.3万吨,增长44.5%;集装箱吞吐量761.78万标准箱,增长50.1%,跃居全球集装箱港口第六位.2003年1~8月货物吞吐量7129.55万吨,同比增长26.71%,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4215.33万吨,增长30.51%;集装箱吞吐量656.88万标准箱.预计全年将突破1亿吨,集装箱超过1000万标准箱,在全球集装箱港口排位将再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新加坡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马士基海陆等远洋承运人接二连三地离港,并将大部分转口运输业务转到马来西亚港,造成了2001年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大幅下滑.因此,当上海、宁波和深圳等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大幅度增长,并逐渐成为世界集装箱运输大港的时候,历来举世瞩目的新加坡港似乎有些被动,有人预计新加坡港将被其他亚洲港口超过.  相似文献   

8.
粤文 《港口经济》2009,(1):62-62
广州港是国内继上海、深圳港之后的第三个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TEU的大港,广州港集装箱运输从支线港全面提升到干线枢纽港。2008年集装箱吞吐量将超过1100万TEU。  相似文献   

9.
2014年,全球10大集装箱港排行榜中,包括香港港在内的中国港口共包揽七席,余下的第二、第六、第九名分别由新加坡港、韩国釜山港、阿联酋迪拜港摘得。前十大港口中,中国港口完成的集装箱吞吐量所占比重为68.6%,与上年68.7%的水平基本持平。2014年,全球10大集装箱港口吞吐量排序依次为,上海港、新加坡港、深圳港、香港港、宁波—舟山港、釜山港、青岛  相似文献   

10.
黄小彪 《港口经济》2009,(10):44-48
一、深圳港口业发展经验 经过近30年的发展,深圳港目前已成为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主枢纽港和华南地区集装箱枢纽港,基本建成世界级大港。2008年深圳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1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为2141.63万标准箱,连续6年位居世界集装箱港口第四位,连续11年位居我国内地集装箱港口第二位,为深圳实施“以港强市”战略作出重要贡献。深圳港口业发展的经验主要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