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近年来,西部引进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总量略有增加,但占全国比重反而下降。从人均FDI来看,西部始终在4.5美元附近徘徊不前,而东部的人均FDI接近100美元,是西部的20倍左右,远远超过了东西部地区的收入差异。2003年东、中、西部人均FDI  相似文献   

2.
1—4月,东部地区投资增长22.1%,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增长35.3%,增速同比加快0.7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增长46%,增速同比加快17.4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投资占全国城镇投资比重为47.4%,同比上升3.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一、西部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所面临的形势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在我国西部地区投资的步伐逐渐加快,特别是近几年,西部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就全国而言,西部地区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还远远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无论是项目个数还是规模都无法与东部地区相比。以“八五”期间为例,东部地区批准的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个数是西部地区的15倍,批准的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金额是西部地区的24倍,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是西部地区的24倍。西部一些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则更少,如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全国比重,宁夏仅为0…  相似文献   

4.
衣光春 《改革与战略》2009,25(5):109-112
文章首先从劳动力质量、人力资本存量以及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考察了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现状,得出了西部地区人口文化素质低、人力资本存量落后于中东部和全国水平以及教育和健康投资水平低的结论,进一步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产权理论的角度对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自生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有必要建立起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自生机制,提出了培育西部地区人力资本自生机制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我国对西部地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过低的现状以及由此导致西部地区农村社会发展缓慢和农民收入低的现实.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政府应提高对西部地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优化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促进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大公有单位投资比重,提高对西部地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主体参与度.  相似文献   

6.
聚集效应对西部利用FDI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西部大开发以来,在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下,西部利用外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现实表明西部在吸引外资方面存在吸引力不足.聚集效应已成为影响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区位的重要因素.必须清醒地认到聚集效应对跨国公司来华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性,从而为西部大开发引进外资提出新的思路.从几年来西部大开发的实际情况和引进外资存在的问题来看,西部地区做好引进外资的工作,一要加快西部地区城市化建设,通过"城市化聚集效应"吸引外资;二要重点培育有竞争力的特定产业,强化产业的聚集效应;三要强化本地的特定国家和地区聚集效应和FDI的示范效应,吸引新的高新技术密集型的企业.  相似文献   

7.
侯祥鹏  冯彩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1):18-22
长三角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结构和效益的分析及其与全国的对比表明,长三角地区正逐步摆脱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从粗放式、外延型向集约式、内涵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走在了全国的前面;同时也正遭遇投资驱动经济增长的“瓶颈”。长三角地区在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方面仍有待努力。  相似文献   

8.
刘克 《开发研究》1996,(3):56-57
<正> 资金问题是西部经济发展的最大难题。国际间直接或间接投资会对投资国和东道国产生重要作用与影响。本文拟就西部地区的境外投资及外商投资问题,从资金、技术、管理技能等方面及中央政府应为改善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进行分析,以便适时地研究制定一套为缩小东西部地区差异,加快西部的引资步伐的"新的区域优惠政策"提供依据。一、西部地区开展境外投资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国际投资的理论与实践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并不完全取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部》2011,(19):124-124
国家发改委日前公布的全国各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显示,1—7月.西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6634亿元,同比增长39.3%,增速高于中部和东部地区。其中.西部地区的贵州、新疆分别增长83.1%和64.1%,  相似文献   

10.
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最活跃的成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于东部地区,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西部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东部地区。文章在分析西部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滞后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并对加快发展西部民营经济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或缺的市场主体,民营经济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力量。据最新公布的《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2005—2006)))显示,2005年,民营经济在GDP中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55%增长到65%左右,内资民营投资总量由2000年的13807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53193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9.1%,高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2%的增长水平。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使之成为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对外贸易的生力军,而且也成为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2000年以来,民营经济特别是私企税收明显快于全国税收增长速度,2005年私营企业税收为2715.9亿元,是2000年的6.5倍。从税收总量看,民营经济的税收比重已经超过国有经济,在不少地方,民营经济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已经超过70%-80%。  相似文献   

12.
西部如何发展民营经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通过加大对西部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不仅为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民营经济参与西部大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就现状而言,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仍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西部地区的民营经济无论在规模、数量、效益及科技含量等方面与沿海地区都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招标》2013,(12):49
[发布时间:2013年3月9日]2013年1—2月份,全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577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4.6%,增速比去年全年回落0.2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1.4%,与去年全年持平。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民间固定资产投资881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3%,增速比去年全年回落0.1个百分点;中部地区3909亿元,增长27.9%,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3051亿元,增长29.4%,增速加快1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民间固  相似文献   

14.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增长问题,而区域投资是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从重庆市投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各投资主体的投资效率和区域经济中重要领域的基本建设投资状况出发。全面考察重庆市区域投资领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与发达地区的对比分析和效率分析表明,“十一五”期间重庆应拓宽融资渠道,增加投资总量.进一步明确投资增长和结构优化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5.
杨跃萍 《发展》2004,(11):4-4
据统计,我国2003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35亿美元,其中西部地区仅占3.22%.最近在昆明举行的改善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国际研讨会上,专家指出,投资促进能力低、技巧单一,已成为影响西部投资环境的重要因素,西部地区亟需改进投资促进方式.  相似文献   

16.
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庞智强  仇菲菲 《发展》2006,(10):132-134
本文运用前后对比的方法分析了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结构与效益情况,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投资效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发展民营经济是我省经济工作四大重点之一.而扩大民间投资又是发展民营经济的关键。为增加和吸引民间投资.近年来我省相继出台了有关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民间投资正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然而,从民间投资的比重与增速上看,与省委、省政府对民营经济大发展、快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8.
西部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西部12省、区、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6110.32亿元,比上年增长14.6%,高于全国10.3%和东部8.3%的增长速度,但投资总额只相当全国的1/5,相当东部11省,市的1/3,这说明西部固定资产投资的基数比较低,因而增速较高。  相似文献   

19.
<正> 西部大开发需要大量投资。西部地区在积极利用内资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引进外资。因此,认真分析利用外资的对策,是十分迫切和现实的课题。一、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现状分析 (一)规模太小,对区内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显著。自对外开放以来,外资投入的区域分布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投入西部地区的外资,无论是在总量上,还是单个项目水平上都与东部地区有较大的差距。如1998年东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直接投资达394.90亿美元,占当年全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86.87%;而西部地区仅为13.74亿美元,只占全国的3%,东部  相似文献   

20.
《上海经济》2014,(1):79-79
2013年前三季度东部地区实现的GDP约为中部地区GDP的2.4倍、西部地区GDP的3倍左右,但就增速而言,呈现“西快东慢”的格局。从对GDP的贡献率看,东部地区的进出口总额对GDP贡献率为i0.6%,大大高于其他地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固定投资增速大多接近30%。此外,由于双边贸易进展良好,西部地区对外进出KI总额的增速相当明显。就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东部沿海地区一‘线城市仍位居前列,但西部地区的CPI均值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