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7 毫秒
1.
《经济纵横》2007,(12):74-74
春秋战国时代,晋国的晋平公执政。有一次,南阳县缺个县令。于是,晋平公就问大夫祁黄羊,谁合适这个职务。祁黄羊回答说:“解狐可以。”晋平公听了很惊讶,说:“解狐不正是你的仇人吗?你怎么推荐仇人呢?”祁黄羊答道:“您是问我谁适合县令一职,并没问谁是我的仇人。”  相似文献   

2.
齐齐 《经济纵横》2004,(8):40-40
曾听到过一个大伯抱怨:“当年要是能留下一两张‘全国山河一片红’的邮票就好了!”也曾听到两个中年人的懊悔:“要是那一年少喝一瓶酒,花几元钱买两三版‘猴’票存起来,现在咱不也就能买辆富康车了?”一位搞古文字的老学者的话更让人忍俊不禁。他说:“当年我与xxx(当代某著名油画家)住隔壁,看他整天神经兮兮地不愿理他,谁想  相似文献   

3.
为使乡镇企业走出当前的不景气的局面,当前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乡镇企业改制,而改制的核心就是政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最近笔者在以乡镇企业闻名天下的江苏苏南地区却听到了一些乡镇企业和政府的领导这样感慨:现在是谁也顾不了谁,别指望别的乡镇来帮忙。闻者不禁为乡镇企业的普遍不景气心惊,可再一想,从普遍改制中的乡镇企业中传出这样的叹息,似乎又折射出另外的信息──似乎这乡镇企业的改制与发展也就是这一乡一镇甚或是一村的事。回想乡镇企业的出身其实很有“野”味,当年曾叫他“草根工业”,也…  相似文献   

4.
于平 《环境经济》2006,(9):65-65
省环保局派人到县里检查企业环保工作,县环保局领导将检查工作的同志领到企业门前转身便要回去,问何故,答日:“县里规定,这个期间是企业宁静日,进企业就是破坏软环境、干扰经济发展,谁进去就收拾谁。”  相似文献   

5.
危机和危言     
咱们中国人,向来似乎有个好安恶危的共同心理,因而害怕见到“危机”之类字眼,特别是一些大小部门或系统的负责人,如果听到有人说他领导、管辖的部门或系统存在“危机”,就难免要觉得讨厌。比如,千家驹先生在全国政协大会发言中,指出当前中国的“教育危机”,有些领导人就认为是“危言耸听”。因此,有关“危机”和“危言”,值得议论一番。其实,人们所说的“危机”,据《辞海》有两个义项,一是指“生死成败的紧要关头”;一是指“潜伏的祸机”。某一部门或某一系统的工作,是否存在“危机”,并不决定于某领导人的自我感觉,而  相似文献   

6.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每到一年的六月,就会开始新一轮的大学毕业潮,随之而来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也会像往常一样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们可以听到学生们的抱怨、老板们的不满、社会的议论,然后,这一切又会随着其他新问题的出现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好像谁都有道理,谁又都没有道理,最后的结果是这样的场景年年上演,愈演愈烈。年复一年之后,沉淀下来的是什么呢?大学生们成了“愤青”,老板们把自己叫做受害者,而社会舆论似乎在助长双方的这种。隋绪。有谁在关心问题的根结呢,大学生的“愤青情结”根源在哪里?又要如何把这个“结”打开?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其实不然。[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教育与游戏     
宕子 《经济改革》2009,(1):97-97
为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和另一个学校“竞赛”,陕西一小学老师将考试答案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抄,并且叫学生“不要告诉家长,谁说开除谁”。孩子们回家得意地说,期末考试一定能拿个好成绩。(据1月14日《华商报》)  相似文献   

8.
增长模式转型:我们需要转变什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如何看待和评价已有的增长模式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国内外的评价总体上说相当高,但说到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看法就大不相同,经常听到的说法是“粗放”、“低效”,如此等等。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绩效”和“模式”评价如此不一,颇令人困惑。  相似文献   

9.
早在2500年前,古希腊海洋学家狄未斯托克曾坦言:“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美国名军事思想家马汉在《海权论》中也有一句经典的论断:“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相似文献   

10.
“值得”还是“窝囊”汪金友前几天去北京,听到许多关于对原北京市副市长李润五的议论,其中截然相反的看法有两种:一种人认为李润五"活得值"。他虽然没有享多少"福"就过早地离开了人间,但不仅中央说他是"好党员好干部",群众说他是"好人好官好市长",而且连世...  相似文献   

11.
《经济纵横》2008,(11):71-73
话题背景: “我要辞职”,当你听到员工向你说这句话时,你在想什么?很多领导会担心是否能再找到合适的候补人选.以及新进员工需要的培训等。然而,你有没有想到要做一个正式的离职面谈?  相似文献   

12.
张跃 《时代经贸》2005,(7):25-26
历史学家说,预测未来无异于撒谎,政治家却常常用“谎言”拉选票。经济学家甚至用“数学模型”来“精确”论证“谎言”。不是吗?10年前,谁预言亚洲会成立自由贸易区?谁预言2015年,最大的贸易区已不是北美,也不是欧盟,而是亚盟?交易量最大的已不是称雄百年的美元,而是刚刚问世的亚元?甚至就在2015年的上半年,谁能预测到下半年地球上会发生夺去数百万条性命的天灾人祸?  相似文献   

13.
政治漂流     
《财经文摘》2008,(10):23-23
“我是会议主席,我将仔细听取各国领导的意见,主持好会议。”福田康夫首相在达沃斯会议上说。在野的民主党议员古川元久听到福田首相的这段与西方领袖的会话,觉得这样的回答会让人觉得缺少了点领导艺术。  相似文献   

14.
黄露明  齐霖 《新经济》2014,(27):60-61
“我们喜欢挑战传统.谁说有效的化妆品就一定含有毒素?谁说每年只能够推出一款新的化妆品?谁说顾客不能加入到化妆品的开发过程中?我们并不需要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全渠道化妆品品牌Julep的创始人兼CEO简·帕克这样介绍自己的成功理念.  相似文献   

15.
<正>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搞经济,就必须研究市场,瞄准市场。在一定意义上说,谁把市场这个“怪物”琢磨透了,或者说把这只“看不见的手”握住了,谁就会成为驾驭市场的强者,谁就会立于不败之地,谁就会在市场这个大舞台上导演出一幕幕威武雄壮的话剧来。  相似文献   

16.
<正> 龙城太原,“芳芳”巨型霓虹灯广告在国际大厦的项空高高耸立,国际大厦的对面是省委大楼,下边就是省城最宽阔的迎泽大街,那些进进出出,忙于公务的政府官员,以及街上流动的人群,只要一抬头,就会看到“芳芳”,谁也不能忽视她的存在。 笔者曾问太原洗涤剂厂主管供销的杨永华副厂长,你们为什么选择这块地方立广告牌?杨副厂长幽默地说:“立在这,也就省了找领导汇报工作了。”  相似文献   

17.
旅行社内情     
《财富时代》2003,(5M):32-38
旅行社聚集了一帮年轻人,他们白手起家,雄心勃勃,在市场上比较谁的客户多,谁的运作手法高明。国家旅游局权威人士魏小安说:干旅行社的都是“人精”。  相似文献   

18.
张朋 《经济》2003,(10)
当听到有人将UT斯达康的成功归于“运气好”的时候,吴鹰忍不住反驳:市场机会对谁都是公平的,为什么只有UT斯达康把小灵通做成功了呢?  相似文献   

19.
我爱票贩子     
严峻 《经济》2004,(2):6
又是一年春节到,又是一腔愁绪来。 一过元旦就琢磨着搞火车票,还不是到处找关系求人。今年特别背,电话打了无数,都腊月廿多了还没一点着落。可气的是还有哥们跟我打电话,让我帮他搞票,说我在“大单位”,“大单位”不是都有专门的订票部门吗?是有,可那是为单位领导预备的,像我这样的小人物,人家认得你是谁啊?  相似文献   

20.
《财经文摘》2010,(3):106-106
2009年下半年,一位叫马丁·雅克的英国绅士突然“火”了起来,世界众多的媒体都在关注马丁·雅克的思想,他的一本书甚至还没有写完,就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很多人都在问——马丁·雅克是谁?他说了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