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全球化、现代化、城镇化背景下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前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正如火如荼的开展,亟待进行相应的理论建设以指导实践。通过传统村落保护的理论源头——遗产保护理论的回顾,以及对国际遗产保护视野中的与传统村落相关的理论与方法的借鉴,进而提出价值导向的传统村落保护的理论框架:以维护传统村落的遗产价值为目标,以原真性和完整性为原则,关注传统村落的空间环境、功能用途、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政治环境的持续变化,建立协调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传统村落作为活化的文化遗产,承载了大量的历史记忆、人文生态和社会发展脉络,具有丰厚的历史底蕴与人文情怀。宣恩县清水塘村因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在发展出现了村落传统风貌被破坏、村落特色彰显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开发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等方面的问题。为了实现传统村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要深度挖掘村落本源特色,培育特色旅游品牌,注重村落整体规划,美化村落环境,发挥乡村精英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3.
传统村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资源,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村落的街巷空间形态是其适应地域环境形成的独特肌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本文以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的30个传统村落为例,从整合度、连接值与可理解度三个方面对这些传统村落的街巷空间形态进行了解析,以期能为蔚县传统村落风貌特色的挖掘、保护和乡村振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是物质环境和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纽带。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重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承载着村民的生活习俗和精神信仰。空间重构是引导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达到新平衡,实现传统村落走向美丽富裕的重要途径。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山西省太原市赤桥村为研究对象,以赤桥村的空间形态和文化记忆为切入点,分析了赤桥村公共空间的特色,归纳了其保护和利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针对点、线、面不同形式的公共空间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更新策略,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重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大都市边缘区的传统村落是一种特殊的村落类型,其保护和发展皆受到大都市中心区域较强的辐射与冲击。面对该类型村落当前呈现出的多元、混杂、动态演变等文化特征,基于社会资本的理论平台,选取广州黄埔古村为研究对象,梳理其社会资本演变及阶段性特征,并透过北帝诞活动深入考察村落当今的社会资本状况,从社会网络、组织规范与制度建设等三个层面探寻此类村落社会资本的内在构成和演变机制,分析其面对的困境与根源,进而提出由内至外的社会资本重构策略。  相似文献   

6.
传统村落是农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近年来,传统村落因为多种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导致了传统村落的宝贵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的破坏。从档案收集整理工作的视角说明传统村落建档的必要性和急迫性,阐述对传统村落档案实体管理的思考,为达到以档案之力,保护传统村落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村落历史记忆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论述现代物流服务业发展的环境,分析了广州现代物流业形成与发展的动因,并指出了广州要实现向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梁水兰  翟辉 《价值工程》2013,(31):142-144
2012年为了配合传统村落的申报工作,国家推行了《传统村落调查登记表》,本文结合云南省传统村落申报材料的分析,找出《传统村落调查登记表》在运用过程中的问题,并从建筑到村落整体,从物质到非物质文化构建了村落信息采集导则表。  相似文献   

9.
将云南省大理市环洱海地区已列入传统村落名录的13个村落确定为研究对象.对大理市环洱海地区传统村落组群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对村庄的产业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传统村落不同的空间分布类型显现出不同的产业发展优势,结合村落空间分布类型探索环洱海地区传统村落组群的产业规划模式,以期为环洱海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提供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家、省市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政策愈发重视,济南市已有 20 多个传统古村落列入国家级、省级传统村落名录,并且有相当数量的传统村落散落各处,且位置山清水秀、各具特色、历史文化遗存丰厚,除少数传统村落因区位、宣传、自身的管理等因素保护相对完整,大多数传统村落较为落后,甚至面临濒危状况。因此,对于传统村落亟需加以保护,唤醒沉睡的历史,焕发文化的魅力展示于世人。本文通过对济南长清孝里镇方峪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和实施对策进行总结归纳,探析济南市地域范围内传统村落规划编制的重点、难点和要点,拟探索出济南市传统村落规划编制与落地实施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1.
李宁宁  贺笑文 《价值工程》2014,(31):133-134
传统元素是一个民族国家的传统文化核心,现代的室内设计,需立足传统结合民族特色,创造出宜居的室内生活环境,我国有悠久的文化元素题材,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是设计思想的源泉,本文从设计手法上阐述了传统元素和现代设计的融合,设计出更符合现代人生活理念、意境的居室空间。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以来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理解和思维方式,这一点也充分体现在我们的住宅与庭院设计当中.如何恰当的运用传统造园手法,创造性地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一直以来都是现代设计中重点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在造园中的实际运用,旨在探讨在当代住宅景观规划设计中应当如何延续和深化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3.
张大伟 《价值工程》2010,29(27):73-73
四合院布局的传统民居包含着不同的功能空间,灰空间是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衔接和过渡。文章选取了四合院民居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灰空间部位进行研究,不仅为人们深入认识中国传统四合院的空间构成提供新的视点,同时也希望此文为现代建筑空间的设计起到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经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敏 《价值工程》2012,31(2):88-89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工作、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人们对住宅的功能性要求也是在不断提高,由此对住宅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给排水系统作为住宅设备的一个非常重要组成部分,给排水系统设计的是否合理,对今后人们的生活居住、装修、维护等都将产生重要影响。笔者结合多年工程设计的体会,就有关住宅给排水系统设计中的几个常见问题作了一些思考,希望能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有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5.
马晓云 《价值工程》2011,30(22):84-85
健康住宅就是在居住环境中提倡健康、舒适和安全。在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循规划设计规范,在保证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关注人们心理健康,保障居住环境的健康、自然环境的亲和以及住居环境和健康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周增荣 《价值工程》2010,29(18):120-120
跨入新世纪,随着我们国力的增强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改善居住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住区的规划建设如何创造出更加舒适、更加便捷、更加文明健康的人居环境,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市场的需求。我国当前城市住区规划建设中存在着一系列突出问题,这些问题违背了我国现代住区建设的目标要求。分析了国外新城市主义的规划设计思想和理念,指出其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价值,可以为我国的住区规划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
李先玲 《价值工程》2011,30(6):155-15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高质量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住宅建设的核心已从单纯满足人们的温饱型居住条件转变为提供全方位以人为本,对环境、房型、得房率、实用、美观、安全等要求精益求精。本文结合近年来住宅建筑设计和施工特点,谈谈多种形式住宅室内外的给排水管道的设置。  相似文献   

18.
张增伟 《价值工程》2012,31(14):87-88
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下,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理念也不断发生变化。物质生活的丰富促使人们对生活的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而其集中体现,是在对住房的要求上。如何在兼顾业主要求、开发商利益、环境状况的基础上建设出体现小区人文文化和人性化设计的理念是现代住宅小区规划的重点。总而言之,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居住者提供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实现他们的各种活动。  相似文献   

19.
居住小区的环境景观逐渐受到消费者与开发商的重视,本文通过南昌鹿瑾名居楼盘规划设计的实例,分析如何在具有优美自然景观资源和区位优势的居住小区,充分利用景观资源,创造高品质居住环境的同时为开发商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达到景观资源与商业利益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现代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提出生态和谐的理念和价值,并通过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来探索生态和谐居住环境的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