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分析财政部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实施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的八大亮点,认为该制度有利于建立健全我国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完善“三农”财经法规体系。它对于强化村集体资产和成员权益的保护、确保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农村公益事业发展、规范村集体债务等经济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我国农村出现的乡、村集体企业为繁荣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缩小城乡差别,巩固壮大集体经济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至今仍有很多村没有兴办集体企业,村级集体除了向农民收取各种提留外,没有任何其它收入,集体不但无力为农民增加投入和发展公益事业,就连五保户的养老金、烈军属优抚金、民办教师工资、村干部报酬等都例行向群众提留、摊派甚至抬款解决。由此可见,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当前农村完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本文描述了村级组织和村庄公益事业发展状况,用计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村级民主选举制度建立等因素对公益事业发展的影响。基本结论:在过去村庄公益事业投资中,政府投资居主导地位,村集体和农户投资也是不容忽视的力量;基层民主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有助于提高村级组织的效率,有助于动员更多的社区资源发展村庄公益事业。  相似文献   

4.
(一)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在村集体与农民签定的农户土地承包合同中,原来明确有一个“土地承包费”的项目,1991年《农民负担管理条例》颁发后,把从事种植业经营的农户上缴村集体的“土地承包费”统一改称为“村提留”。而从事承包集体工业企业、山林、水面以及茶、果、桑园的农户,向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缴纳的“承包费”其称谓不变。笔者认为:“土地承包费”统一改称为“村提留”,既不科学,也不明确,还会给实际工作带来诸多弊端:1.不能正确体现农户与村集体的关系。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是以家庭联产…  相似文献   

5.
实践证明,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兴办村集体生产公益事业,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出工的方式还可减轻一部分低收入农户的经济负担。但一些地区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实施过程中,存在“重资轻劳”的现象,对“筹劳”管理监督不力,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6.
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减轻了农民负担,调动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但是,由于农村税费制度的贯彻落实,堵住了村集体向农民乱摊派乱收费的口子。而有的村为了举办所谓的"村公益事业"、应付完成上级部门安排的"形象过程",借以集体甚至个人名义向金融机构或个人借贷款物,有些地方这种状况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不  相似文献   

7.
通过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高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进而拓宽农户致富渠道、推动农户持续增收,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分析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的增收效应和追赶效应作用机理的基础上,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与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对农户增收的影响与作用机制、从“外生推动”到“内生发展”的转化机制,以及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提低扩中”的追赶效应。研究发现:第一,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对农户增收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二,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通过提高工资性收入助力农户增收,并促进农户本地就业;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还能通过提供社会化服务、推动企业创造,助力农户增收。第三,在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者管理能力的调节下,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通过提高农户的经营能力与公共参与的积极性,实现农户收入增长“内生发展”。第四,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价值实现对低收入农户群体的增收作用更强,能有效降低乡村基尼系数与个体收入剥夺系数,助力低收入农户群体追赶中高收入农户群体,缩小农户内部收入差距,推动乡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8.
云南丽江地区丽江县利苴村有森林面积38万亩,村集体收入近一半来自木材采伐和木材加工及其服务行业。天然林禁伐对利苴村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行政村集体收入减少约50%,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均由于无资金而停顿;村民人均仅有粮191kg,收入250元,村民返贫现象增多。目前,急待理顺森林管护体系,分别制定社区和农户发展计划,培养和扶持社区能人,建立森林资源共同管理模式,强调农户的参与。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江苏省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中农村宅基地置换调查数据,以X项目区为例,分析了现行各参与主体的成本-收益及其分配格局,并运用Shapley值法进一步测算了利益主体间的成本-收益,形成了新的分配格局。研究结果表明,项目区农村宅基地置换收益大部分归政府所得,现行农户、村集体和政府的收益分配比例分别为24.1%、15.7%和60.2%;通过Shapley值法测算后农户、村集体和政府的收益分配比例为30.5.0%、36.5%和33.0%,基本达到了三方均衡;同时,农户收益增加了6.4%,村集体收益增加了20.8%,政府收益降低了27.2%,由此可见,Shapley值法有效地平衡了利益主体间的收益,提高了农户和村集体在农村宅基地置换中的收益分配,增加了农户和村集体财产性收入,使农户和村集体分享了城镇化带来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正2020年安徽省芜湖县开始探索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整县试点。试点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在探索实现工商资本投资农村创业、新业态助推农村发展、各类主体共享乡村发展方面摸索出了一条新型乡村经济发展路子。探索项目入股盘活路径。根据农户意愿,经充分协商,农户有偿退出闲置的宅基地,所有权收归集体,由村集体将使用权入股经营主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规范农村兴办集体生产公益事业筹资筹劳管理,促进农村集体生产公益事业健康发展,近日,中共湖南省委农村工作部、湖南省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结合该省农村实际,制定了《湖南省村内兴办集体生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审议程序》。本刊现予刊发,供各地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专项应付款主要核算财政及有关部门拨付给村及村所属单位、农户的具有专门用途的款项,如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账内核算的农户房屋搬迁款、土地补偿安置补助费、"一池三改"配套资金、村集体经济组织向有关部门争取的修路等公益事业的专项工程款。  相似文献   

13.
1998年,我市对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了清产核资,并核发了产权证。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高度重视,开展了改革试点,搞活经营机制,从而使村集体资产得以保值增值。到2000年底,全市拥有村集体资产31850万元。近几年来,农民打破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农村人口迅猛向小城镇集聚,这是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小城镇发展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全市15个建制镇村集体资产24826万元,占全市总额的77.93%。同时,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但是,在推进小城镇建设中,对…  相似文献   

14.
<正>在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地区,当前信用社或商业银行一般不愿意向村经济合作社(村委会)发放贷款,村干部以私人名义贷款再交村集体使用的情况比较多见。不少村经济合作社(村委会)因建设公益事业需及时足额支付款项,不得不走民间借贷路子,这就产生如何规范书写借条问题。村经济合作社(村委会)融资借条书写不  相似文献   

15.
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是村合作经济组织为进行农业基本建设和兴办公益事业 ,按照有关规定向农民无偿调用的劳动用工 ,简称“两工”。有劳动能力的男女公民 ,每年向村集体投入一定数量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 ,是应尽的义务。近几年来 ,农村“两工”的管理相对薄弱 ,工票管理混乱 ,村集体与农户“两工”结算不及时 ,导致不少村对年内“两工”的使用情况及结欠情况不清楚 ,也因此而引起村民对村干部的不满。为切实解决“两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近几年的工作中 ,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收到了明显效果。一、年初编制用工计划每年初 ,各村要根…  相似文献   

16.
全国农村普遍实行了以家庭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户成了农业生产中基本的独立经营单位。然而,几十年来生产队集体积累的各种资金并没有分光,在联产承包后,承包农户还要按合同规定继续向村集体交提留款。据农业部不完全统计,联产承包前的三十多年来,集体积累的各种资金达820多亿元9其中流动资金约250亿元),联产承包后农户向村集体上交各种提留款每年达100多亿无,在生产队集体解体,这一笔巨额资金如何管好用好,发挥它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作用,是一个非常现实而重大的课题。在这种形势下,1985年以后,各地的农民 合作基金组织应运而生,其基本做法是将集体积累的资金折股落实到户,形成股份合作基金,农户成为基金会会员,享有股金分红的权利,同上会员选举代表,成立管委会(或董事会),对资金实行管理,按有偿 使用原则,主要用于支持会员农户和支持, 取得了很大发展,扩大了融资能力,据27省市1989年底的不完全统计,开展内部融资工作的乡镇已达17,400多个,约占统计乡镇总数的三分之一,融通资金达77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承包合同签订不能流于形式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后,农户承包集体的耕地应该完成国家企业改R招、油、格定购任务,上交限额内的乡统筹款、村提留款,集体和农户需要签订承包合同,但是在一些农村承包合同的签订流于形式。——签订时间迟缓。有关部门在下达农业税和粮、棉定...  相似文献   

18.
目前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尚处于完善阶段,相当一部分村只有家庭经营一个层次,一些的村统的功能也不强,生产服务的实际水平不高,高标准的社会化服务基本上还是空白。几年来,农户经营与集体经营的发展速度严重不协调,集体经济发展明显滞后。就齐齐哈尔市的情况看大体可分三类:一类村承包前集体积累较多,有一定工副业基础。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时,坚持了“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的原则,对集体财物没有大撒手,坚持实行集体经营和农户、联户经营相结合。近些年,注重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开发和加强经营管理,集体积累逐年增加,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为农户生产提供全面配套服务的同时,创力各类经营服务实体,围绕服务搞经营,搞好经营促服务。全市这类村占10%左右,虽然数量不多,但让人看到了希望。二类村承包前集体经济多居于中等水平,实行家庭经营后,集体生产资料基本上分到户,集体新的生产门路不多,主要依靠土地承懈收入维持开支。这些村有一些服务组织,多是一些单项服务,满足不了农户生产的需要。这类村占为多数,约60%左右。三类村属落后村,在全市约占20%左右。之些村有的是承包前的“三靠队”,基本处于“有集体、无经济”状态。这些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混乱,收支入不敷出,集体债台高筑,清产核资后基本“空壳”。村集体对农民的生产服务只限于“精神服务”,农民需要的配套服务只能自讨方便,集体经济失凝聚力。  相似文献   

19.
公共产品最优供给理论与农村民主理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78年以后,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户成为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有了独立的经济利益.因此,农户对于集资进行农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以及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收支活动更加关注.  相似文献   

20.
农村税费改革后,村集体兴办公益事业时,除依靠自主募集资金外,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已成为重要资金来源。各地现已形成了以政府奖补资金为引导,以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为基础的公益事业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