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大银行",在鹤岗市金融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资源型城市建设中的大项目、大企业、大行业提供了有力的信贷支持,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的体制没有彻底的转变、贷款的人情性和政策性、缺乏激励机制和市场营销方式、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和信用失灵、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收益不对称、中小企业缺乏担保能力产生了约束;地方性小银行由于仍受地方政府控制和规模小产生了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约束;缺乏完善的支持中小企业所产生的约束.完善对中小企业支持的金融体系的措施:建立国有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信贷部,改变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支持不力的局面;加快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的改革,正确对待贷款审批权上收下放的同题,完善银行信贷投放的激励机制;改善银行服务;培育和发展现有的中小金融机构,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压力;促进资本市场的多层次发展,大力培育区域性交易市场和小证券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马黎 《中国金融家》2011,(4):101-102,100
在外界眼中,大银行与小企业之间的关系曾是"剪不断、理还乱"。当一边是"嗷嗷待哺"的中小企业,一边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营结构的形势所迫,作为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中国银行,却有着自己的考量,即“客户无大小”,毅然选择了与中小企业共成长——通过推广“中银信贷工厂”,搭建中小企业专营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高效、全面金融服务,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相似文献   

4.
吴敏  黄芬 《金融电子化》2008,(10):71-72
2008年,央行调控打出“从紧牌”,银根紧缩,中小企业极难从大银行取得贷款,备受资金煎熬。国内的中小银行要在与国有商业银行、其他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必须快速定位中小企业市场,积极开发各种适合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做大银行所不做,为大银行所不善为”,开发属于自己的一片蓝海。  相似文献   

5.
在“中小企业借款难,银行难贷款”的呼声里,在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普遍呈下降趋势的背景下,华夏银行玉溪支行却在云南省玉溪市中小企业贷款市场中一枝独秀,取得了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力支持了地方中小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2006年,农业银行的经营战略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重回农村。这一举措,对农村金融的格局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个信贷投放踊跃,多家金融机构抢滩农村市场的局面正在形成。农业银行本来是专门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专业性银行,1996年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分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农村金融机构,而农业银行成为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由农村转向了城市,农村不再是农业银行的主要市场。和其他国有商业银行一样,农业银行的经营思路是向大城市、大项目、重点行业集中和倾斜。然而,农业银行的日子似乎并不好过,由于历史形成的格局,在城…  相似文献   

7.
王桂芝 《新金融》1998,(2):16-17
我国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商 业银行体系架构和各家银行的市场定位也初步形成。特别是“十五大”后,银行体制改革将加快,商业银行业务分工将更为明确,如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逐步向大中城市集中,为大中型企业和大型建设项目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成立城市合作银行,重点支持城市中的中小企业发展;区域性银行、地方性银行与全国性银行要进一步划分;政策性银行与商业性银行要实行分离。在这种大的环境下。  相似文献   

8.
潘海艳 《银行家》2012,(1):46-47
正2011年以来,中央银行为收缩流动性,抑制通货膨胀,先后6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同时将保证金存款纳入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缴存范围。在稳健的货币政策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规模趋紧,但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强烈。为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同时缓解监管考核压力,商业银行在为企业办理贷款业务时要求企业将部分贷款转存为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企业再以银行承兑汇票形式获得信用支持,从而导致银行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量激增,"票贷保"搭车营销现象较为普遍。为了解银行承兑汇  相似文献   

9.
所谓银行个人贷款业务,是银行向自然人提供的各类贷款金融服务。随着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环境与广大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消费观念的变化,个人贷款需求日益旺盛和多样化。国有商业银行相继推出的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汽车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个人助学贷款等一系列个人贷款产品和服务,呈现出  相似文献   

10.
《云南金融》2011,(9):63-63
以市场为基础将中小企业集合起来进行信贷投放,是目前很多银行都在探索和开展的一项业务,这种“抱团”的方式可以让很多原本不具备贷款条件的企业成功跨过银行门槛,是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值得推荐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随着金融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大银行逐步也意识到中小企业贷款这块蛋糕,也开始采用这种贷款方式,积极地参与到中小企业融资业务中来.本文主要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中小贷中心具有发展的可持续性的可行性和必然性的论述,以及列举国外成功案例,论证国有商业银行中小贷中心具有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年初,宣城分行在认真调查当地经济环境,深入分析农行经营现状的前提下,提出了“做强大业务,做大小业务”的营销新思路。即:以公司业务为主体,做细做实大企业、大项目;以个人业务为主体,做好做大个人金融业务,主要是个人住房贷款和个人生产经营贷款。在个贷业务发展方面,该行主抓县域,  相似文献   

13.
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逐渐转向大城市、大企业、优势行业,金融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趋于弱化,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贷款难等问题依然突出.本文以河北省衡水市为实例,分析金融对中小企业贷款支持弱化的原因,提出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1、银行体系的制度性安排存在缺位。近年来虽然国有商业银行长期为国有企业服务的市场定位有所改变,但是经营战略仍然是面向大城市、大企业的”双大”战略和面向重点客户、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产品的”四重”战略,中小企业始终未成为信贷支持的重点。2004年渭南辖区国有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中.仅韩城二电、陕西蒲城发电有限公司、秦岭电厂、龙钢集团、韩城矿务局、省高建集团六家企业贷款占比就达35.6%.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营业网点的整合收缩,农村信用社日渐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一枝独秀,担当起信贷支农和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广大信合员工借此机遇,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从稳健经营、规范运作人手,制定贷款营销管理办法,创新金融产品,促使各项存贷款业务呈现出大幅度增长的良好势头,取得了“社农双赢”的显著效益。然而,也有相当一部分信合员工,甚而是农村信用社的高管人员,由于受传统业务运作机制的影响,未能正确把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三农”内涵,  相似文献   

16.
《中国金融》2007,(13):62-63
近年来,长春市商业银行紧密依托省会中心城市的地缘优势,围绕“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市居民”的市场定位,充分发挥“政府银行、中小企业银行、市民银行”的特色和独立法人机制灵活、运作高效的优势,以民营个体经济、地方骨干企业和市民大众为主要客户群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面支持长春市经济建设,各项业务长足发展,业务创新能力持续增强,金融服务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二元的信贷市场结构,决定了中小银行定位于中小企业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被动选择。中小企业总体风险天然大于大型企业,中小银行如何实现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持续良性的业务发展、行之有效的风险防控三者之间的有效契合,有必要进行研究探讨。莱商银行作为一家中小城市商业银行,经过多年摸索,逐步实现了被动选择基础上的主动适应和积极作为,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小银行自身特点的、与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行差异化竞争的发展路径,被业界称为"莱商现象"。本文以莱商银行为例,对其成长过程进行还原、再现和剖析,以期对中小银行的业务拓展和风险防控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我国二元的信贷市场结构,决定了中小银行定位于中小企业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被动选择。中小企业总体风险天然大于大型企业,中小银行如何实现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持续良性的业务发展、行之有效的风险防控三者之间的有效契合,有必要进行研究探讨。莱商银行作为一家中小城市商业银行,经过多年摸索,逐步实现了被动选择基础上的主动适应和积极作为,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小银行自身特点的、与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行差异化竞争的发展路径,被业界称为"莱商现象"。本文以莱商银行为例,对其成长过程进行还原、再现和剖析,以期对中小银行的业务拓展和风险防控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县级以下)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机构布局:县城有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邮政储蓄机构、政策性银行机构、农村信用社;县级以下的乡镇有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机构。在贷款业务方面: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以办理大中型企业的贷款和个人房屋按揭贷款为主;邮政储蓄机构只办理存单抵押小额贷款;政策性银行机构办理粮食收购及加工企业贷款。  相似文献   

20.
资本市场发展与商业银行业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波 《中国金融》2000,(5):26-28
资本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影响1 资本市场发展在加剧了商业银行在信贷市场上竞争的同时 ,缓解了信贷需求压力。资本市场发展使商业银行支持大行业、大集团的“双大”战略受到挑战 ,金融业的竞争加剧。资本市场的建立打破了企业需求资金靠走间接融资的独木桥、银行贷款一统天下的局面 ,发行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的不断涌现 ,一方面使社会资金直接流入企业的渠道拓宽 ,另一方面 ,使一些商业银行重点支持的客户的资金需求锐减 ,导致银行与大行业、大集团以信贷为纽带的银企关系受到冲击。同时 ,国家对投融资体制的深化改革 ,使商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