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发展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要支撑,而特色文化则是城市的灵魂。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展宁波特色文化,倾力打造宁波文化品牌,是这一伟大事业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新时期的宁波特色文化吸收了传统历史文化(包括商帮文化)的优点和精髓,并有新发展。以新思路、新举措来发展宁波特色文化,倾力打造文化品牌,可以提高宁波城市综合竞争力,确保宁波持续繁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孟子》的《告子章句上》论及:“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宁波初民在人与水的对话中,诞生了河姆渡文明;宁波先民从生存到生活的抉择中,开启了宁波文明的水之路。独特的四明之水,造就了宁波特有的水利文化,因此而孕育了宁波特有的稻作文化、运河文化、诗路文化、书香文化、渔文化、港口文化…一  相似文献   

3.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市文化大市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推动宁波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委“两创”总战略,紧紧围绕推进“六大联动”、实现“六大提升”这一主线,以建设集文化名城、创新之城、文明之城、和美之城于一体的文化大市为目标,大力实施先进文化引领、公共文化惠民、文化品牌提升、文化产业升级、文化人才支撑、文化创新推动“六大文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去年(2000年)10月20日。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扬州时。为扬州市城市文化建设作了重要题辞:“把扬州建设成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江泽民二○○○年十月二十日于扬州。”总书记的题辞不啻为扬州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认为。对于宁波都市文化的建设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扬州具有2480年建城史。宁波建城已届1180年。两城同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的淮扬文化与浙东文化似有融通之处。同属于江南文化的一支。  相似文献   

5.
陈民宪 《宁波经济》2005,(1):23-25,40
“人人享受文化”是宁波在新世纪社区文化建设中提出的一个发展理念。“人人享受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本质要求,既是执政党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文化利益的理想境界,又是每个公民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内在诉求。“人人享受文化”,实现公民的文化权利,必须积极探索社区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经济和文化在城市建设中具有不同功能和作用,城市的灵魂和核心是文化。宁波经济和文化发展尚不平衡。宁波城市文化建设应从深厚的地域历史文化中汲取资源,进行创造性的整合和转化,以培植宁波的现代城市文化精神,为新一轮城市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吴廷玉 《宁波经济》2005,(11):11-14,17
都市文化、都市精神和都市形象是构筑大都市的内在要求。宁波的都市文化建设必须按照构筑大都市文化的要求,采取“交叉战略定位”模式。重点实施都市文化的“三色建构”,打造时尚之都、活力之城,培育都市精神,塑造东方商都、滨水华城、和谐家园的都市形象。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化是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类对生态危机日益觉醒的背景下产生的。城市生态系统不仅包括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而且包括文化系统。宁波生态城市建设不能忽略“文化生态”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宁波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成为我们推进文化大市建设的重要资源和坚实基础。宁波要建设文化大市,必须进一步创新观念,正确认识文化对于一个城市的意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经营城市中,用文化打造城市的个性、品位和风范。  相似文献   

10.
文化大市建设中,如何打造一个独一无二的宁波城市文化特质,如何使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高度契合,相互相成,促进宁波经济新一轮发展,一个亟待解决的战略问题是:宁波城市主题文化的确立。本文通过对城市主题文化内涵与意义的诠释,分析宁波打造城市主题文化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宁波打造城市主题文化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宁波市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宁波市委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后,我国又一个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明确提出“文化强市”建设目标,全国注目,令人振奋。  相似文献   

12.
2014年5月30日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正式投入使用,使宁波地铁公共文化空间构建具备了可行性。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嵌入文化元素,提前布局文化发展空间,未雨绸缪,无疑是践行宁波文化强市口号的最好举措;汲取国内外轨道交通的文化空间建设经验,少走弯路,无疑是实现宁波地铁文化起步晚而发展又好又快的最佳途径。构建宁波地铁公共文化空间,一方面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潜在优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夏,新华社记者在评论中写道:“宁波,这座以源远流长的商业传统而闻名的城市,今天,她将以爱而闻名。”从此,宁波有了一张新的名片——爱心城市。从罗南英事件到造桥女孩严艺娜,再到最近的“顺其自然”等等,事实上,宁波胸怀天下、爱国济民“大善”精神,向前可追溯到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向细可延伸至社会的每个角落。宁波就是如此一座“大善”之城。本期文化视点关注宁波的“善”文化,希冀更能激发宁波人的自豪感。  相似文献   

14.
林大吉 《宁波通讯》2011,(20):36-39
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要以文化企业为主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快建设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宁波文化广场位于东部新城中央走廊,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总投资达32.5亿元,是宁波有史以来最大的文化综合项目,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对宁波文化产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营企业应运而生,民营企业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企业文化,民营企业文化,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综合体,是一种经济与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将企业管理从以往单纯的物质层次推进到了注重职工价值导向,道德规范,经营理念,行为方式和形象塑造的文化层次,如果说经济实力是民营企业的“形”的放,是民营企业的“神”,企业文化对于焕发企业精神,产生向心力和辐射力,对外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保进企业的二次腾飞,具有难以估量的影响和作用,东港二十年的发展实践证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强大的驱动力,是企业不断前进的不竭源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市着力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完善文化体制机制,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创新对外文化交流机制,培育市场主体,拓展输出渠道,积极推动宁波文化“走出去”。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6月,宁波被列为首批26个全国文化消费试点城市之一,是浙江省此次唯一入选的试点城市。"宁波市创建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基础好,要在试点到示范的过程中先行一步,争做创建工作的领头羊。"文化部专家组组长、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文化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祁述裕教授对宁波的工作作出了肯定。入选以来,宁波多管齐下,综合施策,使得  相似文献   

18.
慈孝文化是宁波文化史上的宝贵财富,具备了丰厚的人文内涵。在和谐社会建设成为时代主题的新时期,弘扬慈孝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在历史传承的基础上,当代的宁波慈孝文化建设又有了新的发展,并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若干具有普适意义的经验。为了进一步促进慈孝文化与和谐社会各项建设的契舍,还应当从内涵提升、制度保障、氛围营造等方面加以努力。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宁波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深入实施“六大联动”战略,全面建设“平安宁波”,加快建设“文化大市”,积极建设“生态宁波”,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保持了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势头良好,已成为全国首批文明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全国最容易就业城市。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这一重要论断,为我们充分认识加快文化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深入贯彻省、市委关于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决策,从宁波实际出发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着力提升宁波的文化软实力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