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的微软公司是世界头号软件“帝国”。近年来出击机顶盒市场,在美国市场上节节败北,后又转战亚洲,进军中国,推出“维纳斯计划”,闹得沸沸扬扬。微软的机顶盒在美国市场上已微“软”,在中国市场上就会运气好吗?做软件拿手的微软,硬件也能玩得转吗?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日本的经济实力不断增长,科学技术水平随着研究与开发所投入经费的逐年增加而令人注目。日本的汽车和家用电器充斥了美国市场,给美国的制造业带来了威胁。几年前,美国与欧洲一些国家的工业界采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办法,进军日本,以期吸取日本的技术,将产品打入日本市场。其中比较成功的是化学工业。美国与欧洲一些主要的  相似文献   

3.
在韩国,人们基本上看不到韩国以外的汽车在大街上飞驰,韩国的官员不论地位高低,大都乘坐本国品牌的汽车.尽管日本汽车几十年来都在攻韩国市场,但效果似乎一直不佳.欧洲及美国的高档车尚能切入韩国市场,相应的,一些在美国市场上占有相当份额的高档车在韩国也卖得不错,如"雷克萨斯"经常在韩国的高档车销售量中拔得头筹--韩国人坚信"雷克萨斯"是一款美国车,其实它是日本丰田旗下的车型.  相似文献   

4.
去年秋,我同盐城市人大耿副主任率团赴美国就项目洽谈、产品出口、设立窗口等内容进行了为期三周的经贸活动,并考察了一些市场及公司(企业),受到了一定启示。 一、企业必须直接走向国际市场。美国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出口市场,我国是美国第六大贸易对象国。我国约26%的出口商品直接或间接销往美国,如玩具在美国市场上约占40%,布料占25%,服装占14%,鞋袜占15%等,电子、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当前美国的汽车市场走向,认为美国汽车市场正处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增长迅速。我国与发达国家在节能汽车领域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应该抓住机遇进入美国市场,争取在新一轮世界汽车工业竞争格局变化中取得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6.
背景 80年代,日本半导体工业蓬勃发展、势不可当,其产品占领了大量的美国市场。美国12家半导体和计算机公司对美国不断失去半导体工业市场做出了反应,于1987年8月建立了美国半导体制造技术(SEMATECH)联合体,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建筑市场规模巨大,每年投资额上万亿美元,对包括中国公司在内的很多外国承包商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然而,外国建筑公司进入美国市场首先要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跟众多的当地分包商打交道.本文旨在通过对ALA合同条件的分析,并结合在美国从事分包管理的实践,探讨一些在美国进行分包管理过程中的做法和经验,以助于中国更多的建筑承包商能够进入美国的建筑市场.  相似文献   

8.
美国新闻署称:美国反倾销法旨在纠正出口商们的不公平做法,即在美国市场销售的商品价格大大低于在其国内市场或其他出口市场出售同样商品的价格。1991年,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共处理了59起反倾销案,其中有19起最终征收了反倾销税,如从挪威进口的大马哈鱼、从日本进口的平面电脑荧光屏和从中国大陆及台湾进口的镀铬圆形螺丝帽;其他案件或被否决,或以某种理由而告终止。  相似文献   

9.
在计算机应用日益广泛的今天,大容量存储器的市场是十分广阔的。随着微机主机性能的不断提高,许多国家(如日本、美国、法国等)近年来都致力于新型外部存储设备——激光光盘机的开发研究。只读式光盘机已进入实用阶段,随机读写式光盘机也有成品出售。但目前市场上的随机读写式光盘机有两大弱点:其一是存取时间慢,其二是误码率较高,因而大大影响了这种设备的推广。  相似文献   

10.
时至今日,美国雅皮士(Yupples)的消费行为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美国市场的策略,他们的消费行为的变化正受到市场人士的瞩目。雅皮士是些什么人雅皮士是相对于嬉皮士(Hipples)而言的。美国60—70年代一群青年人玩世不恭,生活放荡,以奇装异服、怪...  相似文献   

11.
时至今日,美国雅皮士(Yupples)的消费行为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美国市场的策略,他们的消费行为的变化正受到市场人士的瞩目。雅皮士是些什么人雅皮士是相对于嬉皮士(Hipples)而言的。美国60~70年代一群青年人玩世不恭,生活放荡,以奇装异服、怪...  相似文献   

12.
<正> 曾经在国际资本市场取得辉煌成就的野村证券,如今却节节败退.陷入了亏损的窘境。在野村1999年3月的中期合并报表中,赤字高达2319亿日元,其中大部分是在美国市场发生的亏损,这一巨额亏损将可能迫使野村选择退出美国市场。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日本证券业中惟一有可能与美国券商直接较量的野村证券遭受如此挫折?  相似文献   

13.
正当日本汽车频频遭到限额输美之际,南朝鲜小汽车却成功地打进了美国市场。 1986年,南朝鲜“现代汽车公司”原计划在美国销售10万辆“卓越”牌(EXCEL)小汽车,然而,仅短短四个月时间,就出售了48531辆。一年下来,总销售量已高达16.8万辆。并在美国西、东、南部31个州设立了162个代销点。这是“现代汽车公司”继1985年进军加拿大市场之后,创下的又一项惊人记录。  相似文献   

14.
七十年代,第六次中东战争导致了时间持续长久的世界性能源危机,发达国家的经济因此跌入了低谷,日本的高速发展也受到了致命的打击,只有他们的汽车制造业独享石油短缺的好处,生产的小型省油的轿车趁机打入美国和欧洲,使向来在汽车制造和销售方面称王称霸的美国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公司和欧洲的宝马、兰旗、沃尔沃等公司相继陷入经营危机,连年亏损。 物换星移,进入八十年代,石油危机缓解。各工业化国家的经济从负增长、零增长进入了低速增长的恢复发展阶段。世纪末会不会出现新的景气?日本汽车制造商面对着一个难判断的市场难题。小型低能耗经济型轿车在市场一边倒看好的局面显然是一去不复返了,轿车在朝高级化、豪华化的方向潜移默进,大型乃  相似文献   

15.
汽车工业是日本最大的基本产业。在日本有代表性的丰田汽车公司和日产汽车公司的汽车产量,1980年已超过了美国的福特公司,成为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大公司。日本的汽车工业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跃进,是因为它大大加速了以美国市场为中心的对外出口。然而由此而带来的日美或日欧之间的贸易摩擦却不容忽视。这个问题不仅局限于汽车产业,而且涉及整个日本经济。在八十年代,汽车工业仍然处于重要地位,它不仅支撑着日本经济,而且对日本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別是丰田汽车公司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和对美国贸易数量和品种的不断增长,中美知识产权纠纷日趋激烈,"337调查"已成为继反倾销之后中国产品出口美国的又一主要障碍,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选择"337调查"来限制、封杀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  相似文献   

17.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曾就读于多伦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高阳拒绝了诸多大公司的邀请,创立了GAO RESEARCH&CONSUL TING LTD公司,从事电力系统中应用信号处理的业务。如今他的公司已发展到近五十人的规模。公司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客户遍及美国,日本、南韩及欧洲各国。公司也由原来的无名小辈跃成为同行  相似文献   

18.
萨班斯来了     
在中国市场,现在最热闹的是风险投资商正在敦促被投企业快速上市,以实现获利退出的愿望.目前进入静默期的已不在少数,而其中选择到美国市场的又占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19.
由如东县乳胶总厂与华昌国际(香港)有限公司合资的南通如昌乳胶制品有限公司,通过奋力拼搏,闯过重重难关,成功地开发了无粉乳胶手套,使企业度过了濒临倒闭的危机,在江苏乃至全国同行业中率先起步,1991年不仅偿还了银行贷款,支付了银行利息,还在国际市场十分严竣的情况下,将2000万只无粉乳胶手套打入美国市场,创汇77万美元,当年盈利8.2万元。这对一个曾亏损近百万元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了不起的转机。  相似文献   

20.
对企业文化传播的内部营销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煜东 《经济论坛》2006,(12):110-113
一、问题的提出在上世纪70年代末,日本产品对美国市场进行了强烈的冲击。众多美国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发现美国产品不敌日本产品问题的原因是,长期以来美国人引以自豪的美国管理模式出了问题。美国人长期以来只重视管理中的“硬”因素和“硬”技术,而企业经营的成功往往是由“软”的因素所决定的。而基于整体价值观塑造的企业文化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由此,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掀起了一个研究企业文化管理的热潮,大批优秀著作涌现出来,如《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