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魏杰魏杰,1952年9月生于西安。曾先后获得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研究所所长。现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战略与政策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全国13个省、市的经济顾问,  相似文献   

2.
宋宏 《经济师》2006,(4):6-8
不久前,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魏杰教授应邀来安徽合肥讲学。笔者在此期间就当前经济管理学前沿问题之一的人力资本激励问题,专访了他。  相似文献   

3.
宋宏 《经济师》2004,(2):6-8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一开始 ,就把企业改革定位于“改革的中心环节”。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十多年的探索 ,先后从调整利益关系、隶属关系、权力关系的利改税、放权让利等一系列方面着手出台了许多改革举措 ,但是其效均不能尽如人意 ,企业及其资本的效率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直到 2 0世纪 90年代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模式 ,国有企业改革方才从以往的政策调整转变到制度创新上来 ,由此提出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和目标的国有企业改革新思路与新举措。然而 ,国有企业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现代企业制度绝非易事 ,其中的大量理论和实际问题或是尚未达成共识 ,或是有待寻找解决对策 ,因而围绕有关问题的讨论目前仍很活跃。前不久 ,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杰应马鞍山市有关方面邀请来皖讲学 ,作了题为《关于国有企业跨世纪改革与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的学术报告。笔者在听取报告时借机就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问题专访了魏杰教授。  相似文献   

4.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和北京大学中国都市经济研究中心于2008年12月30日联合举办了"回顾反思.展望一一纪念改革开放30年学术研讨会"。在开幕式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陈之昌主任、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程郁缀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伟教授分别发表了致辞。研讨会分别由经济学院副院长黄桂田教授、孙祁祥教授主持,清华大学魏杰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曹凤歧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姚洋教授和北京大学经济学院10余位教授、中青年学者发表了专题学术演讲,研讨会收集的论文将结集出版,现将部分主要发言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5.
《经济视角》2003,(3):40-40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杰就设立国资委的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 魏杰说,要想有效地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效率,必须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的专司机构:一是因为国有资产不同于自然人资产,在出资人不明确的情况下,就必  相似文献   

6.
王信川  张颖 《经济》2004,(8):46-46
2004年“五一”长假刚过,以研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著称的经济学者魏杰赴甘肃讲学,期间有人就“华亭事件”的一些关键问题向他求教,当时他并未表态。2004年7月16日,魏杰教授在北京世纪金源大酒店接受《经济》杂志专访,事实上,这是他第一次就此公开发表见解。《经济》:你是如何看待“华亭事件”的?魏杰:一个值得注意的背景是,在合并之初,省管的两个煤矿已严重亏损,而县矿煤矿在40多年的发展中一直赢利。既然如此,为何非得将他们合在一起呢?是不是有一些平均主义的动因呢?其实县矿资源面临枯竭的问题,是能够通过市场手段来解决的,比如,可以购买…  相似文献   

7.
《经济》2001,(10)
近日,著名经济学家魏杰关于市场经济研究的最新成果——《市场经济前沿问题——现代经济运行方式》一书由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魏杰《企业前沿问题》的姊妹篇。 《市场经济前沿问题》涉及对市场经济性质、原则、作用形式、体制以及市场经济与政府关系和与宏观经济关系这六大方面的“再认识”。 对市场经济原则的再认识是该书的重中之重,作者强调,搞市场经济,决不能以国情为遁词行违背市场经济原  相似文献   

8.
《当代经济》2011,(21):1-1
一、个人简介。魏杰,1952年9月生于西安。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979年大学未毕业提前考取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1982年9月研究生毕业后留西北大学任教。1984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博士生,1987年毕业后留中国人民大学任教,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研究生导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经...  相似文献   

9.
在奥运会前,北京一直对大陆和世界各地的务工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许多人来到主办城市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但随着奥运会的闭幕,北京的经济是否会步入赛后的低迷期?据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杰估计,奥运会来临前北京创造的相关就业岗位达200万个。这些岗位覆盖的领域广泛,包  相似文献   

10.
"历史好像是一条长河,人类好像在河中航行的船,坐在船上的人,有的是坐船的,有的是划桨的"--艾丰在清华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魏杰的眼中,就属于"划桨人".虽是中国第一代财经记者出身,他却远远超越了"报人"之谓,更被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赞之"想总理想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经济视角》2005,(3):19-19
清华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魏杰,不久前在民营科技企业协会十周年年会上表示,2005年产业结构调整将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这种结构调整将会给民营企业带来五大投资良机。  相似文献   

12.
见到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杰时,他正在评点坐在他对面一位学生的论文。《经济》记者在旁边等候时发现,魏杰的脸上始终保持着微笑。十七八岁就接触到经济学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顺利召开,中国经济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期。作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备受瞩目,影响深远。为此,《经济问题探索》杂志社社长段钢博士对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中国经济问题研究中心主任魏杰教授进行学术采访,并就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和2013年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度对话,现将对话内容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经济》2005,(8):124-125
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刘国光中国社会科学院特邀顾问、原副院长厉以宁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吴敬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梦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德水国家统计局局长崔占福国务院参事室主任陈清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范敬宜清华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艾丰国家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副主任杨尚德经济日报社原总编辑萧灼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卓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研究员何济海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周叔莲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魏杰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刘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钟朋荣北京…  相似文献   

15.
《经济》2005,(11)
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刘国光中国社会科学院特邀顾问、原副院长厉以宁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吴敬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梦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德水国家统计局局长崔占福国务院参事室主任陈清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范敬宜清华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艾丰国家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副主任杨尚德经济日报社原总编辑萧灼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卓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研究员何济海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周叔莲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魏杰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刘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钟朋荣北京…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包括:增强企业活力、完善市场体系和实行宏观上由直接控制为主向间接控制为主的转换。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宏观经济控制与调节问题便日益突出和尖锐。《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控制》(魏杰著、河北人民出版社)一书正是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这种迫切需要,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和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1995,(1)
三问题迫使企业改革分三步走著名经济学家魏杰认为,1995年将成为企业改革年。原因在于:第一,我国经济生活中已经出现了国有企业发展与货币稳定呈相反方向发展的严重问题。抑制通胀→国企亏损面增大→放松银根→国企亏损面减少→通胀压力加大。第二,我国经济生活中...  相似文献   

18.
2002年6月23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在逸夫会议中心举办了“卫兴华教授从教50周年学术座谈会”.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副校长林岗以及宋涛、刘海藩、杜厚文、吴易风、庄次彭、刘克崮、倪小庭、李连仲、洪银兴、魏杰、马庆泉、郭铁民、杨瑞龙、黄泰岩、马壮昌、王国刚、陈秀山、余利平、王元龙、张宇、黄家骅等专家学者以及经济学院近百名校友和师生参加了座谈会。卫兴华教授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在从教的50年里,他潜心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表各类论文及文章600余篇,出版著作40余部,总计近千万字,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20余项。  相似文献   

19.
《经济》2006,(3)
全国理事会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刘国光中国社会科学院特邀顾问、原副院长厉以宁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吴敬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梦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德水国家统计局局长崔占福国务院参事室主任陈清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艾丰国家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副主任萧灼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卓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研究员何济海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周叔莲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魏杰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刘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钟朋荣北京视野咨询中心主任樊纲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  相似文献   

20.
见到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魏杰时,他正在评点坐在他对面一位学生的论文。《经济》记者在旁边等候时发现,魏杰的脸上始终保持着微笑。十七八岁就接触到经济学的他,对经济总是有着独到的见解,媒体常用“快人快语”、“常有惊人之语”、“力排众议”、“谈锋健锐”来形容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