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特厚煤层采场上方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如何确定,关系着特厚煤层安全开采及保护煤柱留设等重大问题,开滦唐山矿业分公司与中国矿业大学联合开发,研制技术可行、操作方便的新工艺,解决了特厚煤层采场上方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的测定问题,为特厚煤层上方实现注浆减沉提供了注浆孔底部合理参数。一、特厚煤层采场上方覆岩导水裂隙带高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察哈素煤矿工作面回采后采空区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根据该矿地质条件和开采情况,采用将经验公式、井下仰孔注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2-2上煤层开采区域、3-1煤层开采区域及2-2上煤层和3-1煤层重叠开采区域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确定重叠开采区域采空区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特征。试验结果表明,2-2上煤层覆岩垮落带高度约为36m,裂隙带高度约为76m; 3-1煤层覆岩垮落带高度约为43m,裂隙带高度约为93m; 2-2上煤层和3-1煤层重叠开采区域覆岩垮落带高度约为48m,裂隙带高度约为110m。对比邻近矿井相关参数和理论计算结果发现,用井下仰孔注水法测试导水裂隙带高度比较可靠。  相似文献   

3.
厚煤层错层位巷道布置采煤法自发明以来在西山、开滦、义马、峰峰、新汶等矿区得到了实验或推广应用。其最大优势就是不留煤柱,实现无煤柱开采;创新回采工艺,解决了端头与巷道顶煤问题;巷道布置于低应力区,解决巷道掘进维护问题等。本文就错层位采煤法中有关三机配套选型和工作面设备安设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以期使更多煤矿对错层位巷道布置采煤法实践方面的认识更加具体,促进此采煤方法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以沿空掘巷区段煤柱为研究对象,根据具体的巷道围岩地质条件,分析了合理的巷道布置位置;采用现场实测的研究方法,分析了超前支承压力的影响范围,确定了内应力场分布范围,进而确定了小煤柱合理宽度。  相似文献   

5.
回采巷道围岩应力分布监测及区段煤柱合理尺寸留设对厚煤层的安全高效开采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以榆树湾煤矿2-2上分层煤为研究对象,通过工作面开采技术条件分析、煤柱合理留设尺寸理论研究和煤柱合理留设尺寸模拟研究等手段,分析煤柱及工作面围岩应力环境、不同宽度煤柱应力变化规律及相近巷道围岩稳定性,确定合理区段煤柱宽度。研究结果表明:根据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结果,结合榆树湾煤矿地质条件,最终确定20115工作面辅运顺槽和胶运顺槽间煤柱合理留设宽度为15m。  相似文献   

6.
现代矿压理论认为.应力集中程度对巷道的矿压显现程度起决定作用.将巷道布置在煤柱下方的低应力区是实现主动控制巷道稳定性的根本途径.然而巷道布置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并不都能将巷道布置在应力降低区.这就需要研究近距离煤层煤柱在底板中的分布规律和影响范围.对下部煤层回采巷道的合理位置进行探讨.提出近距离下部煤层回采巷道的合理位置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煤柱尺寸是影响煤柱稳定性及沿空巷道掘进和支护的主要因素。为了保证沿空巷道的稳定,留设煤柱尺寸成为关键问题。煤柱的宽度是从采空区右侧煤壁到沿空巷道左帮煤壁的水平距离,影响上一区段工作面回采产生的侧向支承压力对煤柱及巷道围岩破坏程度。以高头窑煤矿G3-1106工作面和G3-1107工作面辅助运输顺槽为工程背景,运用极限平衡理论计算出保护煤柱尺寸范围9.2~10.8m。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留设不同宽度煤柱时煤柱和巷道稳定性。结合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留设10m煤柱符合要求。通过在巷道布置测站,结果表明:在10m煤柱下,巷道顶板及两帮围岩变形量较小,巷道基本保持稳定。巷道及煤柱稳定性随着煤柱尺寸增大,影响逐渐变小,最后处于稳定状态,煤柱过大会造成煤炭资源浪费,选择合理的煤柱尺寸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西山煤电马兰矿南五采区典型近距离煤层群地质条件为工程背景,分析了传统下部煤巷布置方式的优缺点,并采用数值模拟具体研究了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后其采动应力分布特征,基于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提出了在上部煤层群大范围开采结束后,下部煤层回采巷道采用同向内错的巷道布置方式,为类似煤层群开采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对五虎山煤矿现场实际生产地质条件和该矿的采准巷道围岩力学性质及几何参数,通过建立FLAC3D数值模型,分析当上下位煤层层间距和上位煤层采空区煤柱宽度一定时下位煤层运输顺槽的围岩变形特征、塑性区分布特征及巷道围岩应力分布特征,并总结相关规律;最后结合现场实际生产情况,确定了下位煤层首采面运输顺槽布置的合理错距,最终为该矿的采准巷道布置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缓倾厚煤层沿空留巷煤柱的尺寸效应,本研究对不同沿空留巷护巷煤柱宽度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空区跨中顶板下沉变形量随沿空留巷煤柱宽度增加,巷道临近采空区顶板下沉变形量先增后减,煤柱宽度为5m时,采空区跨中顶板下沉量最大。随着煤柱宽度的增加,煤柱内的应力趋势由拉应力向压应力转换,当煤柱宽度≥7m时,煤柱范围内应力分布呈现主压应力特征,仅煤柱两侧表层围岩承受较小拉应力,中部出现较小压应力集中区;当煤柱宽度为7m左右时,缓倾斜煤层沿空留巷护巷窄煤柱的安全性较高。这种煤柱尺寸可有效避免煤柱承载过大,将竖向压力向巷道实体煤侧诱导,达到减小巷道顶板拉伸破坏,并将采空区剪切破坏带剥离沿空留巷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彬长小庄矿业有限公司充分收集并分析小庄煤矿勘查时期、建矿阶段和生产过程中的地质资料,作为本次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探查工作的地质背景,利用现代勘查手段,探查煤层开采后上覆岩层的破坏状况,分析4煤采动垮落带、裂隙带发育高度规律;查明4煤开采后40204工作面采空区垮落带、裂隙带发育高度和40309工作面采空区垮落带高度,为矿井防治水工作及矿井采掘布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某矿井为例,研究了巨厚煤层开采,导水裂缝带的计算方法,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说明,提出了《矿山开采沉陷学》更符合巨厚煤层分层开采导水裂缝带的计算。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煤炭开采对各个含水层的影响及程度。  相似文献   

13.
根据谢桥煤矿1232(3)工作面的工程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应用数值模拟分析煤柱在5m、7m、10m、15m宽度时,巷道围岩中的应力场、破坏场以及位移场的分布变化特征,从而造成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最终本着巷道周围应力集中范围小,巷道变形小,破坏范围少的原则确定合理的煤柱宽度,避免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榆树井近距离煤层组"两带"的高度,深入研究开采覆岩破坏规律,并为合理留设露头区安全煤岩柱提供数据依据,本文以榆树井矿区近距离煤层组工作面为例,利用实测对比法、《三下采煤规程》经验公式法和综放开采"两带"公式法,预测了工作面的垮落带和裂隙带高度。结果表明:榆树井煤矿11204工作面垮落带最大高度为8.5m,垮采比5;11204工作面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为55.58m,按照综合采厚计算裂采比为12.43;近距离厚煤层组下组煤开采时,上层煤的底板破坏范围与下层煤的垮落带发育范围有重合区域,加剧了下层煤垮落带的高度发育。  相似文献   

15.
根据庞庞塔矿10-102综放工作面的工程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在理论计算基础上,提出三种不同宽度的小煤柱留设方案,然后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分析区段煤柱在6m、7.5m、9m宽度时,经历各采动阶段的巷道围岩应力分布特征和变形情况,最终本着巷道周围围岩应力集中的范围小,围岩变形量小,煤柱稳定性好的原则确定合理的煤柱宽度,避免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泰安煤矿实际地质采矿条件,运用相似模拟实验,并结合导水裂隙带高度的经验公式,分析得出浅埋煤层水体下导水裂隙带高度及其发育规律。主要表现为:①随着工作面的推进,上覆岩层周期性出现跨冒,先前出现的裂缝产生闭合,跨落岩层的碎胀率较小;②在移动边界一侧,上覆岩层的裂隙边界与煤层成45°左右的裂隙角。而在永久边界一侧,上覆岩层的裂隙边界与煤层成60°左右的裂隙角;③未达到充分采动,则永久边界一侧的裂隙发育角度要减小,裂隙发育程度也要减小,甚至会减小到移动边界(回采工作面)一侧裂隙的发育角度45°。  相似文献   

17.
急倾斜中厚煤层柔性掩护支架采掘一体支护无煤柱采煤法对巷道断面进行优化,在区段平巷内使用与工作面一致的柔性掩护支架;在工作面上端头,区段回风平巷的柔性掩护支架自然过渡到工作面内的柔性掩护支架;在工作面下端头,工作面内的柔性掩护支架自然过渡到采空区,维护巷道成为区段运输平巷并且兼做下区段的回风巷道,下区段回采时不再掘进区段回风平巷;同时也取消了工作面安装和撤出柔性掩护支架的工序,并且取消了工作面辅助运输巷道,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产量,提高了掘进和工作面布置速度,确保了上下区段之间正常接替的可靠性;取消了区段煤柱提高了回采率,减少了采空区内的自然发火,为回采工作提供可靠的安全指数。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了特厚、厚煤层开采工作面巷道布置方式,一种是布置两条巷道,一种是布置多条巷道。在分析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某煤矿综放工作面情况,分析了不同布置方式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峰峰集团孙庄采矿有限公司始建于1958年,1972年10月1日投产,是一座衰老矿井.目前靠回收边角残煤维持矿井产量。矿井地质条件复杂.断层裂隙发育.煤层局部倾角大(最大倾角达36°),井田内小煤窑数目多且其开采范围不详。在回收位于上述地区残煤时.掘进期间遇到的问题比较多,主要包括:煤层倾角大,煤柱狭小.巷道布置难度大,巷道掘进时平均角度为+28°.最大可达+33°.由于角度大.巷道掘进时片帮严重.甚至造成冒顶事故;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研究某煤矿开采煤柱工作面的分类、巷道布置、回采工艺及回采技术。通过多方位的思考,采用了科学合理的方案及回采技术,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既的同时,为复杂条件下煤柱工作面的回采提供了较好的安全技术和回采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