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2.
3.
4.
上市公司终极控制股东在资本结构决策上主要考虑负债的股权非稀释效应、负债的破产威胁效应以及负债的利益转移限制效应,并通过增加终极控制的复杂程度来扩大资金资源占用,达到既获得控制权私人收益又避免声誉损失。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我国2007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案例为样本,使用二元Probit模型,从终极控制人视角,对我国特殊体制情景之下终极控制人的性质和持股比例与并购模式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终极控制人对上市公司并购模式选择具有显著影响,其中,终极控制人为政府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专业化并购、关联并购以及同区域并购;终极控制人持股比例越高的上市公司,越倾向于专业化并购、关联并购、同区域并购。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2000年至2008年间1 048至1 573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资本结构和盈余管理的经验关系.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控制人性质对该关系的影响,发现:在控制住公司治理、企业特征和行业结构等因素后,企业负债经营程度与盈余管理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是否国有控股并不改变这一检验关系.以上实证结果表明,随着负债经营程度的提高,企业可能会增加盈余管理,以降低企业违反债务合约概率. 相似文献
7.
民营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特征与债务筹资决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民营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特征对债务筹资影响的分析后发现,在我国民营全字塔股权结构上市公司中,当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程度越大时,上.市公司的负债比率越高,集团控制上市公司以及非创始家族上市公司的负债比率,分别显著高于非集团控制上市公司和创始家族上市公司,是否指定管理者上市公司的负债比率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民营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特征对现金股利决策影响的研究发现,在民营上市公司中现金流权越大,上市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的概率和支付水平较高,当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程度较高时,其分配现金股利的概率和支付水平均较低。当终极控制人指定上市公司管理者时,上市公司派发现金股利的概率和支付水平相应较高。当上市公司属于集团控制时,终极控制性股东在上市公司中的分离程度也更大,发放现金股利的概率和支付水平均较低。而是否创始家族对现金股利发放概率和支付水平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杨德明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8,22(6)
在股权分置改革中,终极控制人性质是影响对价的重要因素,表现为: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对价显著地高于私有产权控制的上市公司;而中央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对价显著地低于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在控制了其他可能影响对价的因素后,该结论依然稳健地存在。由于对价过高反映了大股东的损失,因此,本文的研究结论意味着,股权分置改革中可能存在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相对而言,中央政府、国资委对国有资产的监管更富有成效。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民营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特征对现金股利决策影响的研究发现,在民营上市公司中现金流权越大,上市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的概率和支付水平较高,当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程度较高时,其分配现金股利的概率和支付水平均较低。当终极控制人指定上市公司管理者时,上市公司派发现金股利的概率和支付水平相应较高。当上市公司属于集团控制时,终极控制性股东在上市公司中的分离程度也更大,发放现金股利的概率和支付水平均较低。而是否创始家族对现金股利发放概率和支付水平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资金是一个企业的命脉,想创办一个企业需要资金,企业在运转过程中更需要大量的资金。如果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缺少资金,出现了造血功能障碍,又没有新的血液(资金)输入,企业的生命就会很快枯萎、死亡,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企业的资金又有多种来源,不同的来源渠道又形成不同的资金成本。资金成本就是企业取得和使用资金而支付的各种费用。它包括资金占用费用和资金筹集费用。在满足企业资金需求的过程中,如何降低资金成本,选择最佳最优的资金结构,是每个企业梦寐以求的。 相似文献
12.
依据股权结构集散程度,将代理问题分为经营者代理问题和控股股东代理问题。本文对国内外资本结构与经营者代理问题和资本结构与控股股东代理问题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并对其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金字塔”结构、两权分离与公司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的集团化伴随着"金字塔"式的多层控股结构的产生,"金子塔"股权结构带来了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进而对公司价值产生影响。文章运用我国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金字塔"股权结构、两权分离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状况与影响机制。研究结论对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完善公司治理、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研究资本形成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国外资本、金融资本与真实资本三者之间要适度发展,资本形成不足或过度均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如果资本的形成过程和转换机制由市场主导,偏离适度的资本在市场机制下就会自动恢复到适度状态,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对国外资本、金融资本、真实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检验发现,金融资本深化率和国外资本与开放经济条件下社会总资本比率的提高,以及金融结构与融资结构的改善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而真实资本深化率和金融资本与真实资本比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却呈现出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刘新玲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1,(2)
资本结构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合理有效的资本结构不仅影响企业的资金成本,对于企业应对财务风险也有一定的作用。论文以医药企业东北制药为研究对象,对公司的资本结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对资本结构提出具体的优化对策,以期促进医药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公司估价与基于价值管理的资本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公司估价所涉及的概念以及如何正确进行估价才能反映公司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价值管理的资本结构,进一步探讨最佳资本结构对于公司价值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公司估价与最佳资本结构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些研究对投资人和管理当局具有启示。 相似文献
17.
理论与实证表明,我国企业资本结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具有相关性,并测算了我国上市公司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最优资本结构区间,认为提高我国企业价值就要抑制过度股权融资,加强债券融资。 相似文献
18.
文章针对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正在试点实施的国有企业管理改革,即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瓶颈”——监督与控制问题,通过参考国外政府预算监控的实践经验,借鉴系统审计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了构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体系的多维网络式监控系统的主张,即由内部监控系统和外部监控系统协同构建,并且对该系统构建的理论依据、主体、目标和方法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我国保险企业资金运用起步较晚,总体发展比较落后。如何进一步拓宽保险企业资金运用的渠道,促进我国保险企业资金的正确高效的运用,是关系到我国保险业未来存亡与发展的关键。本文对我国保险企业资金运用的现状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当前金融危机下保险企业资金的诸多机遇与挑战,并针对我国保险企业资金运用状况提出对策与建议以指导国内保险企业资金的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20.
资本结构是企业在筹资决策时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合理的资本结构是企业未来健康发展的的主要因素。但是企业的资本结构在企业持续经营的过程中不可能保持一直不变,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在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在最合适的时机对企业的结构作出调整,而作出了错误决策,导致企业破产。因此必须在适当时机作出资本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