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佤族先民创造了辉煌的民族文化,木鼓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在佤族人民心中,木鼓既是崇拜之物,又是通神之器、通天之鼓。木鼓是佤族民族精神的象征。木鼓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这其中摒弃了不良的习俗,发扬了优良的内涵,传承了佤族优秀的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从而成为佤族文化的瑰宝。  相似文献   

2.
佤族是中国古老民族之一,也是云南特有的民族。佤族"司岗里"民俗民间体育文化是佤族历史文化的丰厚遗产,佤族传统体育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可以说每一项体育运动中都融入了佤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长期以来这些体育运动项目不但深受佤族人民喜爱,而且也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司岗里"民俗民间传统体育活动蕴含了巨大的民族文化精神和宝贵的体育发展经验。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田野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云南佤族传统体育运动进行分析,深入探究"司岗里"民俗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并对现代体育发展有所启发,可以说这一经验的获取也是发扬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民居是民族文化的智慧与结晶,积淀了民族文化发展与变化的历史痕迹。佤族的传统民居体现了佤族文化的丰富内涵,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佤族所特有的文化心理结构。探求佤族传统民居深层的文化意蕴,在今天创造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新建筑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佤族主要居住在云南境内。佤族人民的节庆活动很多,主要有迎新谷节、播种节、新水节、“比安南尼”节、春节等。佤族的节庆活动中蕴涵着丰富的民族体育文化因子,极大地促进了佤族人民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佤族的葬礼     
认识佤族的文化遗存,透彻了解这个民族的精神内核,大概莫过于审视这个民族的葬礼了。佤族的葬礼,标志着死者向灵魂的角色转化,或者成为祖灵由人们供奉,或成为鬼魂让人们恐惧。  相似文献   

6.
佤族的创世神话,蕴涵和展现了世人同宗,团结友爱;勤劳勇敢,为民造福;善恶有报,惩恶扬善和诚信友善,重义轻利等伦理道德观.研究佤族创世神话中的伦理道德观,对于弘扬佤民族精神,建设佤族和谐社会,将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佤族、布朗族、德昂族民族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已成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至关重要的社会关系,是我国革命和建设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佤族、布朗族、德昂族是云南古代濮人的后裔,是同根同族同源的古老民族,探讨佤族、布朗族、德昂族的民族关系,对于构建新时期的民族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佤族传统社会的控制体系主要包括:禁忌、宗教信仰、道德规范、组织控制和艺术。这些软性的控制方式为佤族社会的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同时也有其不利影响。如何继承精华,消除不利影响,是每个民族在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去西盟之前,我就听说过许多佤族的故事了。有人认为他们是云南最原始的文化,过去曾经种植过罂粟,而如今缅甸的佤族仍然还在从事这个古老的行业。特别令人惊奇的是,据说他们过去曾经有用人头祭谷子的习俗,所以佤族的“佤”字对孩子最具震撼力。听到了这些后,我急不可耐地希望亲眼看一看这个传奇神秘的民族。  相似文献   

10.
沈霞客 《中国西部》2014,(43):50-59
<正>自远古起,佤族世居于澜沧江与萨尔温江之间,处怒山南段,因山隔雾障,少平坝,称阿佤山区。普列汉诺夫说:"图腾崇拜的特点就是相信人们的某一种血缘联合体与动物的某一种之间存在血缘关系。"佤族是一个信仰万物有灵的民族,其原始崇拜主要表现为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神灵崇拜、英雄  相似文献   

11.
"魔巴"是佤族社会中从事原始宗教祭祀的巫师,是佤族传统社会中的"知识分子",对传承佤文化并推动佤族社会发展起过重大作用.应历史地辩证地看待"魔巴"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2.
“魔巴”是佤族社会中从事原始宗教祭祀的巫师,是佤族传统社会中的“知识分子”,对传承佤文化并推动佤族社会发展起过重大作用。应历史地辩证地看待“魔巴”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3.
张勇 《乡镇经济》2010,1(1):40-43
毛泽东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批判继承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崭新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与超越,是毛泽东执政思想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恒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14.
近现代以来,争取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两大根本任务.这两大历史任务,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鲜明主题之中.五四运动的爆发,是中华民族命运的转折点,是民族走向复兴的崭新起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命运发生根本改变的标志性事件,是民族走向复兴的第一个里程碑;改革开放作为“第二次革命”,它的实行,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和立于世界民族强林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近现代史上的这三次历史巨变,都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引领民族复兴梦的进程,推动了民族复兴一步步地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毛泽东文化观的核心内涵是人民当家作主,是劳动人民创造了文化,文化是人民群众的文化,中国的文化形象应当是"主权在民",文化要服务于人民,文化要成为动员人民,团结人民,激励人民,给人民以力量的精神武器。毛泽东着眼文化的战略是伟大的,伟大的战略造就了伟大的中国文化形象。在改革开放,复兴中华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的文化观能给人们以极大的启迪,从而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6.
刘晓云 《乡镇经济》2010,1(3):11-14
邓小平为人民服务思想,是留给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既承袭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的优秀精神,又创造性地借鉴和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念的精华,同时良好家庭环境和不平凡的成长经历是邓小平为人民服务思想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历程则是邓小平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实践基础。正因如此,邓小平为人民服务思想显现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有着鲜明的先进性、突出的时代性、严谨的科学性和高度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17.
韩凤霞 《重庆与世界》2014,(3):61-63,71
总结90多年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的革命史、建设史和改革史,可以看到,我们党在弘扬与培育中国精神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取得了辉煌的业绩。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弘扬和培育中国精神,不断增强全民族的精神力量,确保广大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