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老挝多民族融合的关键在于平等的发展权利,受教育机会和质量成为衡量少数民族群体发展指数重要依据.随着老挝日益融入全球经济,国内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需求日益迫切,如何有效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保证各民族经济和社会平衡发展,成为老挝政府所需解决的迫切问题.该文以公共产品理论为视角,分析推动老挝政府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公共产品供给的动力和目前供给状况,探讨老挝在国内经济发展极度落后的背景下如何有效供应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公共产品,尤其是保证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稳步推进,以实现民族融合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
李定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课程与教学论专家,先生在民族基础教育领域的研究也是影响巨大,"十五"期间承担了全国教育规划重点课题《西北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研究成果在西北民族地区扎土生根,建构了西北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带出了一批从事西北民族地区课程与教学的研究骨干队伍。  相似文献   

3.
现有校本教材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中,而校本教材建设在民族地区的高校教材建设中同样迫切。论文以《阿坝州旅游地理》校本教材建设为例,探讨民族地区高校的校本教材建设,以期对民族地区高校校本教材建设提供借鉴意义。现有旅游地理相关教材的内容未能充分体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实际情况。因此,在民族地区高校开发本土旅游地理教材,不仅可以充实学校的教育教材体系,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弘扬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4.
民族教育研究在推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前瞻性、先导性作用。新时期我国民族教育研究工作的原则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族教育研究工作;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大力推动民族教育研究的理论创新;坚持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服务的方向;坚持传承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坚持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新时期我国民族教育研究的主要任务有:民族教育学理论体系的研究与构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问题的深化研究,民族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问题研究,民族教育的特殊政策研究,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模式的研究,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问题研究,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国际比较研究,民族认同与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教育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21世纪初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在国家课程政策的引导下,学术界开始从理论上探讨民族地区地方课程的开发的一系列问题,各个民族地区也在争先恐后的开发自己的地方课程。然而,从近15年来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的状况来看,大多数都没有将地方性知  相似文献   

6.
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成绩,日益成为边远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美国阿拉斯加土著学区的"文化数学项目",发掘民族传统文化,并有机整合到小学数学课程,明显提高了学生数学成绩。体现了一种"针对文化的学校教育"理念。边远民族地区农村课程开发,应当充分重视文化适切性和本土内源性,并与现代知识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7.
影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非经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非经济因素有历史因素、自然因素、教育因素、文化因素、政策因素等。要克服阻碍民族经济发展的非经济因素,需要发展教育、更新观念,加强基础设施、实施优惠政策等,使民族地区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成果斐然,但随着发展深入,民族地区人才匮乏的问题逐渐凸显,民族教育对此责无旁贷。我国民族教育目前存在底子薄,民族院校办学定位不准以及不同层次民族教育发展不均衡等问题。解决好上述问题才能勾画出民族教育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作为最根本的精准扶贫,教育治理反映着精准扶贫的效果。但长期以来,民族教育成了政府管理的"独角戏",缺少治理的理念和实践。教育精准扶贫视野下的民族教育依法治理,就是要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下,将民族教育置于民族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考量,并针对性的提出精准解决问题的教育对策,助力民族地区脱贫。这一过程涉及不同学段和类型的教育。依照《教育法》的规定和要求,民族教育依法治理就是要进一步扩大和保障民族地区学生的受教育的机会,实现其受教育的权利,即学前教育要扩大教育机会、基础教育要改善办学条件、职业教育要精准定位、招生和资助、高等教育要出台精准招生办法等综合治理路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关系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教育的状况,对社会的安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基础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和根源,因此,基础教育的发展状况,从根本上决定了基础教育以后其它教育的发展程度。从财政学角度对基础教育的发展进行探讨,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际意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利用26个省和直辖市的1992~2002年的Panel Data数据,实证分析了基础教育水平、地区经济实力、人均资本等变量对地区外贸的影响,得出了当不考虑地区差异时基础教育对中国外贸的作用不明显、当考虑地区差异时基础教育水平对各地区的外贸有显著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属于欠发达地区,人才开发管理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尤其是创新型人才。因此,对西部民族地区企业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和保持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西部民族地区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仍面临着创新型人才培育的文化基础薄弱,培育条件不足和培育方式不明确,创新型人才闲置和流失,缺乏激励机制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整体文化素质、训练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采用创新管理模式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教育观念等原因,造成教育落后,集中表现在文盲率高, 中小学生辍学率高,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现代远程教育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超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唐曼莲 《全国商情》2010,(12):117-118
想到是做到的前提,明确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能积极引导推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行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它既是表达方式、方法问题,更是根本立场、观点、途径、条件问题;它由我国民族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和民族地区同胞的实际需要所决定;能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民族地区得到创造性的落实,促进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催化民族群众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批判“三股势力”的恶劣性,以实际行动建设祖国,振兴中华。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西部基层地区落后的教育体系已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一大障碍,因此必须加快发展西部教育。从中小学基础教育、职业技术培训和企事业学习等多角度出发,纵观了西部基层地区远程教育开展现状,并就现行远程教育的多元化思路在资金、语言、师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就如何在西部基层地区继续有效开展多元化武远程教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向大众 《现代经济》2007,6(10):45-46
人力资源自由流动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佳方式。我国人力资源的基本流向是民族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内陆地区流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农村流向城镇,造成这种流向的原因很多,劳动收入差距的客观存在是最直接的原因。其流动的结果是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源净流出大于净流入,特别是导致优质人力资源大量外流,这种状况直接影响到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是民族地区有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湖南民族地区有着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但由于掠夺式和粗放型的旅游开发,导致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引发了生态环境问题。要想实现湖南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引入生态环境补偿。为此,本文根据旅游活动中各利益相关者(中央和地方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当地居民)对旅游地生态环境的需求及影响,从旅游地生态环境补偿的主客体、强度、渠道和方式等方面,建立湖南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8.
湘桂黔侗族地区城镇体系与中心城市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桂黔侗族地区是我国侗民族的主要栖息地,也是我国的一大贫困地区,加强这一地区的城镇体系与中心城市建设,带动该地区的民族经济已成大势所趋。采取强化中心、适度均衡、系统开放、水乳交融的方式,建立以怀化、凯里、柳州为中心,以铜仁、靖州、镇远、黎平等城镇为辅助的城镇体系,是该地区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万力 《现代经济》2007,6(9):61-62
本文从跨越式发展的理论研究入手,通过对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实现贵州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不利因素,提出了实现贵州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民族旅游是指游客被异域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的少数民族所吸引,而前往“异文化”人群去体验异域风情的一种短暂旅游经历。民族旅游就像一把“双刃剑”,既推动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对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发展带来了诸如价值观的退化、传统文化的过度商品化和庸俗化、民族文化出现“涵化”、“同化”现象等一些负面影响。对于这些负面影响,应该理性、客观地认识,并加强对民族旅游的规划与管理,促使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