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旅游地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及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旅游规模的不断扩大,旅游给旅游地带来的经济影响、环境影响和社会文化影响日益明显,这些影响较长时期作用于旅游地居民,引起旅游地居民相应的心理体验和态度反应,形成其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旅游地居民的支持与否对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旅游地的开发、规划与管理具有深刻的影响力。文章对旅游地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及感知影响因素研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随着移动网络和智能设备使用的增加,利用互联网这一数字化平台进行搜索、浏览和收集有关旅游目的地各种资讯的游客数量不断增长。本文主要研究新疆旅游目的地形象,利用旅游大数据作为研究手段,通过分析携程旅游网站上的游记等网络文本,结合ROST内容挖掘软件,精准概况游客对新疆旅游地的感知印象。基于此设计调查问卷,借助Analysis of Moment Structures软件的SEM,验证本文提出的假设成立。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Python、Gephi平台,利用HanLP、SnowNLP等自然语言处理(NLP)工具对比分析中国京津冀、长三角两大城市群的旅游形象感知,对其进行词汇分析、双词共现短语、语义网络分析,实现从点、线、面层层递进式探索。研究表明:(1)京津冀、长三角认知形象在旅游目的地、旅游配套设施、旅游资源等方面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同时两大城市群旅游形象各具特色。(2)京津冀、长三角情感形象感知以积极情感为主,消极为辅,中性占比最低。相对于长三角情感形象,京津冀积极情感占比较多,消极情感占比较少。(3)旅游资源距离和类型等影响旅游形象关联。(4)两大城市群整体旅游形象感知具有小世界网络属性,其语义网络呈现“中心—外围”结构,且以正面形象为主。(5)文章构建城市群旅游形象的“T(旅游者)—S(旅游空间)—R(旅游资源)”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4.
以县域旅游形象感知影响因子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服务设施、环境气氛、旅游资源、投资管理、休闲氛围为5个一级指标,选取基础设施、住宿接待能力、环境保护与改善等18个二级指标来建立相应的层次模型,运用AHP法计算出各影响因子的权重。结果表明:一级因子层中对县域旅游形象感知影响力最强的两个因子为投资管理和旅游资源;二级因子层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因子为旅游营销管理和旅游产业定位。  相似文献   

5.
赖艳 《时代经贸》2014,(4):190-190
本文通过回顾以往国内外城市旅游研究文献,梳理了城市旅游出现的历程以及相关的概念界定,并且系统阐述了国内外城市旅游研究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7国内外城市旅游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6.
文章把中外旅游机构网站和旅游论坛网站内容作为切入点,从"城市"、"乡村"、"景观"、"旅游服务"、"社区生活"、"地方文化"、"地理区域"和"旅游过程"八个维度,采用内容分析和对应分析方法,把旅游机构网站对新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宣传与旅游论坛网站旅游者游记中的感知进行对比分析后,结果显示:国内机构网站偏重于对景观主题和城市主题的宣传,国外机构网站宣传的新疆旅游目的地形象主题比较综合,包括景观、旅游服务、乡村、地理区域等主题,而旅游论坛网站则反映出游客对新疆地方文化、社区生活和旅游过程主题的关注,感性色彩明显。  相似文献   

7.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在旅游业的广泛应用,网络形象对旅游业的影响日益凸显.通过对相关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回顾与梳理,对乡村旅游网络形象的概念和组成要素、评价方法和影响因素进行阐述.指出对国内研究的启示,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旅游决策在旅游行为领域中至关重要,亦是旅游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对国内外旅游决策相关文献系统梳理,研究集中于其概念、决策过程、影响因素、决策模型等四个方面。通过对旅游决策的综述研究,旨在为明确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咸宁温泉游客为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和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温泉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温泉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因素主要由温泉旅游环境形象、服务设施形象和产品形象及功能形象等四大因子构成,且形象感知因素对游客满意度有显著影响,但不同的形象感知因素对游客满意度之间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0.
《经济地理》2021,41(3):231-239
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收集在线游记文本建立文本数据库,可获取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综合感知形象,为城市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以携程网、去哪儿网攻略收集的游客游记文本作为研究样本,基于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认知—情感"模型,运用文本分析法提取大连市的形象感知高频特征词,探索游客对大连市的旅游形象感知并运用百度指数分析校验。结果表明:(1)海洋、广场、公园是游客对于大连旅游形象的基本认知形象,体现其滨海旅游资源特色突出。(2)游客对于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旅游活动的满意度较高,评价中以积极情感为主。消极感知的主要来源具体反映在景区(点)门票、旅游服务态度、交通基础设施破旧等旅游基础设施与配套方面。(3)整体形象感知上,大连市的整体形象感知是滨海旅游胜地、"广场之城",正面积极感知占比较高。(4)游记语义网络图呈"核心—次核心—外围"圈层结构,以大连为核心,大连—广场,大连—海洋,大连—老虎滩是网络图中联系较为密切的关系链。  相似文献   

11.
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认知是影响旅游活动的重要因素,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和市场营销策略的选择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许多因素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都产生影响,其中认知的时间特征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的影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课题:旅游者对不同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的先后顺序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是否产生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程度如何。文章以银川沙湖与榆林红碱淖为例,对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中的“先入为主”与“既成事实”效应进行了分析,初步证明旅游者对不同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先后顺序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产生影响,并针对案例景区的情况,强调了旅游形象定位与市场营销中的先发优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论城市形象的旅游导向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夏学英 《经济地理》2002,22(5):620-623
城市形象是近年来城市科学和城市规划界探讨的热点。城市形象建设不仅是城市经济发展、改善投资软环境的新思路、新方法,而且是促进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举措,城市形象策划、定位、行销的旅游导向性发展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如何正确认识城市形象的旅游导向性,使城市形象更好地发挥促进城市及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当前城市城市形象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养生旅游开发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者需求的变化及中国源远流长的养生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使中国养生旅游的开发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文章在研究养生旅游的三大客源市场的基础上对养生旅游进行市场定位和主题设计,提出开发养生旅游的模式及其相适用的养生旅游类型,从而为养生旅游的开发建立了一个基本的框架。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分析了旅游形象对于一个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性以及吐鲁番葡萄沟景区建立旅游形象的紧迫性。然后结合吐鲁番葡萄沟景区的实际,分析其旅游资源的现状及特色,运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吐鲁番葡萄沟景区的旅游形象进行受众调查,并对其旅游形象替代性进行分析,然后定位吐鲁番葡萄沟景区的旅游主题形象,最后从理念形象(MI)、视觉形象(VI)、行为形象(BI)、旅游形象传播四个方面对其旅游形象进行塑造。  相似文献   

15.
用国际通用的现代化评价指标判断,中等发达地区以现代化发展水平和历史阶段,大体上代表着全国总体的平均水平。所以,通过选取杭州市桐庐县乡村旅游为例,借助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虚拟回归分析方法,得出游客满意度的差异,以其主因子作为切入点,分析出以桐庐县为代表的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而为中国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国旅游经济的省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本文选取6个反映旅游经济状况的代表性指标,海外旅游接待人数、国内旅游接待人数、旅游创汇、国内旅游收入、旅游企业数量、旅游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利用具有全国可比性的权威性数据,计算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旅游经济密度,采用顺位得分法排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旅游经济位次,并对排定的位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商业银行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后哥本哈根时代,节约减排已成为全世界社会经济的紧迫课题之一。商业银行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参与部门,在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国家战略的契机下,通过其信贷杠杆以及银行支持政策,提高了新能源产业的综合效率,在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升级等各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分析商业银行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角色和问题,确定银行支持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从而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最终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8.
双重效应原则是判断具有双重结果的行为是否具有道德合理性的准则。该原则既关注行为意图,又关注行为后果,将意图和后果纳入同一准则中,克服了义务论和后果论在评价行为方面的局限性,对解决义务论和后果论所遇到的道德困境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双重效应原则因自身的局限性以及应用中面临的实际困难而遭受诸多批判。本文试图结合具体案例对双重效应原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低碳经济发展与广东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概述了低碳经济发展研究的背景,分析了目前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概况,对广东低碳经济研究及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跃军  孙虎 《经济地理》2007,27(3):502-504,521
城市和景区是区域旅游网络中两个基本节点,它们之间关系紧密,包含多种空间匹配关系。数量关系上由一对一匹配、一对多匹配、多对一匹配、多对多匹配构成;等级关系上由正位匹配和倒位匹配构成;距离关系上由城区城郊型、一日游型、离散型构成;几何分布关系上由点轴匹配和面状匹配构成;管理匹配关系上由同位管理匹配和异位管理匹配构成。分析城市与景区空间匹配组合特征,对于寻找合理的景区依托城镇、采取正确的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等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