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30年,绍兴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高,与绍兴商品交易市场特别是专业市场的迅速崛起、长足发展和有力推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0年,绍兴工业制造业的迅速崛起,导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快速变动,绍兴也由一个传统的农业地区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大市  相似文献   

3.
30年来,绍兴始终以市场为取向推进改革开放,成为最具制度竞争力的城市,凭借体制机制的先发优势取得了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30年,既是一部生动壮观的经济社会发展史,也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创业创新史,绍兴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一是政府部门对私有产权的超前性认识和举措奠定了良好的微观经济基本面。  相似文献   

4.
绍兴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生动凸显出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和绍兴特征的发展路径。最核心的经验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坚持统筹协调,坚持群众首创,坚持党政有为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年,绍兴远学苏南,近学温州,但不效仿、不照搬,而是力求立足绍兴实际,吸取多种经济发展模式之长处,逐步形成一种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多轮驱动的农村工业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绍兴人大胆创新,敢为人先,比较早地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更在全国领先创办乡镇企业、实施承包权的合理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组建专业合作社,建证社区股份合作制等。正是这一个又一个的创新举措,有力地推进着绍兴农村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一步一步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自改革开放以来,绍兴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绍兴经济的进步不仅源自市场化的良好基础,更在于不断创新,其形成的具有特色的块状经济,已成为绍兴经济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浙江工商》2008,(12):27-28
改革开放30年,绍兴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自弱变强,蓬勃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为工商联工作开辟了崭新的天地,绍兴市工商联坚持改革开放,认真履行职能,团结引导广大会员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开创了工商联各项工作的新局面,谱写了新时期工商联工作的崭新篇章。  相似文献   

9.
“江南风情看绍兴、江南古城看绍兴、江南文化看绍兴”,作为绍兴旅游整体品牌的推出,集中体现了绍兴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的特点,是对绍兴旅游“卖点”的高度浓缩。  相似文献   

10.
绍兴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生动凸显出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和绍兴特征的发展路径。最核心的经验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坚持统筹协调,坚持群众首创,坚持党政有为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30年,绍兴企业的技术创新完成了从适应市场需要的“照抄照搬式”引进,到引进高端技术和自我创新相结合的跨越,企业对产品研发的方向有了很强的引导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从最近发生在民营企业中的事件让人感到,大者不一定是强者在中国当前的企业界,真正的强者似乎不是那些大企业绍兴纺织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采取分工细化、家族体制和产业集群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全国纺织工业最具活力、最具影响力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绍兴经济发展兼容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温州模式"和以乡镇集体经济为主体的"苏南模式",形成了独特的乡镇基础、民营机制、市场经济的"绍兴模式"。农民成为市场交易主体,与农民相适应的专业市场及对应的产业集群、与民营经济相亲和的融资方式,引起许多专家和媒体的关注。文章把绍兴民营经济的活力归纳为四方面:产权竞争力;产业集群战略竞争力;绍兴本土文化竞争力;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王彪 《乡镇经济》2001,(3):16-17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建议》指出:“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当今和未来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改革开放以来,绍兴乡镇企业发展迅猛,到1999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2030亿元,已是“五分天下有其四”。实践证明,开发人才资源,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是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科技人才的引进为乡镇企业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绍兴乡镇企业的发展与科技人才的引进基本上是同步的,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乡镇企业创办初期,在技术和经营管理上的主要力量是从城里下…  相似文献   

15.
身为吴越文化的溯源,绍兴人的骨子里弥散着江浙文化的精髓:务实却低调。改革开放30年,越商如鱼得水,原本并不显眼的商帮特质,也在三十载的磨合与提升中日渐清晰。如今的越商,已成为浙商中头角峥嵘的一支队伍  相似文献   

16.
黄酒,是中华民族历史最悠久的酒种,系世界三大古酒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味”、“东方名酒之冠”。绍兴酿制的黄酒以其独特的工艺.上乘的质量,醇厚的风味,成为中国黄酒的代表,在全国同行中处于龙头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绍兴黄酒业得到快速发展。据统计,目前,绍兴市共有黄酒生产企业2112家,从业人员1万余人,年生产能力25万吨左右,年创利税1.2亿元以上,已经成为绍兴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但在近几年来的发展中也暴露出诸多不足,给绍兴黄酒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浙江制造业向来发达,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已经基本形成了以温州鞋业、海宁皮革、绍兴化纤纺织、宁波服装和塑料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集群生产基地。尤其是近几年来,按照浙江省委和省政府“主动承接上海产业辐射和转移,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战略部署,除原有传统产业外,电子、通讯、软件和运输设备制造等新兴行业也加快步伐,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8.
纺织行业是绍兴区域块状经济发展的典型代表,也是绍兴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理清纺织行业发展脉络,把握发展趋势,对绍兴纺织行业发展乃至全市工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浙江经济》2003,(8):62-63
随着绍兴大城市框架的确立,绍兴的交通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回眸过去五年,绍兴市交通局围绕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旅游大市”的战略构想,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抢机遇,重实干,有力地推进了绍兴交通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从此中国开启了一个伟大的历史进程。回望改革开放30年,吴越大地波澜壮阔,沧桑巨变。1980年,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在绍兴农村掀起了巨大的波澜。1990年,纺织业成为其第一支柱产业。1998年,被列为全国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