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我国银行保险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银行保险一般指寿险公司利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网络和客户资源销售保险产品。对于银行来说,积极发展银保业务不仅可以丰富银行的服务内容,拓展银行业务,降低银行对利差收入的依赖性,而且可以利用保险公司的客户,深挖保险公司拥有资源的潜力,实现资源共享;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利用银行庞大的营业网络销售保险产品,不仅可以降低保险公司的营销成本。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银行保险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银行保险一般指寿险公司利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网络和客户资源销售保险产品。对于银行来说,积极发展银保业务不仅可以丰富银行的服务内容,拓展银行业务,降低银行对利差收入的依赖性,而且可以利用保险公司的客户,深挖保险公司拥有资源的潜力,实现资源共享;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利用银行庞大的营业网络销售保险产品,不仅可以降低保险公司的营销成本,而且可以借助银行良好的信誉和客户资源拓展市场。  相似文献   

3.
杨宝华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2):49-52
文章从巨额地震赔款、国内企业获得第一张业务持续管理认证证书、保险产品创新受瞩目三个孤立的事件入手,分析了营业中断保险、业务持续管理与保险产品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一系列事实与数据说明业务持续管理与保险公司产品创新契合,能够从需求与供给两个方面排解或舒缓我国营业中断保险发展的制约因素,并建议企业、保险公司、学术界等各自发挥其所长,联合推动营业中断保险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保险业在我国经历着快速发展的春天,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但是诚信缺失成了保险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和亟待突破的瓶颈。保险商品的特殊性与保险知识普及滞后的反差.保险营销员素质参差不齐及保险中介的利益驱动,保险公司营销机制及管理体制的不足.商业信用基础不牢是我国保险业诚信缺失的根源。普及保险知识.培育保险诚信文化,加强行业自律,加大监管力度,改革营销体制和改善保险公司管理,加强商业信用建设是突破保险业诚信缺失瓶颈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5.
《调查研究报告》2006,(224):3-15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当前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对完善我国医疗保障体系、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程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介绍了日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和监管现状.分析了“十一五”时期我国商业健康保险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商业健康险应专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国外相比,我国的商业健康保险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是什么在制约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路径又在哪里?  相似文献   

7.
中国应关注农村保险产品和市场开发.同时各保险公司要高度重视风险问题。吴定富在上海调研时做出上述表示。他称.要关注农村保险产品和市场开发。农业保险公司要立足于商业为主、政策为辅的经营管理.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全面优质的保险服务。吴定富同时强调.要高度重视风险问题。保险企业应加强风险管控能力.避免企业规模增大.效益下降.风险增加.形象下滑。同时应借鉴国际保险行业风险管理的先进经验.整合保险企业内外部各种优势资源.降低经营管理成本.提高经营服务效率.增强企业盈利能力.控制企业和市场的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8.
建设健康中国,离不开商业健康保险行业的支持和助力。奥巴马的平价医疗法案使美国向全民医保时代迈进,它的一些创新设计,如强制参与保险、对保险公司新要求、不同层次补贴措施等,对我国健康险市场发展具有启示性作用。未来,我国应尽快将政府从医疗健康保险服务提供者转变为监督管理者,建立分层次健康保险市场,鼓励专业健康保险公司提供专业化、多样化、定制型健康保险服务,引入市场机制,形成健康保险市场有效管理的良性竞争。  相似文献   

9.
试论我国创新型保险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鹏 《中国经贸》2009,(20):120-121
中共十六大以来,我国保险业进一步快速发展,并保持年均18.2%的增长速度。为了满足经济金融全球化以及金融混业经营大环境的发展要求,我国大多数的保险公司都意识到了产品创新的重要性,并不断进行着保险产品的创新。保险产品的创新成为推动保险业务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前提和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对创新保险产品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力,使得创新出来的保险产品极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而模仿者是不用付成本,或只需支付少量的“模仿”成本,便可以和创新者分享市场,甚至以更低费率在市场竞争中将创新者置于劣势地位,这极大的损害了创新者的利益,挫伤了创新者的创新积极性,从而影响到我国保险业的整体发展。因而创新型保险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成为了我国保险产品市场创新动力不是的主要原因,如何对保险产品创新成果实施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张洁晶 《中国经贸》2010,(16):119-120
银行保险是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宏观背景下,银行产品与保险产品相复合、银行业务与保险业务相渗透、银行资本与保险资本相融合的产物。银行保险业务在我国保险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其进一步发展具有强大的内在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从银保合作中的商业银行的视角,对银保业务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加深合作、加快提升自主销售代理保险产品的能力等建议,为银行保险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1.
保险中介制度引入到保险市场之中,可以有效改善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保险中介入是保险产业分工与保险组织专业化、市场化发展的产物,是保险人的合作伙伴,客观上能够促进保险市场的繁荣。然而,目前我国保险中介机构与保险公司之间却存在着不正常的竞争关系。这一关系的形成,源于我国旧经济体制的制度惯性、保险业(保险公司)的长期垄断等方面。但是,主要原因还在于保险中介机构本身的专业化程度较低、市场分工不明确。因此,保险中介与保险公司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回归,主要应从保险中介方面寻找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郭莉 《首都经济》2007,(4):51-53
密云:“奶牛保险”零突破 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将在北京农业保险有大动作的传闻2007年年初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13.
承保国际货运代理责任险的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于群 《中国经贸》2005,(8):i0024-i0025
国际货运代理所从事的业务内容杂、项目多、范围广,使其身份呈多样化;其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亦较为复杂,也就使得保险人难以掌握和估计其风险程度及损失的大小,难于确定费率的高低。因此,国际上许多国家的保险公司都不承保货运代理责任险这一特殊的险种。  相似文献   

14.
张娟 《改革与战略》2008,24(1):58-60
商业保险中,保险双方争议的解决遵循不利解释原则。随着社会保险争议的日益增多,社会保险争议处理适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保险当事方的切身利益和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文章在界定社会保险争议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对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险争议处理机制和争议处理现状的分析,指出社会保险同商业保险相似,由于被保险人的弱势地位,使其在社会保险争议中往往成为利益受损者,处于被动地位,得出商业保险的不利解释原则在社会保险争议处理中具有适用性,应该成为合理解决社会保险争议的可鉴之资。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和人寿保险市场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寿险业全面竞争的时代已经到来.然而在企业国际竞争力方面,目前中资寿险公司与外国寿险公司之间的差距很大,甚至是巨大的.因此,培育和提升中资寿险企业国际竞争力已迫在眉睫.中资寿险企业可以通过寿险经营理念、寿险制度以及寿险产品3个层面的创新,来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三十余年,中国保险业从未有像今天这样遭遇全面的滑铁卢。不仅引领中国保险二十余年发展的个人寿险营销模式面临被终结的命运,而且一向被认为开辟了新航道的银行保险也走入死胡同,电话销售更是被全民谴责。一时间迫切需要全面整顿的呐喊声响彻保险全行业。  相似文献   

17.
汶川地震,让我们再一次重拾并审视这一话题: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制定已不能容许被再次搁置. "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大范围高水位的洪灾,作为现场采访的记者,我曾经洋洋洒洒写了数千字的报道,呼吁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在随后的日子里,几乎每次大灾之后都有官员、学者、保险公司和新闻媒体强调巨灾保险制度的重要性.可如今十年时间过去了,巨灾保险制度却依旧还在呼吁当中……"这是一位拥有多年采访经验的老记者,在2008年那场雪灾之后写下的无奈文字.  相似文献   

18.
王聪  刘芳  何忠伟 《科技和产业》2021,21(6):197-201
为了解决中国生猪价格保险存在的保单设置、保险公司的赔付指标和政府补贴的不合理性以及保险公司存在巨大的赔付风险等问题,对美国生猪的价格保险进行研究.运用Eview s8.0分别对生猪价格与玉米价格和饲料价格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猪料比"作为赔付指标更加合理.制定免赔额和投保上限能够有效解决养殖户道德风险及政府补贴不合理等问题,同时政府提高对保险公司的风险保障将为中国生猪价格保险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competition between insurers for the patronage of a firm's employees. Since for employment-based health insurance the employee choice of health insurance plans is often limited, the availability of competing plans in the market does not necessarily reflect competition within the firm. We utilize data from the 1987 National Medical Expenditures Survey (NMES)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intra firm competition in the employment-based health insurance market. Using switching regression models, we explore the process that sets premiums and the process that sets the net premium/medical cost margins. We find that greater choice results in higher margins and lower premiums. We also find significantly negative 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 choice effects on both premiums and margins.  相似文献   

20.
保险风险证券化——巨灾债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巨灾债券作为连接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的工具,既分散了保险的风险,又为投资者增加了投资品种。本文分析了巨灾债券出现的原因,系统阐述了巨灾债券的定义和基本架构。并分析了巨灾债券的优缺点。最后提出在我国发展巨灾债券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