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丹 《活力》2012,(23):87-87
电视节目的人文关怀,就是强调对"人"的关注:关注人的情感,关注人的生存发展状况以及人的命运.一个拥有人文关怀的节目,就会是一档好看的节目、一个避免了低俗娱乐化的节目、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节目,那么究竟人文关怀在电视节目中起到了怎么的作用?又是如何体现的呢? 一、人文关怀是电视节目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人文关怀是当前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当代社会中,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增长很大,面对这样的压力人们需要适当的缓解,而作为有强烈社会作用的电视节目就应该担当起这份责任,表现出入文关怀.  相似文献   

2.
刘建国 《活力》2014,(14):51-51
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指的是多关注于人自身的生存价值,关注于人自身的生存处境。一名有良知的记者,应时刻把人文关怀的理念铭记在心中、体现在笔下。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3,(18):256-257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人文关怀教育,所以在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应解决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把人文关怀融入到教学中,老师在传道解惑时时刻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并与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充分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人文关怀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它的提出切实反映了我党执政观念的转变,即从教育人转变为关怀人,这拉近了执政党与人民之间的距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人文关怀从本质上讲就是关注人民本身的生存和各个方面的发展,关注人民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即关注人、尊重人、爱护人。  相似文献   

5.
公共图书馆建设应体现人文关怀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莉 《价值工程》2011,30(27):323-323
本文从"人文关怀"、人在公共图书馆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人文关怀应贯穿于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始终、公共图书馆建筑设施也应体现人文关怀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旨在进一步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意识,真正体现公共图书馆"服务至上,读者第一"的服务宗旨。  相似文献   

6.
裴立敏 《活力》2012,(6):189-189
人文主义也称人道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后逐步形成的以关怀人、尊重人为主旨的思想体系。人文主义具体表现为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人文关怀是针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精神关怀方面有所失落而提出的,人文关怀既要关心、贴近人的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也要关心和满足他们在这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李实 《活力》2010,(4):182-182
人文关怀的含义是:要关怀人,关注人的生存境况.关注人的希望、挫折和畏惧,关注人类的命运,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尹明  刘钢 《活力》2014,(11):49-49
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对于新闻主体人的关怀越来越受关注,在满足受众需要提供新闻素材的同时,读者也更注重对于客体存在的人的重视。本文分析了人文关怀在突发事件报道的地位,借由实例对突发性报道如何体现人文关怀进行了剖析,并对突发事件人文关怀报道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田野 《活力》2014,(7):117-11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新型的媒体蓬勃发展,新闻媒体的迅速发展进一步缩短了受众与信息的距离,然而,近些年的新闻报道中,经常能看到让人不舒服的新闻,这种不舒服主要来自于某些新闻报道的冷漠,换句话说就是新闻报道缺少温度,缺少人文关怀。新闻的人文关怀是指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各种需求的肯定,它不仅着眼于生命关怀,而且着眼于人性、精神、情感和道德的关怀。比如说,有的新闻只单纯追求新闻价值和震撼力,对新闻当事人的尊重和关注流失,从而导致了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  相似文献   

10.
人文关怀是以人的价值为核心,展开对人的生存状况、人的尊严的基本需求和对人的情感、思想等内心感受的关注。本文从人文关怀出发,探讨了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提高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本质是教书育人,是培养人,是把学生从一个自然发展的人变成为一个社会人.英语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在教学中多关注"人情",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至关重要.学习英语难,但学习做人更难.让我们少一些枯燥的说教,多一些人文的渗透与关怀,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进行人性化的教育,让他们在爱的世界里学习.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以来都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各级教育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在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是科学发展观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贯彻落实。本文首先介绍了人文关怀的意义,然后描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忽视人文关怀的表现,最后对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保障体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在管理中提倡人文关怀已是企业管理的大势所趋,但也常常使管理者无所适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不同程度地对人文关怀产生了误区,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误区一:把人文关怀与讲人情混为一谈.认为在工作中、管理上,员工时时处处要得到关心,违纪时也不能批评,更不能处分.这样的"以人为本",实际上是把人文关怀与讲人情混为一谈,这种简单化的认识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围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展开研究,首先简单介绍了人文关怀的概念以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其次,从人文关怀理念的落实和开展形式两方面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后就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具体策略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程贤容 《企业导报》2011,(5):233-234
"人文关怀"在中专教育中有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社会价值诉求其在教育中有应然的价值,具体到中专教育中其对于中专教学的管理与中专人才的培养都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中专政治教学中的应有之义,但又有其特殊性,其对中专学生的素质教育,对中专教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缺失具有弥补作用。就是从人文关怀的涵义出发树立角度,对中专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为如何加强中专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贯彻和落实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主要指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各种需求的肯定。它以人为本,集中体现了对人的关心和尊重。它不仅着眼于生命关怀,而且着眼于人性、精神、情感和道德的关怀,把人的生存、人的作为、人的发展当做考察一切事物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一、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内涵和根本目的"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及其生命意义的关怀,是对人的尊严的认可,是一种文化和一种文明的诉求,也是一种思想态度和价值目标。而"心理疏导"则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帮助人们进行一定的心理调适,创造必要的健康心理条件,使其不良的情绪得到宣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从而促进思想问题的解决。人文关怀侧重于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注重人文关怀"与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一脉相承的,企业作为经济社会的细胞,在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员工的主体地位,大力倡导人文关怀,充分调动员工的活力,激发潜能,集合众智,促进员工与企业的和谐发展,真正实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  相似文献   

19.
如今,各个方面都强调要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作为高校图书馆,当然其"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更是工作中的主要内容。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其硬件设施还是软件建设,都要有一种人文精神在里面,处处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因此,必须加强对高校图书馆的人文关怀的落实。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各项事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在各个管理部门中,越来越注重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只有以人文本,才能更好的提升管理的水平。组织人事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对于各个方面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简单分析组织人事工作中人文关怀思想与时间的重要作用及方法,希望能对有关人士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