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3 毫秒
1.
《品牌》2014,(7):16-17
微电影作为一种新的品牌文化传播方式,以其独有的特点与广告相结合,通过对企业品牌文化等信息的恰当植入和产品特性的完美演绎,深入表现企业价值观,对企业品牌文化等具有良好的宣传推广作用,这样的新型传播方式备受企业的青睐。企业通过微电影传播品牌理念,同时传递社会正能量,对受众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公众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2.
如今,品牌建设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和竞争的基本法则,而品牌传播是企业品牌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建立互动沟通的桥梁。企业制定正确的品牌传播战略,不仅可以促进目标受众对品牌的认知、选择和信任,还能维持和强化目标受众对品牌的忠诚度。企业在进行品牌建设与推广的时候,单纯以广告、公关、促销等形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品牌传播战略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超市自有品牌商品的顾客购买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上海农工商超市为例,通过了解农工商超市自有品牌的商品品类,顾客对自有品牌的认知度、购买选择、感知质量以及不同业态认可程度等调查测评,分析了自有品牌商品的顾客购买行为,希望通过对上海农工商顾客购买行为的调查分析,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探寻发展良策,为提高我国超市自有品牌商品的营销水平和培养其顾客忠诚度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4.
商业广告媒体选择和受众人口分析□孙晓红广告媒体是指广告主与广告对象之间经济信息传播的物质技术手段,是沟通广告者与消费者的信息桥梁,具有引导消费者接受经济信息和激发购买行为的作用(王法清等,1994)。广告媒体选择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广告信息的传播功...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新媒体环境下老字号企业面临的困境分析,本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一些成功的品牌活化实践,包括加强数字营销、强化品牌感知、增强用户体验等,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实现商业发展。本文通过研究新媒体时代老字号品牌传播对受众品牌态度和品牌感知的影响发现,老字号品牌传播对受众品牌态度和感知都具有积极影响,受众品牌人格感知也对受众品牌态度产生了重要影响。最后,本文提出综合运用多种形式与消费者有效交流、准确定位新媒体平台并制定有效传播、开展差异化竞争突出品牌个性等策略,有助于提升老字号品牌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效果,实现品牌活化。  相似文献   

6.
王欣 《中国报业》2021,(5):62-63
信息化时代,传播方式不断更新换代,导致以新媒体为主要形式的营销手段占据品牌传播的半壁江山。传统的品牌传播方法过于单一,忽视了与受众互动的重要性,由于品牌对于受众需求了解不到位,导致传播品牌的定位出现偏差,致使受众体验感不佳。当今社会,数字媒体的蓬勃发展虽然能够带动品牌传播,但还需要在策略上创新,提升传播的整体效率。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剧使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全球竞争的压力。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化发展的道路首先应该解决品牌的全球化传播问题。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的联想集团,在品牌全球化的道路上经历了诸多坎坷终于走上坦途。分析其成长过程可以总结出品牌全球化传播策略包括采用品牌联动策略进行品牌战略推广、选择国际化传播平台进行品牌推广、延长产品生命周期进行目标受众定位更新等策略。中国品牌全球化传播的未来之路可以从定位策划、新媒体推广、公共关系传播、文化传播等多方面寻找整合发展的契机,从而达到中国名牌走向世界,傲居世界名牌之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宋岳江 《浙商》2012,(11):122-123
在外资品牌、合资品牌联合夹击自主品牌传播空间的大背景下.面对持续上升的传播成本,极度微弱的行业话语权已经无法支撑企业正常营销推广的需要。2011年是众泰转型升级的关键年,众泰在保持传统传播节奏基础上,采取了差异化的品牌传播方式,从“产品——消费者”单一的传播源到“多触点、多层次、多媒体、多受众”的立体多元形象进行深度挖掘。  相似文献   

9.
《品牌》2016,(1)
面对当今的传播过度,品牌同质化严重的市场,如何更好地进行品牌传播和塑造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则是旅游电商企业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在网络时代,中青年消费者成为网络购物的主力军。论文以纯旅游电商品牌为研究对象,以大学生作为目标受众,对旅游电商品牌在大学生中的传播作了定量研究,重点分析了旅游电商的受众反馈、效果反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明确品牌定位、提升品牌形象和广告精准投放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王潇菁 《广告大观》2006,(3S):114-115
广告传播是广告主、媒介和消费者之间共同参与的一种社会行为。在广告传播中三者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传播效果。广告传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实现购买行为。市场经济发展至今,产品研发已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营销理念也产生质的飞跃。然而,在这个传播过度的年代中,我们却愈来愈深地陷人广告的怪圈:一方面企业需要广告打开市场;另一方面在广告成本不断递增的同时,受众信任度下降,广告作用骤减。  相似文献   

11.
吕勇 《市场观察广告主》2007,(3):I0003-I0004
所谓策划中的相关性原则,即利用品牌和受众的相关性,受众和媒体内容的相关性,到品牌和媒体的相关性进行策划,传播的目的多为直接传达品牌诉求,利用了互联网的媒介特性。考虑到早年的网民数量有限,网络传播一般是媒体组合中的从属或附加媒体。去年在Marketing2.0上的努力,更多利用了互联网的社区和用户产生内容的特性,也是Web2.0的主要特征,制造互联网上的受众广泛参与活动,将每一个参与者作为传播介质的一个元素,促使元素间互相影响,达到人际传播的放大效应。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博、微信、手机新闻等自媒体越来越深入人心,今天的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媒体、信息极大丰富的时代。如今的受众早已不再满足于原始的单一型线性交往和表达,网络中层出不穷的信息和其碎片式的传播方式使得受众迫切地希望参与到群体中来,以群体的意识来对热点事件进行围观讨论,以此参与到事件中去,形成网络围观行为。旨在研究传播于自媒体时代的网络热点事件中受众的“围观”行为.分析“全民围观”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广州老字号企业代表着独具风味的岭南文化,在互联网时代下面临着巨大的竞争,需要在把握新时代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技艺传承与营销创新。文章以问卷调研的形式从购买人群、消费频率与费用、品牌认知度与感知度、影响购买决策的因素、购买原因、购买渠道及信息传播方式等方面对广州老字号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与各种消费心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周媛 《中国报业》2023,(17):114-115
现代化传播方式可以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带来诸多优势,如加快文化传播的时效性、让传播形式具有多样性、满足受众的互动需求、增加受众的自主性等,这些优势和特征就是对现代化技术应用的最好诠释。本文讲解中华传统文化现代化传播的特征,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播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翁宇凯 《现代商业》2012,(11):86-87
烟草作为相对特殊的行业,其行业和品牌的发展一方面受到一刀切式的反烟、控烟环境全面加强等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到保障国家财政和税收的需要、应对国际品牌的挑战等等国情和行业要求,同时还面临消费者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改变、市场"碎片化"程度加剧、品牌诉求有效性下降等现代市场大环境下转形期的普遍问题。在如此多种复杂因素和环境压力下,我国烟草企业如何维持现有品牌传播模式或在现有品牌传播方式进一步受限的情况下,利用以互联网为主的媒介组合作为新的营销传播手段对消费者进行品牌宣传和消费引导,聚合传播效果,深度演绎品牌内涵,以达到加强品牌建设和传播的目的,同时尝试和探索在现代受限市场环境下适合我国卷烟品牌传播和发展的新媒介渠道和方式方法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传播背景下,传统的媒体传播的方式已无法满足企业品牌传播的需要,而如今的微信、微博、博客、微电影、移动APP等新媒体,对企业品牌营销传播所起的作用越发明显,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媒体传播理念、媒介和技术等都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整合化、多维度、立体化的传播方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对企业品牌营销的内涵需进行深入的挖掘。本文将结合新媒体时代品牌传播的特点,分析新媒体背景下品牌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以促进企业品牌营销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品牌》2016,(5)
作为品牌传播的重要载体,品牌故事是品牌差异化的文本表达,也是传播品牌信息的有效手段,企业借助品牌故事的传播能够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本文在科学界定品牌故事内涵的基础上,以国外知名化妆品的品牌故事为例,分析了品牌故事在传递品牌信息、强化品牌定位、塑造品牌形象、丰富品牌文化等方面的作用。这些作用的机制原理表现在吸引受众注意力、满足受众产品诉求、增强受众品牌认同、引发受众情感共鸣四个维度上。优秀的品牌故事正是从四个维度实现了对品牌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8.
老字号品牌是我国商业经济和文化发展中的一笔重要财富,缘于传播方式和渠道的原因,绝大多数老字号品牌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我国老字号品牌存在定位模糊、品牌形象中庸、品牌传播不够等问题;老字号品牌传播必须重视必要的广告投入、引入文化营销策略、创新媒介传播方式、彰显民族特色。老字号企业需要扬长避短,深入挖掘自身优势,合理运用营销手段和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9.
宋思根 《财贸研究》2022,33(1):72-82,96
在“后真相”和媒体可供性极大增强的时代,大众受众已分化出个体受众和社群受众,受众特征表现为消费者个性化和社会性需求更加旺盛,传播逻辑更加倚重品牌传播内容的情绪影响力,而不是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等事实本身。现实中,资本和广告都敏感地紧随甚至强化着上述受众特征和传播逻辑,受众的消费逻辑也随之更加呈现个性化和情绪化特征。其中,品牌传播逻辑已经从认知主导转向情感/情绪主导,从需求细分、定位和满足转向需求精准分析、触发和响应,从细分思维主导转向个体思维和群体思维的平衡。因此,未来品牌传播内容本质上是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情报/发现价值的渠道将成为品牌传播的中介,要素品牌匹配与集成将成为传播内容。  相似文献   

20.
吴冰冰 《广告大观》2010,(2):125-135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媒体,城市品牌的建立需要媒体传播。在城市品牌概念迅速发展的今天,传播问题日益凸显,无论是城市形象的传播者、传播内容、受众,还是传播渠道、效果等都呈现出了多层次、多触点的交叉。在之前的选题中,我们已经尝试从“城市形象片”、“城市标志”、“城市网站”等角度,探讨了这些要素在城市品牌塑造中的作用和方法;本期将会选择“媒体”这一切入点,深入分析媒体平台与城市品牌传播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