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闵行区七宝镇九星村,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以其去年收入、税收、劳均报酬、就业岗位、村民福利“五个增”,成功实现收入56586万元、税收17801万元、劳均报酬43460元,在连续保持上海市经济实力百强村第一名5年后,牛年伊始在2008年中国品牌影响力高峰论坛年会上,再获“中国市场第一村”和中国名村最具影响力十大品牌村荣誉称号,九星村党委书记吴恩福也被评为中国名村建设十大杰出人物。  相似文献   

2.
目前,闵行区七宝镇九星村、浦东新区新场镇新南村结对共建捐赠仪式在新场镇举行。作为上海首富村、全国文明村、中国市场第一村的九星村,十多年来,坚持“以市(场)兴村、强村富民”的发展之路,让村民过上了“安心、舒心、放心、称心”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3.
辛文 《农家之友》2010,(3):10-11
从上海市郊的一个农民到齐名华西村吴仁宅的“中国功勋村官”,57岁的吴恩福打拼了35年。他见证了七宝镇九星村迈向“中国市场第一村”的每一步。在这块面积仅1.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走出了500多个千万富翁。  相似文献   

4.
背景回放: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九星村,历史上是个粮菜夹种地区。全村经济收入和村民生活长期处于低水平徘徊状态。1994年,九星村的劳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全村负债1780万元,负债率高达84.7%。困境中新上任的党支部书记吴恩福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坚持求实创新、改革发展,选择了一条“市场兴村”的路子。1998年7月,经闵行区政府批准、工商部门登记,九星村终于创办了综合市场.十年来,九星人历尽千辛万苦,把九星市场创办成全国最大的村办市场,九虽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闵行区七宝镇九星村是闪烁在上海西南板块的璀璨之星。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起,以强村富民为目标,以调整产业结构为抓手.抢抓机遇、锐意进取,探索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创立了中国最大的村办市场。经过十多年的顽强拼搏,探索出了产业“接二连三”、极具特色的“以市兴村、强村富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九星村注册成立的上海九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分设“市场管理、财务管理、广告管理、  相似文献   

6.
从上海市郊的一个农民到齐名华西村吴仁宝的“中国功勋村官“,57岁的吴恩福打拼了35年。他见证了七宝镇九星村迈向“中国市场第一村“的每一步。在这块面积仅1.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走出了500多个千万富翁。  相似文献   

7.
《上海农村经济》2014,(6):F0003-F0003
九星村以“大市场”、“大流通”兴村、富村,已连续十年列为沪郊亿元村第一名。并相继被评为“全国文明村”、“中国十大名村”、“中国十佳小康村”、“中国市场第一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中国经济十强村第五名”、“中国名村最具影响力十大品牌村”。  相似文献   

8.
辛文 《农家之友》2010,(2):10-11
从上海市郊的一个农民到齐名华西村吴仁宝的"中国功勋村官",57岁的吴恩福打拼了35年。他见证了七宝镇九星村迈向"中国市场第一村"的每一步。在这块面积仅1.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走出了500多个千万富翁。  相似文献   

9.
《上海农村经济》2008,(3):44-44
日前,沪郊“首富村”——闵行区七宝镇九星村与该区浦江镇汇南村、勤俭村、叶凌村三个村签约结对,采取“输血”和“造血”相结合的帮扶方式,由九星村分别给三个村提供100万元的帮困资金外,还采取结对交流发展经验、共同开展项目研究、帮助引进企业及项目、实行生产性长期扶持等方式,以帮助三个村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王剑锋 《中国改革》2005,(12):73-74
1994年全村负债1780万元,负债率高达84%:2004年全村可支配收入24680万元,利润15553万,缴税6454万,在职员工收入3.16万:2005年1—10月,全村的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6000万,利润升到了16000万…….短短十年时间——地处上海西南城郊结合部的九星村由一个债务缠身、名不见经传的旷野小村一跃成为沪上闻名、“以市场见长”的和谐小康村,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带领九星村民脱贫致富的“村官”吴恩福却把九星村成长壮大的理由归结为“机遇、求实、创新”六个字。  相似文献   

11.
《上海农村经济》2007,(12):48-48
不久前落幕的第七届全国“村长”论坛,发布了中国名村影响力排行榜,评价出中国具有较高影响力的300个村庄。其中最具影响力的10个村分别是: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山东省烟台市南山村,上海市闵行区九星村,浙江省奉化市滕头村,浙江省东阳市花园村,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村,江西省南昌市进顺村,河南省临颍县南街村,云南省昆明市福保村。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九星村地处市郊结合部,临近虹桥国际机场和漕河泾开发区,上海城市外环线纵贯全村,交通便捷,位置优越。自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发表后,九星村的非农产业快速起步。到1998年7月,经闵行区工商局批准,九星村的九星实业有限公司创办起大型综合性批发市场——九星综合市场。六年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我们团结和依靠全体村民,本着“拼搏创新,追求卓越”的理念,奋力拼搏,使综合市场像骏马腾空,快速向前发展,规模越办越大,效益越来越好,呈现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  相似文献   

13.
《中国改革》2005,(12):80-80
九星村位于上海西南市郊结合部漕宝路六号桥南侧,隶属于闵行区七宝镇,有1117户农民家庭,3757名村民。1994年以来九星上下秉承“创新是九星发展的关键,求实是九星腾飞的根本”的宗旨,把握上海城市中心向郊区扩展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及时调整农村传统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4.
《上海农村经济》2014,(6):F0002-F0002
九星市场的发展关键是有好的领导班子和高瞻远瞩的掌舵人。九星村老书记、上海九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恩福为九星市场的腾飞,付出了二十年的心血和汗水。他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功勋村官、全国十大杰出村官、全国农村十大新闻人物、全国优秀商业创业企业家、全国侨界先进个人、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等殊荣。  相似文献   

15.
九星村位于上海城郊结合部的闵行区七宝镇。自1994年以来,九星人抓住上海改革开放和快速城市化的机遇,依托大交通、大市政、大商贸的发展环境,在上级党组织和政府的领导、支持下,以改革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九星村抓住地域优势和有利时机,走以市兴村、以商富民的路子。他们首先建成了“三场一路”,即农贸市场、停车场、养鸭场和虹莘路商业一条街,不到两年就见了成效。然后又明确了工业为商业让路的策略,把原有的厂房、仓库改为商铺,形成了星东路商业一条街。  相似文献   

17.
正20多年来,闵行区七宝镇九星村奏响了"建市场、管市场、拆市场"的九星三部曲:一是20多年前,在九星老书记吴恩福带领下,抢抓上海城市大发展的宝贵机遇,九星人白手起家,成功创建了上海规模最大的综合市场,创出第一个奇迹。二是18年来,九星领导班子在建市场、管市场的实践中,勤  相似文献   

18.
一、九星市场村建设的历史选择 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九星村位于上海西南城郊结合部,历史上是一个粮、棉、菜夹种的生产区.全村1117家农户,3757名村民,人均不足3分耕地.在这块希望的田野上,村民们起早摸黑,脸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忙到头,辛勤的劳动和汗水,曾经换来一年又一年的农业好收成.但是由于人多地少和农产品价格低廉,农民仍然富不起来.  相似文献   

19.
正文化设施是记录历史的一种有效载体。在学者眼中,村史馆是乡村的文化自觉;在村干部眼中,它是告别贫困、记住艰辛的见证;在村民眼中,它是留存家乡气息之地;在游子心中,它透着乡愁的味道。村史不仅是当地生产力发展、生活习惯演变的记述,更是让村民产生认同共鸣和情感共融的载体,成为农村新型社区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上海最大的市场村——闵行区九星村,在发展村级经济的同时,2015年创建了九星发展陈列馆。在2200平方米展厅中,采用传统与科技相结合的方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上海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作为与农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性的村级集体经济如何发展,已经成为郊区农民的生活能否与上海改革开放的大船一起水涨船高的重要问题。闵行区七宝镇九星村,从1994年至2005年的12年中,在本村1600亩土地上,成功地创办了华东地区最大的村级综合贸易市场——九星市场,走出了大都市郊区村级经济发展的成功之路,对我们如何发展村级经济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