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三个公司,三个大老板:曹操、刘备、孙权,如果你是职员,你愿意在谁手下干活?也许可以做个网上投票,但你先不要急着回答。因为问题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郭嘉被曹操叫去面试,出来后自言自语“:真吾主也。”因为他觉得曹操有实力,有前途。陈群原来在刘备手下干活,刘备溃逃,他没有跟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源是一种特殊的重要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都熟悉《三国演义》的典故,也看到了人才在每一次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曹操、刘备、孙权三人的用人思想:不拘一格的招纳人才;善于用人,从而做到人尽其才;开放心胸,接受建议;先之以身,后之以人;奖罚分明,执行有力;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注重培训,全面提高是他们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共同点。不同的人才机制和不同的个人魅力是他们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不同点。这些思想对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启示。  相似文献   

3.
说平衡     
平衡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作用一个物体上,互相抵消,使物体成相对静止的状态。东西方冷战四十多年,其实是小心平衡了四十多年。核大国之间展开核竞赛同时又搞核裁军,这也是在追求一种平衡。翻开《三国演义》,赵子龙万军丛中夺回阿斗,刘备掷爱子于地:险乎损我一员大将。这是平衡赵子龙心理,也是要收买人心。东吴割关羽头送曹操,意欲嫁祸于人。曹操顺水推舟,厚金葬之,讨好西蜀,求得平衡。一部三国鼎立史,就是一部平衡史,曹操、孙权、刘备、  相似文献   

4.
民营企业短视行为有其深刻心理、环境、机理原因;必须以人为本,树立战略意识,抗 好管理和决策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5.
失败的豪赌     
对于一个企业,一两个非致命的战略或决策失误并不一定会带来企业的失败,但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战略或决策失误,终将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这主要由企业的能力,尤其是市场能力、管理能力以及规避风险和核心竞争能力来决定。  相似文献   

6.
郭渐强  欧阳兰  张慧 《全国商情》2010,(12):114-116
信息作为行政决策的基础,对决策成功起着重要作用。当信息革命把人类从工业社会引向信息社会的时候,信息在行政决策系统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信息障碍导致行政决策失误的例子不胜枚举。本文研究行政决策中的信息障碍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及克服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航空公司为案例,对其使用买入看涨期权和卖出看跌期权相结合的套期保值策略进行解释;运用行为金融学理论,分析了航空公司套期保值策略引发巨额亏损的原因:决策者的有限理性所产生的确认偏差、过度自信和损失厌恶的心理倾向而导致的决策失误。最后提出避免行为偏差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商场如战场,买方市场下,成品油竞争如何逐鹿一流,不妨从战争尘封里翻取灵感。因为只有乱世的龙争虎斗,才好用来作比买方市场的硝烟弥漫。汉末曹操的崛起,似乎可为油企竞争做一注解和抽样。16年间,曹操从东郡太守到东汉丞相,从局促兖州到移驾许昌,他是如何做到了遇佛灭佛,逢祖杀祖,诀窍何在?争地盘,你死我活地盘是战略空间,在争地盘上,曹操以兖州为根据地,身冒百死,削平群雄,取得北中国大部。期间他遇到过张邈的背叛、陈宫的倒戈和死亡的威胁,但他"患有所不避""难有所不辞",愈战愈勇,愈挫愈奋,所以,他的成功,绝非偶然。就战略空间意义而言,零售的网点和曹操的地盘,并无二致,目前阶段,除去价格、成本、  相似文献   

9.
《三国演义》是乱世的故事,乱世之中,人最聪明,计策最多,策略最绝,人物最富有色采。本文通过研究曹操的政治战略、用人战略、军事战略和奸诈本性。认为曹操一生,雄才大略,文治武功,马上平定天下,笔上著诗传世,是一个略带瑕疵的英雄。  相似文献   

10.
美国生产者保险公司破产一案,既有2002年干旱所致的巨额索赔原因,也有公司内部经营决策失误的原因,更有监管部门监管滞后的原因.这些原因所涉及的问题,同样在我国农业保险公司的经营与监管中存在.深究这些原因并引以为鉴,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对快速发展的农业保险公司的监管,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沈从文的《边城》中,对人物内心的展现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一大手段,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使读者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去探究人物的个性特征。而作家对人物内心的展现,则是通过心理描写、神态和动作描写、环境烘托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歌德是德国民族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创作把德国文学提高到全欧的先进水平,并对欧洲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这位文学巨匠为数众多的作品中,虽然有着琳琅满目各色人物形象出场,但其故事情节却始终着笔于两个名字,围绕着两个他所钟爱的形象而展开。而其他被大师所偏爱的人物身上也都或多或少地有着这两个人物的影子,这便是维特和绿蒂。这里旨在探讨歌德对这两个人物的执着缘何于此,二者之间的辩证悖反关系以及与其背后其他人物形象的共通之处。  相似文献   

13.
浅析人的知识、技能与能力的概念异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知识是对客观人和事物的认识;技能是通过训练而获得的顺利完成某种工作任务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能力是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是指人顺利地完成某种心理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条件和心理特征。这三个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基本概念既有明显的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中职学生)是介于中学生与大学生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特殊的年龄段及社会角色决定了他们有着有别于中学生和大学生的特殊心理状态。社会认知的偏见,教师、家长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及方式,初中阶段学习生活的不良经历以及青春期年龄阶段的特殊性使中职学生在情感心理、性心理、个性心理、学习心理、自我心理、择业就业心理等方面较普遍存在心理困扰及心理障碍。加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及心理环境,要重视中职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及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训练。要努力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协调发展,要创造条件增进学生良好的人际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5.
绿色农业是以生产、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核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在发展绿色农业过程中存在种种误区,诸如机械理解绿色农业,绿色农业就是不施化肥、不喷农药的农业;重生产轻销售,以为农业一"绿"就灵;违背农民意愿,强制农民发展绿色农业;脱离实际,主观臆断,搞"一刀切",等等.必须纠正这些片面与错误认识,采取正确有效的对策,我国的绿色农业才能健康发展,繁荣兴旺.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和民族的希望,“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具有群体性特征。高校在对“90后”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原则,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形成全员育人机制,构建全方位育人环境,突破“知行不一”的困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并落实到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17.
对于企业信用缺失问题现在讨论更多是伦理、道德、社会学等角度,即使是从经济学角度也仅是分析企业失信的原因。该文从成本角度讨论企业信用缺失问题,认为企业失信成本具有内部性和外部性特征,而且失信成本有显性失信成本和隐性失信成本之分,并提出企业失信并不是普遍所认为收益大于成本所致,而是由于企业显性和隐性失信成本难以量化而导致企业的错误决定。文章最后还简单讨论了企业失信成本的确认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关于白先勇的小说《游园惊梦》,前人评论已经不少,著名的评论家有欧阳子、隐地、刘俊等,脱口而出的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传统文化的眷恋、王谢堂前燕的今昔之感等等,这篇文章是在前人评论的基础上,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从新的角度探索其艺术特点,探索作者的用意。  相似文献   

19.
沈钧儒一生追求宪政,目的就是为人民争取民主权利,落实人权保障。自由、平等是人权的本质特征,沈钧儒对人身自由和政治自由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对民族平等和男女平等也有独到见解。综观沈氏人权思想的特点,核心在于维护自由人权,重视人权的法制保障,并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重建消费资料个人所有制"是恩格斯经马克思首肯的解读。卫教授认为恩格斯的解读错了,是重建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即"联合起来的社会的个人所有制"。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原意,应从文本概念、思维逻辑和恩格斯经马克思首肯的解读等方面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