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基于投资与贸易关系的角度对改革开放以来两岸贸易发展的阶段进行了一个定性与实证的分析,认为两岸贸易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投资与贸易不相关阶段、两岸贸易促进投资的阶段和投资促进两岸贸易的阶段。两岸贸易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两岸贸易极其失衡、贸易增长伴随投资增长、两岸贸易仍以间接贸易为主。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分别考察美国、日本与两岸之间的贸易、投资关系对两岸贸易发展的影响。计量结果表明,美国通过贸易途径,即美国增加与台湾地区的出口贸易可以促进两岸贸易的发展;而美国对祖国大陆的直接投资和双边贸易对两岸贸易的影响则不显著。日本则通过投资途径,即日本对大陆的直接投资增加会减缓两岸贸易的发展;同时,两岸贸易还反向影响日本对台湾地区的直接投资以及出口贸易。本文还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其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双边经济协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对提高两岸贸易自由化,促进两岸共同发展有重要意义。《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更是将两岸服务业的合作推向一个新的高点。本文通过比较两岸服务业开放承诺及ECFA签署后两岸服务业开放所取得的成果发现,一方面,ECFA的签署切实提高了两岸服务业的合作和投资往来;另一方面,两岸服务业开放水平及合作依然停留在相对低的水平,而且更多地表现在台湾对大陆的投资上。在此情况下,本文建议,大陆服务业企业应抓住机遇,有选择性地赴台投资,积极加强两岸服务业人才交流,应对竞争,提高企业自身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双边经济协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对提高两岸贸易自由化,促进两岸共同发展有重要意义。《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更是将两岸服务业的合作推向一个新的高点。本文通过比较两岸服务业开放承诺及ECFA签署后两岸服务业开放所取得的成果发现,一方面,ECFA的签署切实提高了两岸服务业的合作和投资往来;另一方面,两岸服务业开放水平及合作依然停留在相对低的水平,而且更多地表现在台湾对大陆的投资上。在此情况下,本文建议,大陆服务业企业应抓住机遇,有选择性地赴台投资,积极加强两岸服务业人才交流,应对竞争,提高企业自身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两岸先后加入WTO,海峡两岸经贸规模日益扩大。当前,应针对两岸经贸发展仍存在的贸易不平衡、贸易结构和投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采取加强两岸经贸交流和两岸金融合作机制、改善和提高大陆的投资环境、调整优化台资的引进结构等措施,加速两岸的经贸发展,进一步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随着两岸经贸关系的持续、稳步发展,祖国大陆已经成为台湾地区第一大出口市场,同时台湾地区也是祖国大陆第二大进口市场.两岸"三通"的基本实现,为海峡两岸人员和货物的往来扫清了障碍,这势必要将两岸经贸合作关系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本文系统客观地分析了"大三通"前后两岸在贸易和投资方面的变化及"大三通"给海峡两岸经贸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我们研究和指导未来两岸经贸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制度构想的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台湾萧万长先生提出的"两岸共同市场"作为两岸经济合作的一种方案,要求对大陆的优势产品进行贸易政策上的限制.通过采用经济一体化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理论,运用经验弹性的方法评估了两岸贸易在实现贸易自由化和实行台湾的"两岸共同市场"方案所产生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证明台湾"两岸共同市场"的制度构想并不是一个双赢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8.
运用改进的引力模型,测度1995~2010年间大陆9省市与台湾的贸易成本,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面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虽然近年来海峡两岸贸易成本总体呈现下降,但大陆不同省市与台湾贸易成本的绝对值以及下降幅度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两岸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降低了贸易成本;两岸贸易成本对地理距离的弹性仍然很大;福建省与台湾的历史联系紧密度较高对该省与台湾的贸易成本影响已经不显著;台湾当局"戒急用忍"的经贸政策对两岸贸易的负面影响较大。研究的主要政策含义在于,海峡两岸可以继续挖掘贸易成本下降的途径促进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实现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2001~2014年两岸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数据,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分析方法,针对两岸双边的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增长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出口价格竞争效应是两岸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增长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市场需求引致效应和出口结构效应。两岸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动态发展情况是大陆对台湾出口结构和台湾需求结构经历了一个从"错配"到"匹配"的过程,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促进两岸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两岸签署的 ECFA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新模式,对两岸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运用贸易强度指数和巴拉萨模型对 ECFA实施一年后的贸易效应进行分析,从贸易流量、海关税收、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等几方面分析 ECFA所带来的影响,并对进一步完善两岸经贸合作机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采用Novy模型测度1997—2010年间中国大陆与台湾按照HS编码划分的各行业的贸易成本,在此基础上建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并采用GMM估计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两岸各行业贸易成本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各行业的下降幅度存在较大的异质性;两岸各行业的平均关税水平、各行业的贸易开放度、两岸人均收入水平差异以及台湾当局对大陆的经贸政策,对于两岸贸易成本的影响都是显著的。主要政策含义在于,两岸可以搁置政治上的争议,继续挖掘贸易成本下降的渠道,加强彼此之间更加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以实现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商务部、国台办、中国贸促会、江苏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南京市人民政府和台北世界贸易中国心共同打造的,两岸经贸交流平台和技术、产品展览展示盛会——第三届"南京台湾名品交易会"将于今年9月15至18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2009年,为了推动两岸经贸交流和人员往来,加深双方的  相似文献   

13.
孙娟 《北方经贸》2014,(4):10-10
对两岸电子信息产业贸易和投资的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学者的研究方法,以期在以前学者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探讨。通过梳理我们发现学者对两岸电子信息产业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平测度、影响因素和具体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分析上。对两岸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区位选择因素分析上。  相似文献   

14.
构建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两岸经济无论在贸易、投资、分工或在经济联系其他方面,都存在着极为密勿的联系。而祖国大陆和台湾入世将为两岸经济合作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并促进两岸的贸易、投资、金触等合作走入新的阶段。因此,在WTO框架下,构建海峡两岸自由贸易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正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是亚太地区级别最高、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它在推动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加强成员间经济技术合作,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共同繁荣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已成为连接太平洋两岸国家和地区的一条重要纽带。进入21世纪以来,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跨境网络零售、跨境  相似文献   

16.
台商对大陆投资从1991—2014年累计1439.6亿美元,为大陆第三大投资来源地,同时台湾是大陆第七贸易伙伴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地,而大陆也是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文章依据贸易与投资的相关理论,从产业升级和产业关联角度出发,利用1991—2014年台商投资和两岸贸易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台商投资大陆对两岸贸易、大陆对台湾出口和大陆自台湾进口都存在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台商投资大陆对大陆向台湾出口和大陆自台湾进口的影响程度明显不同,对大陆自台湾的进口影响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17.
陈恩 《国际经贸探索》2002,18(6):30-33,43
两岸入世后必须遵守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定和履行入世时作出的承诺,规范两岸经济的往来与合作行为,使两岸经贸关系逐渐从目前的间接贸易、间接单向投资转变为直接贸易、双向直接投资和实现两岸直接、全面“三通”,从而对现行的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现状和运行机制都产生多方面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并分析了海峡两岸间接贸易的发展态势及其波动的成因,通过考察台商对大陆的投资,分析其与两岸间接贸易的互动关系,认为两岸经贸关系的增长实现了资源的优势互补,对两岸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入世后两岸若干经贸法律问题的理论争议与实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歧视待遇"原则的适用、"陆资对台投资"法律问题、"运用DSU/DSB解决两岸经贸争端"一直是入世后两岸经贸交流中的"热点"法律议题。对上述议题从理论层面进行回顾与探讨,从实务层面进行检视与分析,对于推动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将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两岸共同市场”自提出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但研究大多局限于对其历史背景、定义概念和实现步骤的梳理和论述,本文则深入研究“两岸共同市场”作为大陆和台湾合作的一种体制,在贸易制度方面并不符合WTO的相关精神,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这种缺陷和不足将会带来怎样的贸易效应,则是本篇思考的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