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完善粮食直补政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财政粮食政策主要是粮食风险基金包干政策和粮食直补政策,粮食直补政策是粮食风险基金包干政策的延伸。为了进一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促进农民增收,中央决定把粮食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直补资金的唯一来源是各级包干的粮食风险基金,而粮食风险基金来源渠道偏窄,地方配套资金难筹集,加上使用范围过大,政策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湖北省远安县为例,研究分析了农业补贴政策对当地农户种粮积极性、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补贴政策对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具有正向激励作用。粮食直补促进农民增收,但对粮食增产和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减少了农户种粮成本;农机具购置补贴显著提高了粮食生产效率,提高了农户收入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此外,本文还提出了提升农业补贴精准性、稳定农产品价格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实行粮食直补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而采取的一项激励政策,自从我国粮食直补政策实施以来,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种粮农民收入增加,全国粮食大局稳定。但是,补贴工作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改进。存在问题补贴对象不够明确。按计税面积进行补贴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补贴方式,但难以细分种粮耕地与非种粮耕地,缺乏粮食补贴的针对性,致使一些地区产生了非种粮耕地也同样得到了种粮补贴的  相似文献   

4.
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政策效应与完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试点基础上,我国从2004开始以主产区为重点,全面实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当年共有29个省区对种粮农民补贴116亿元。2005年,国家加大政策力度,直补资金规模有所增加,操作办法也作了相应调整。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是我国农业政策的全新实践,理论界对此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政策操作中也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拟全面分析直补政策的绩效,并提出完善政策的对策思路。一、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的直接效应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是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国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促进农民增收、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  相似文献   

5.
数说     
<正>50项惠农政策:四大直补超1600亿日前,农业部发布《2014年国家深化农村改革、支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政策措施》,50项政策涵盖种粮直补、农机补贴、产粮大县奖励等多项支农惠农政策,其中仅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补贴等四项补贴资金规模达到1600亿。耕地净减8.02万公顷4月22日,国土资源部公布《2013中国国土资源公报》。公报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因建设占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的农业补贴政策主要包括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简称为"四补贴"。种粮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共1011亿元。2011年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补贴资金原则上要求发放到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今后将逐步加大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力度,将粮食直补与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和交售商品粮数量挂钩。建立和完善农资综合补  相似文献   

7.
在中央和省统一部署下,淮安市自2004年开始实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2004年和2005年对种植水稻的农民实施粮食直补,每亩补贴20元,2006年对夏收小麦和秋熟水稻实施农资增支综合补贴,补贴标准分别是每亩10元和15元,稻麦两季直补资金每亩达45元。该市三年累计直接补贴种粮农民3.49亿元,90万农户平均每亩累计受益388元。实施两项补贴政策,对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面积扩大和产量提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水稻、小麦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创造了历史新高。现行两项补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  相似文献   

8.
农业部网站近日公布了2014年国家深化农村改革、支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50条政策措施,涵盖种粮直补、农机补贴、产粮大县奖励等多项支农惠农政策。数据显示,仅种粮直补、农机补贴两项补贴资金已超过1200亿元。2014年1月份,中央财政已向各省(区、市)预拨2014年种粮直补资金151亿元、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071亿元。  相似文献   

9.
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物质,也是维护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基础条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而农业仍是一项投资较大和收益低下的产业,为了保证粮食增产和稳产,国家实施了粮食直补政策。粮食直补政策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增加了农民收入,稳定了粮食产量,从而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但是,我国在实施粮食直补政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对粮食直补政策与农民增收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以期完善我国粮食直补政策的措施与方法,为提高我国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主销区粮食补贴政策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2001年东南沿海地区粮食销区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以后,销区农民农产品生产、销售完全以市场为导向,加上当时的政策导向,鼓励销区少生产粮食,导致主销区种粮面积锐减,粮食大幅减产,自给率降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粮食缺口加大,对外依存度加大,粮食安全的市场风险进一步加大。为了提高主销区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保持一定的粮食自给率,稳定本地区的粮食产量,主销区各省自2004年相继实行了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直补政策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改进。粮食补贴政策的效应分析(一)有效地增加了本地区的粮食供给市场化条件下,保…  相似文献   

11.
声音     
<正>现在党的惠农政策太好了,种地不但不缴"皇粮国税",还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等各项政策,种粮农民赶上好时候了。  相似文献   

12.
一、现行关于粮食流通的财政公共支出政策的弊端日益显现,财政支出政策的不完善是阻碍发展的关键,财政支出资金的不足是困扰粮食流通的难题(一)财政支出政策的不完善是阻碍发展的关键1、用于粮食直补的方式不尽相同,如果单纯以计税面积为补贴依据,将不能充分保护粮农出售商品粮的利益,不能有效的防止大多数农村存在的“搁荒、撂荒”现象,导致不种粮农民也受益,不利于国家的粮食安全,不能充分反映“直补”的根本目的。2、产销区之间粮食风险基金分配不甚合理,未明确产销区间补贴成本的分摊。主产区将风险基金直补粮农后,发挥粮食购销主渠道作…  相似文献   

13.
职教资讯     
《农民科技培训》2014,(6):48-49
2014年国家深化农村改革、支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政策措施 据农业部网站发布的信息,2014年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有50项:种粮直补政策,农资综合补贴政策,良种补贴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政策,新增补贴向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产区倾斜政策,提高小麦、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产粮(油)大县奖励政策,生猪大县奖励政策,农产品目标价格政策,  相似文献   

14.
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的基本思路应是要能够更好地发挥该政策的正效应,抑制其负效应。改革的方向不是取消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而是完善政策实施的方式。(一)建立最低收购价格政策与粮食直补政策的联动机制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的实施,就是要保证农民种粮不亏本,而且能够有钱赚。这样可考虑把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与对农民的粮食直补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即对种粮农民是否给予补贴及补贴多少,要以最低收购价和市场实际平均收购价为依据。当前者低于或等于后者时,不予补贴;反之,则按两者之间的价差给予农民补贴。农民获得补贴后,仍然按市场价格…  相似文献   

15.
数说     
2012年国家支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主要政策措施摘要 种粮农民直补151亿元 2012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安排151亿元,补贴资金原则上要求发放到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具体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相似文献   

16.
要闻专递     
<正>农业部发布50项惠农政策四大直补超千亿近日,农业部发布《2014年国家深化农村改革、支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政策措施》,涵盖种粮直补、农机补贴、产粮大县奖励等50项支农惠农政策,其中仅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补贴等4项补贴资金规模已达1600亿。  相似文献   

17.
从2004年起,广西根据国家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的政策规定精神,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实施了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的政策措施。粮食直补政策措施的主要内容广西属于粮食产消基本平衡结构性缺粮省区,且粮食产量不大,粮食商品率不高(年均约16%),粮食产量主要集中在全区30多个粮食主产县(市、区),商品粮源比较短缺。因此,为使有限的粮食直补资金补贴到主要产粮县农户手中,使粮农得到实惠,又使各级政府掌握粮源,充实地方储备粮库存,增强政府调控市场的能力,达到粮食安全的目的,广西采取了对部分粮食主产县(市、区)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与储备…  相似文献   

18.
高翔 《齐鲁粮食》2008,(11):21-23
近几年,针对我国“三农”困境,基于粮食产销形势的新变化,特别是在2004年以来,国家取消农业税,加快了农业补贴政策的调整步伐,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先后出台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一系列农业补贴政策,初步形成了我国的农业补贴框架。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粮食生产的恢复发展,基本实现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9.
从2004年起,我国采用国际通行做法,给予种粮农民包括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在内一系列补贴。粮食补贴政策得到全面执行并对农民种粮产生一定刺激,我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实现增产。  相似文献   

20.
《上海农村经济》2014,(6):15-25
<正>一、种粮直补政策2014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补贴资金原则上要求发放给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具体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2014年1月份,中央财政已向各省(区、市)预拨2014年种粮直补资金151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