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已经出现了许多问题,刺激人们多方面反省和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出路。本文的基本思路是要在发展伦理学的视野下,检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实践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主要伦理问题。如:当地居民如何获得参与乡村社区旅游发展决策的权力和公平获得旅游收益的机会;在开发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如何保护好乡村生态环境及其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伦理判断和评价,并探讨乡村旅游伦理理论,以此来指导我国乡村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乡村旅游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各地方政府都很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本文以大梨树旅游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对当地基层政府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行为进行陈述和分析,以期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发展乡村旅游事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途径之一。想要保证乡村旅游能够更好地发展,可以借鉴其他地方的成功案例,并结合自身的民俗文化特征进行创新,最终保证乡村旅游具有独特性,以此来增加客流量,为地方旅游业带来收益。从而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
张阳 《北方经贸》2014,(6):265-266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向传统农业延伸的新尝试,通过旅游业的推动,将农业和旅游业进行了有机融合,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形式。加大文化、生态与旅游的结合。开展乡村旅游要注重生态文明的保护,注重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发挥地方资源特色是推动我国乡村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社区参与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承担着重要角色。为此,分析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社区参与,总结了吉林省在乡村旅游社区参与中存在的不足和对策,以促进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社区参与的健康有序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社区参与是增加社区居民经济收益、提升居民满意度、促进旅游积极且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的重要部分。文章以广西平乐县青龙乡龙山村为研究对象,探讨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内容、形式和参与模式,期望可以帮助龙山村及其他乡村旅游地社区居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更好地发挥自主管理和民主管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生态旅游景区的社区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居民作为生态旅游景区的相关利益者,对景区的内涵式发展意义重大.文章主要从社区安全管理与社区共管两个方面,探讨生态旅游景区如何在其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处理好与当地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营造一个和谐亲善的旅游发展软环境.  相似文献   

8.
目前,百色市的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竞争和挑战主要是:乡村旅游点的经营环境有待改善;人才紧缺,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乡村旅游业发展壮大所需资金短缺,类型单一,创新性不足;营销宣传投入不足等。百色市政府应从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入手,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相关人员培训,提升人员待遇;以开展清洁乡村为契机,整治环境;加大乡村旅游整合竞合力度;加强营销,扩大宣传;从而提升当地乡村旅游产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周诗涛 《北方经贸》2015,(1):161+165
乡村旅游的发展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已有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过程中,社区、旅游投资商和政府三者之间的地位并不对等,甚至有时存在一定的摩擦乃至矛盾激化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因此探索并构建市场与社区互动的乡村旅游优化开发模式,对促进乡村旅游地社区居民、旅游投资商和当地政府等主要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不同乡村旅游组织模式下乡村旅游与当地乡村社区和谐发展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实现不同组织模式下乡村旅游和谐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室韦俄罗斯民族乡(室韦)自然风景优美,少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2005年成功入选"CCTV中国十佳魅力名镇"之后名声大噪,旅游业迅速在当地发展起来。急促的旅游开发暴露出基础设施落后、缺乏合理规划和管理、当地社区遭到外来经济的冲击等问题。本文在对室韦乡村旅游资源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试图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引用到室韦的乡村旅游实践中,积极引导各方参与,兼顾各方利益,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基于新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消费市场发生较大改变,近几年旅游企业不得不满足消费者的旅游需求扩大市场占有量。为此,文章以贵阳市为例,探讨如何利用新媒体促进当地的旅游发展,以此促进我国旅游事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磊玲 《中国市场》2014,(51):175-177
近年来江苏省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旅游产品种类多样,旅游收入不断提升。长寿之乡如皋地处江苏省长江以北地区,近几年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本文介绍如皋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解读如皋的长寿现象和长寿文化,分析如皋发展乡村旅游走长寿文化发展路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如皋发展长寿乡村旅游必须营造文化氛围,努力保持乡村特色,积极发展旅游产品,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等,从而达到提升如皋乡村旅游的整体竞争力,促进如皋乡村旅游大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地方文脉是区域旅游开发之根。依托地方文化特色,深度挖掘其内涵,以其为契入点构建区域独特的旅游品牌形象是当前文化旅游资源禀赋优越区域旅游开发和研究的热点。以"大清三后故乡"——叶赫满族镇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分析其地方文脉的内涵,确定其旅游开发的主脉。当地政府在打造叶赫镇旅游品牌过程中,应将文化旅游作为当地的旅游品牌进行塑造,突出品牌的特色与个性,明晰旅游形象定位,紧扣品牌形象整合旅游企业,从而进一步提升地方文脉与旅游业发展的融合度,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和桂林市发挥当地发展旅游事业的优势,积极慎重地利用外资建造旅游饭店,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一、形式广东省和桂林市发展旅游事业有很多的优越条件,不仅有温和的气候和引人入胜的各种奇异风光、美景,还有历史古迹和革命  相似文献   

16.
结合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美丽乡村建设以及脱贫攻坚等工作,海南省的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分析海南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高碳"问题。海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的政策环境良好,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和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推动力。但是乡村社区和农业发展缺乏统一的低碳规划,低碳技术供应不足。所以,应该利用财税、金融、奖惩等激励机制促进旅游企业开发低碳型旅游产品,旅游者和社区居民践行低碳生活方式;完善乡村旅游以碳排放测量为基础的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与农村地区的互动效应已为国内外乡村旅游实践所证实。以大连普湾新区东沟村旅游业发展为例,分析发展乡村旅游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带动作用以及农村社区发展乡村旅游的制约因素。提出乡村旅游规划应面向社区居民;重视社区培训,加强社区管理;采用适合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参与模式,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创造互惠互利的乡村旅游发展机制;尊重社区文化和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论述体育旅游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针对体育旅游与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与开发项目比较单一、体育旅游与乡村旅游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亟待加强、体育旅游与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乡村文化生态偏离轨道、淳朴民风受到冲击等方面,分析体育旅游与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合理规划休闲型体育旅游项目、如何走乡村体育休闲旅游与院校相结合的道路、如何积极推进民俗体育旅游与乡村旅游的互动、如何积极寻找旅游地农民和游客兴趣结合点以实现"双赢"等方面,提出体育旅游与乡村旅游的结合开发和整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乡村旅游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意义重大。发达国家乡村旅游经过多年的发展具有很多特点。而吉林省虽然具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但是还处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探讨吉林省发展乡村旅游的策略选择,对吉林省乡村旅游事业以及新农村建设很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文化建设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谋洲 《商业时代》2008,(15):87-89
乡村特有的文化传统是乡村旅游的主要吸引物,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开发特别是游客进入无疑又会对乡村文化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只有大力宣传乡村特色文化的价值,充分利用利益机制,积极寻找旅游地农民和游客兴趣的结合点,强力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充分发挥乡村社区和乡村旅游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加强政府对乡村旅游经营的调控和监管,才能促成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