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农业产业全新发展环境下,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实现了农业科研力量与先进技术、绿色粮食生产和营销的全面融合,为绿色粮食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基于此,本文以"互联网+农业"背景下绿色粮食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论述了绿色粮食产业发展的意义,并从完善产业理念、延伸产业链条、创新产销模式等角度,探讨"互联网+农业"背景下绿色粮食产业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粮食的历史十分悠久,粮食的哲学非常深刻,粮食的文化特别深厚,粮食的事业最为光彩,粮食的话题最永恒,做粮食工作的人就要知粮食、懂粮食、爱粮食、惜粮食。1粮食的历史———以"史"为鉴粮食的历史,是一部悠久而厚重的史书。以史为鉴,就是要认识粮食的历史。只有懂得历史、熟悉历史,才能尊重历史、超越历史。粮食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是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黑龙江省绥滨农场在绿水青山中掘到了一桶桶的金子。这里有黑龙江,这里有大农田,这里有大生态,从这里出发,激活任何一个"绿色细胞",打破粮食增产瓶颈向绿色生态要效益,大力发展农业体验游向休闲农业要效益,塑造宜居生态环境向美丽乡村要效益,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兴场  相似文献   

4.
2019年农业绿色发展工作要点指出,要推进农业绿色生产、加强农业污染防治、保护与节约农业资源、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强化统筹推进和试验示范。对于河南省粮食主产区而言,在农业绿色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提高农业的循环利用率,将多种产业有效结合起来,以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要推进以政府监管为前提,以企业、农户合作为路径的新型发展道路。在大范围的粮食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将现代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农业发展,有必要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策略的探讨,以期更好地对农业绿色发展路径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5.
建设"三大一航母",粮食是关键,"大基地"是根基。应准确厘清"三大一航母"科学内涵和逻辑关系,着力以"四藏"战略指导"大基地"建设,做实粮食生产基地,做强粮食企业,做优粮食产业,构建技术驱动型绿色高质量发展模式,建设成为国内最大的农地运营商,示范引领全省乃至全国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为推动粮食流通的改革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积极全面地贯彻落实。"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将粮食行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大讨论活动引向深入,10月27日,国家粮食局举办"学  相似文献   

7.
粮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和打造供应链,三链协同发展对于粮食产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而三链之中的核心是提升粮食价值链."微笑曲线"中提升价值链的关键之一就是技术,而绿色储粮是粮食技术方面的一个关键点.文章以"微笑曲线"和"绿色储粮"为理论基础,论述了绿色储粮技术对提升粮食产业价值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声音     
正"广东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重要部署要求,继续积极主动谋划好全省粮食工作,精准施策、务实高效地推动粮食对口合作、粮食安全责任考核和粮食监管等重点工作,确保这三大任务进一步取得更多成效。近期,粮食对口合作要出新成果,粮食安全责任考核等粮食重点工作要进一步抓紧  相似文献   

9.
正3.实施"三品"战略,着力提高粮食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优质粮食工程",建立"优质优价"的粮食生产、分类收储和交易机制,增加优质品种、提升品质、创建品牌,推进绿色优质粮食产业体系建设。一是提高粮食产品品质。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建设,积极引导和支持各地发展绿色优质粮食生产,重点发展有机小麦、水稻和杂粮。支持鼓励粮食企业按照"公司+中介+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水稻绿色生产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水稻生产是我国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要一环。江西省是我国长江经济带的黄金水稻种植区,其水稻生产具有起源早、历史久,产量高、贡献大,条件优、潜力大等优势特征。[方法]文章以江西省为例,以点带面,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收集,从水稻种植、效益、品牌、资源、水利、施肥、病虫害、机械化等方面系统分析了江西省水稻生产的状况和面临的问题,并从"绿色发展"的角度提出要构建水稻生产绿色发展体系。[结果]大力推广作物轮作,建立稻田绿色种植制度;控制稻田土壤酸化,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加快绿色抗性品种培育,提高品种国际竞争力;加快"三品一标"认证,推进绿色品牌建设;加快"一控两减"步伐,促进秸秆综合利用;农业机械绿色低碳化,控制机械化成本。[结论]要努力构建水稻生产绿色发展体系,实现长江经济带水稻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1.
民以食为天。粮食的安全生产和储存,关系国计民生,是粮食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不断应用于粮食存储之中,推进"互联网+"粮食特色的信息化建设,加快智能化粮库科技投入,大力推广绿色科技储粮,成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屏障。"云数智"引领"智慧粮仓"建设我国粮食库存主要分为政府储备、政策性库存以及企业商品库存。  相似文献   

12.
粮食是国家的立足之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仅要通过现代化技术增加粮食产量,更要着力减少储备过程中的粮食损失。"粮食银行"是20世纪70年代把粮食这一特殊商品与现代银行的经营管理方式结合起来,依托"两代一换"的相关业务服务于三农事业。以湖北三杰粮油食品集团为例,阐述"粮食银行"的历史演进、经济逻辑和成立条件,分析"粮食银行"在运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绥滨农场就在这绿水青山中挖掘到了一桶桶的金子。这里有黑龙江,这里有大农田,这里有大生态,他们学会了从这里出发,激活任何一个"绿色细胞",打破粮食增产瓶颈向绿色生态要效益,大力发展农业体验游向休闲农业要效益,塑造宜居生态环境向美丽乡村要效益,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兴场致富路。到2017年末,农场粮豆总产33万吨,连续七年实现高产稳产;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1亿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解决好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新时代要把保障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作为永恒主题,准确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机遇,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陕西粮农集团积极落实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一系列决策部署,认真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通过开展订单农业,促进集团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打通"从田园到餐桌"全产业链链条,促进粮食产业提质增效,增加绿色优质粮食产品供给,带动陕西粮食产业经济实现大跨越。陕西粮农集团是陕西省委、省政府于2012年成立的陕西粮农行业省属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下属陕西省农垦集团、陕西省储备粮  相似文献   

16.
声音     
正农业结构调整要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发展绿色农业、品牌农业,粮食主产区要不断提高粮食质量,大力发展粮食深加工,推动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重视发挥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和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强化对农民的信息服务和技术指导,尊重农民主体地位,防止行政命令"瞎指  相似文献   

17.
前言     
<正>进入10月以来,多家主流媒体纷纷聚焦黑龙江垦区粮食大丰收,今年垦区粮食总产预计超过430亿斤,创历史新高,有望实现农业"十一连增"。黑龙江垦区不仅要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上发挥国家队的贡献,还要在国家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产业安全上发挥重要"国家队"的战略作用。因此,黑龙江垦区打造国际大粮商是黑龙江垦区发挥"国家队"战略作用与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十九大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为河南粮食主产区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文章针对河南粮食主产区发展绿色农业的优势和存在问题,探索其发展绿色农业的途径和对策,即通过农户、市场和政府3个层次,把农户、企业、销售商、消费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实行产、供、销一条龙,实现河南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正粮食稳,天下安。粮食安全与战略应急物资储备安全,始终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7月在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宁夏西吉县将台堡考察时讲:"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我们要走新的长征路,长征永远在路上。我们这一代人要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面对近14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作为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者,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放松与懈怠,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  相似文献   

20.
声音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是要否定城镇化,也不是要抑制城镇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定要防止农村人口的过度流失。——2月25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俊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8年年会"中作演讲时表示。""要不断搞活粮食经济。要切实履行好粮食产业化的牵头责任,紧紧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准确把握粮油消费大趋势,着力在做大粮食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