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宇祥 《商》2013,(24):250-251
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改革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信用社各项改革的制度保证。本文着重分析了近一轮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中面临的许多问题,如产权制度存在缺陷、法人治理不合理等,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如因地制宜的选择产权模式.优化股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等。  相似文献   

2.
农村信用社作为辽宁省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繁荣县域经济、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但由于农村信用社存在产权不明晰等管理体制的问题,造成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严重威胁着辽宁省农村信用社的生存和发展。农村信用社通过试点的改革,初步构建了“三会一层”的法人治理框架。本文通过对辽宁省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改革实际情况的调研,阐述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现行合作体制下的法人治理结构不适应农村信用发展的需要 ,要改革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 ,必须改革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 ,明确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关系 ,建立股份合作制下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
农村信用社作为辽宁省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繁荣县域经济、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但由于农村信用社存在产权不明晰等管理体制的问题,造成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严重威胁着辽宁省农村信用社的生存和发展。农村信用社通过试点的改革,初步构建了"三会一层"的法人治理框架。  相似文献   

5.
刘慧  张智鹏  冯鸿燕 《北方经贸》2007,(10):120-12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正规金融中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改革构成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目前农村信用社仍面临许多难以克服的矛盾和问题,不仅制约其健康发展,而且也严重影响了对"三农"的有利支持。为此,需要坚持服务"三农"为方向,明晰产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金融创新,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在新时期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相似文献   

6.
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股权改革不彻底,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省联社定位不明确,基层农村(合作)商业银行经营自主权缺失等问题。股份所有者缺位是相关问题的根本原因,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进行股份制深度改革。主要包括应将农村信用社重新定位于社区性的中小金融机构;以独立的法人治理结构为根基,积极去除行业行政管理模式;以合并重组的形式组建更高层次的金融机构;各级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建立农村发展基金,、消除农信贷阻碍。  相似文献   

7.
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是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关键环节。自2004年以来,我国对农村信用社原有的结构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实践表明我国农村信用社管理模式的法人治理结构仍存在着诸多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8.
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2003年启动的农信社改革试点工作在黑龙江省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在支农力度、法人治理、金融监管及立法等方面仍存在严重不足。只有加大支农投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监管、健全法制,才能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进,切实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所需的资金支持,达到确实服务"三农"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存在着法人治理结构不科学、行业管理体制错位、金融监管不力等问题。如何理顺管理体制,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增资扩股,来增强资金实力和提高抗风险能力,获得支持“三农”与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均衡。但从目前农村信用社改革进展情况来看,仍暴露出较多的问题,影响到改革试点工作的整体推进和经营机制转换效果,应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一、农村信用社制度问题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必要性已经形成共识,但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根本却缺乏统一的认识。固然管理体制不顺和法人治理结构的不完善是农村信用社的主要问题,但导致管理体制不顺和法人治理结构的不完善的原因却是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现状入手,以当代产权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为依据,在探讨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与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完善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议和处置方案。  相似文献   

12.
农村信用社已成为县域农村金融的绝时主力,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市场定位不明确、经营目标多元化的矛盾一直困扰着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应从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与经营,市场环境、利率市场化、政策支持等方面入手,建立并完善农村信用社的市场退出机制,强化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和经营机制的转换,加强农村信用社的支农作用,促进整个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发展,为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金融保障.  相似文献   

13.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主体,直接关系到"三农"问题的发展。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信用社在体制和制度方面暴露出很多问题。例如,农村信用社产权定位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面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开放所存在的巨大的冲击风险等。文章指出了加快农村信用社在制度、经营机制等方面改革的具体设想,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促进农村信用社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产权制度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异化,政策扶持不到位,经营体制落后,农村经营市场缺乏竞争环境等问题。应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及管理模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完善经营机制;加快农村信用社市场化改革,改善经营激励机制,创造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15.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主体,直接关系到“三农”问题的发展.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信用社在体制和制度方面暴露出很多问题.例如,农村信用社产权定位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面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开放所存在的巨大的冲击风险等.文章指出了加快农村信用社在制度、经营机制等方面改革的具体设想,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促进农村信用社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农村信用社在我国农村经济社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产权模糊、监管存在漏洞、内部控制缺失等问题。为促进农信社良性健康发展,应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对农信社的外部监管以及内部控制管理。  相似文献   

17.
《中国市场》2006,(3):6-6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合作金融监管暨改革工作会上作出上述表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信用社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要用5年至10年时间,逐步把农村信用社办咸产权明晰,经营有特色的社区性农村银行业机构。当前,农村信用社发展要着力搞好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和科学管理机制的建设,继续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搞好小企业融资工作。在更好地满足农户基本农牧业生产资金需求基础上,加大对产业化、产业集群形成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结算.信用卡及理财服务等中间业务。  相似文献   

18.
农村信用社实行的是以机构自律为主要特征的单个法人体制,由于法人治理结构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完善之中和内控机制建设的不到位,在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中经常引发和暴露出一些风险,滞后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形象,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的效益。因此,笔者就农村信用社的内控机制建设,作一些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农村信用社实行的是以机构自律为主要特征的单个法人体制,由于法人治理结构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完善之中和内控机制建设的不到位,在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中经常引发和暴露出一些风险,滞后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形象,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的效益.因此,笔者就农村信用社的内控机制建设,作一些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农村地区商业性资金供给主力军的的农村信用社,为发挥其金融主力军作用,需要在产权关系、法人治理、内部控制、管理体制、基础设施和扶植政策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本文认为改革的重点应围绕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全面加强管理等三个重点方面进行,进而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