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罗斯旅华市场已经成为位居韩国、日本之后的我国第三大旅游客源国市场,开展对俄罗斯旅游市场的研究,对于发展我国入境旅游具有重要意义。以大连市俄罗斯入境旅游者旅游行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俄罗斯入境旅游流的总体特征和具体特征,为大连市拓展俄罗斯入境旅游市场、最终促进大连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入境旅游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虽然港澳台同胞及侨胞一直是我国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的主力军,但外国客源市场份额正呈现加速扩大态势,对外国游客旅华市场的研究也引起了众多学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作为一个国际旅游发达的国家,市场发育程度高,出国旅游市场稳定.然而,其来华旅游的市场份额还较小,尤其是相比美国旅华市场而言,所以对于我国来说,加拿大是一个潜力非常大的市场,因此,如何抢占加拿大出游市场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基于美国,加拿大两国地域、经济、文化的相似性.本文主要想通过对两国旅华市场的比较中,探究加拿大在入境旅游方面逊色与美国的原因,并通过美国旅华市场来为加拿大的旅华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入境旅游市场分析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雯  陈炜 《市场论坛》2012,(4):98-100
入境旅游是内蒙古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内蒙古入境旅游客源市场进行分析,是制定入境旅游发展战略的前提。文章根据2005-2010年中国旅游局的统计数据,从内蒙古旅游资源、市场构成、客源区域分布、消费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内蒙古入境旅游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今后进一步开拓内蒙古入境旅游市场有所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5.
大连市作为我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旅游接待的软硬件设施齐全,在辽宁省入境旅游接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十二五"期间,加快促进大连入境旅游业与世界接轨,努力将大连打造成为世界性的旅游城市,成为大连入境旅游业新的发展目标。本文以大连市入境旅游市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大连入境旅游市场的特征,对大连入境旅游发展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发展大连入境旅游市场的拓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郑媚丹 《消费导刊》2014,(6):146-146
目前,中国已成为俄罗斯第二大远程旅游目的地。随着中俄两国经贸往来等方面的紧密合作,俄罗斯的旅游市场份额将会继续保持并进一步扩大。本文着重研究俄罗斯旅华市场的发展态势,并对客源市场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一系列结论,即俄罗斯游客时间充裕,旅游动机已由过去的单纯购物向购物加观光度假方向发展,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也由边境向内地纵向发展,“3S”备受青睐等特点。本文旨在对俄旅华客源市场开发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孙国霞 《对外经贸》2016,(11):46-51
运用2005—2014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有关吉林省入境旅游市场数据,分析吉林省入境旅游市场时间特征演变和入境旅游市场空间结构特征和演变,结果表明:韩国和俄罗斯市场稳增且份额大,但过度集中,存在风险;日本市场有萎缩现象;港澳台和东南亚国家市场份额逐步增加;欧美国家中,德国和美国非常有潜力。提出以韩俄日客源市场为主导,继续巩固港澳台和拓展东南亚市场,积极探索欧美市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入境旅游业近年来飞速发展,但是与一些旅游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不少差距,因此对入境旅游市场的开拓发展已成为一个迫切的课题。本文试从分析浙江省入境旅游的现状以及问题入手,运用旅游市场竞争态模型对浙江省入境客源市场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期得出浙江省入境旅游市场的拓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入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旅游市场竞争的激烈化,重庆对入境旅游市场进行准确定位并重点开发对于重庆入境旅游市场的未来发展非常关键。通过引入RCA测度指数对重庆在各个主要入境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进行分析,然后利用重要性———业绩分析方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分析了重庆在各个入境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与该市场在中国入境旅游市场上的重要性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入境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是我国入境旅游市场极重要的客源国之一,但该市场却未能引起学术界和业界广泛而充分的关注。本文主要从俄罗斯旅华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出发,用LSTR模型对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经济状况下,俄罗斯旅华需求变化具有很强的非线性转移动态特征。本文所用非线性模型对该动态关系有较好描述及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市场亲景度和市场竞争态模型,依据2055—2014年间郑州入境旅游相关数据,分析2005—2014郑州入境旅游发展状况。结果表明:郑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主要是以亲景客源市场为主,表明入境游客对郑州旅游资源选择偏爱程度较高;客源市场竞争态主要集中在瘦狗市场和幼童市场,表明郑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在郑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亲景度和竞争态关系分析中显示二者的相关性并不明显。根据分析结果提升郑州入境旅游的开拓策略。  相似文献   

12.
日本旅华客源市场的特征分析和拓展思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正林 《商业研究》2004,(17):119-122
日本一直是我国最大的旅游资源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来华旅游的外国人中曾居首位。但是,目前,不论从日本的来华人数看,还是从游客的消费结构看,日本来华旅游客源市场不容乐观。分析日本来华旅游客源的特征和近年来日本出境旅游市场的变化,拓展日本旅华客源市场,一方面是对现在客源市场进行深层次开发;另一方面要注意扩大中国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13.
白洋  李晓东  刘亚军 《江苏商论》2012,(12):82-84,91
本文采用目标市场指数选择法,对新疆入境旅游的目标旅游市场进行分析和排序;搜集1996~2005年旅游统计数据,对新疆入境旅游客源市场进行聚类分析,从而为新疆制定入境旅游市场营销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SSM模型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对入境旅游各源市场结构进行分析,对提高一地的旅游产业水平意义重大.为准确掌握青岛市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结构,本文利用SSM数学模型,以历年旅游统计数据为基础,对青岛市主要入境旅游客源国或地区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青岛入境旅游市场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入境旅游中的韩国客源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是黑龙江省入境旅游的客源大国。目前,影响韩国游客来黑龙江省旅游的有利因素是黑龙江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历史渊源和亲缘优势以及经济贸易及旅游合作交流。同时,也存在一些景区环境、交通环境、餐饮环境,与韩国游客的要求相差甚远等不利因素。开发韩国旅游客源市场的对策是:加大促销力度,扩大市场占有率;培养专业人才,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旅游环境;更新产品,开发多元化的产品组合;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西安是境外游客到访的重要目的地,本文通过市场年际集中度指数、希芬达尔.希斯曼指数(HHI)、市场聚类等方法分析了2002~2011年西安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状况。结果发现西安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已发生重大变化,具体表现为:台湾是随时间发展最为稳定的旅西重要客源地,而俄罗斯是最不稳定的重要客源地;西安重要客源地按增长率发展大致可细分为五种类型;西安客源地分散化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化和散客化双重时代的来临,新媒体成为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必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入境游市场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入境旅游人数持续三年呈负增长态势.借助新媒体营销手段,积极开拓海外客源市场、吸引海外游客是扭转当前我国入境旅游市场颓势的必要之举.简要阐述了新媒体的相关理论,通过分析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及海外游客的需求情况,指出开展旅游新媒体营销的必要性与现实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海外客源市场新媒体营销的三大策略.  相似文献   

18.
疗养保健客源市场是发展涉外疗养保健服务贸易的关键所在。早在2000年韩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趋势持续进一步加剧。利用韩国统计厅公布的资料,从韩国的人口结构、医疗保健、社会环境、社会福利分析入手,深入研究韩国疗养保健客源市场,发现韩国特定的人口结构状况及医疗保健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可为我国开发韩国老龄人口疗养保健市场提供可能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美国是中国远程入境旅游的第一客源国。自1994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尤其是2005年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不可避免地影响了美国居民对中国旅游产品的需求。本文选取1994-2007年美国旅华市场及汇率变化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汇率变化及相关因素对美国旅华市场需求的影响,认为汇率的短期波动和中国旅游产品的独特性弱化了美元贬值对美国居民旅华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十五期间,四川旅游发展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但发展水平与其作为旅游资源大省极其不相称,其症结在于入境旅游发展滞后。四川发展入境旅游应把"着力点"放在目标客源市场开发上。如何对四川入境旅游目标客源市场进行定位选择和开发,本文从泛珠合作机制角度和充分利用内外两种资源角度做了相应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川入境旅游目标客源市场开发策略。文章在研究角度、利用内外两种资源开发入境旅游市场和对入境游客实施再度开发方面都具有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